之前的海外倉系列文章講了很多主線業務的產品設計方案,但是最近在做競品調研的時候,我發現原來“基礎數據”模塊看似簡單,但是背后的作用卻非常的強大,涉及的業務知識也非常的多,對深入理解WMS非常有幫助。
剛好之前沒有寫過相關的文章,于是就趁此機會把最近的一些感受記錄下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在實際的倉庫作業中,涉及到很多環節,很多人員,很多實物,所以在系統運轉的時候也需要將這些人員或者實物映射到系統中,一般都會放在“基礎數據”模塊中。
為了對倉庫進行分區精細化管理,WMS中一般都會有“庫區管理”和“庫位管理”模塊。
為了管理好倉庫中的一些實物或者工具,WMS中一般會有“容器管理”,“月臺管理”,“硬件設備管理”等模塊。
為了記錄客戶的一些數據和資產等,WMS中一般會有“客戶資料”,“產品資料”,“包材資料”等模塊。
為了滿足倉庫精細化作業的策略或要求,WMS中可能還會有“批次屬性管理”,“多單位管理(包裝管理)”,“ABC分類”,“策略管理”等模塊。
這些數據有各自不同的作用,分別作用于不同的業務場景,而且可以多個交叉組合、聯動,構成了一個龐大的,精細的“信息網”,所以這個“信息網”便是WMS中最難,也最為核心的東西。如果想專精于WMS領域,那么這些東西一定需要花時間慢慢去摸索并掌握。
從系統的復雜度和業務場景支持的豐富度來看,國內的WMS做的明顯比海外倉WMS要好很多。
受海外倉當地的文化,人工成本,政治經濟,以及業務形態等方面的影響,海外倉WMS的系統復雜度要比國內的WMS復雜度小幾個量級,甚至很多操作都要求傻瓜式和一鍵式。
所以海外倉WMS的要管理的基礎數據模塊相對也會少一些,簡單一些。一般來說,海外倉WMS中比較常見的基礎數據有:
庫區和庫位管理
容器管理
客戶資料
產品資料
包材資料
策略管理
……
雖然說國內倉和海外倉WMS有很多差異點,但是本質上還是倉庫管理系統,還是要對實物進行管理,所以庫區和庫位的管理還是基本一致的。
海外倉WMS一般都是電商倉屬性,存放的貨物基本上都是服裝,配件,3C類產品等常規貨物,很少會有食品,生鮮,冷凍類產品等,所以庫區屬性也就比較簡單。常見的就是按作業類型來區分,例如“存儲區”,“揀選區”,“退貨區”,“殘次品區”,“暫存區”等。
關于庫位的管理也一般會比較簡單,主要就是庫位編碼,所屬庫區和一些業務控制信息,例如“是否支持混放”,“是否綁定貨主”等。很少會有國內WMS的精細化管理粒度,類似于“體積上限”,“重量上限”,“庫位坐標”,“上架/揀貨優先級”等信息。
如果后續要做一些精細化運營的功能,則在庫位管理這一塊要維護很多關鍵信息。
例如為了控制不同貨主的商品不混在一起,可以設置庫位“不允許混放產品”,為了管理效期產品或者有嚴格批次管理的產品,可以設置庫位“不允許混放批次”,為了后續做揀貨路徑的規劃或者優先從某個庫位揀貨,可以設置庫位的“揀貨優先級”,為了提升貨物的周轉效率,可以設置庫位的“ABC分類”……
容器管理相對于庫位和庫區來說算比較簡單了,主要就是容器的分類、用途和狀態,具體如下圖所示:
倉庫中常需要容器的環節一般有:
收貨的時候,使用容器來綁定產品,后續上架的時候可以按容器來生成上架任務;
揀貨的時候,使用容器來揀貨,綁定對應的訂單,實現邊揀邊分;也可以在二次分揀的時候綁定訂單,實現播種的功能,但是一般這個有對應的播種墻管理,也可以算是容器的一種;
在打包稱重之后,需要按照不同的物流商進行分撥集貨,也會用到集貨容器,將同一個物流商的包裹放在一個容器中;
關于狀態
方面,重點把控好容器和盛放的物品的關系即可。例如容器被占用了,是因為什么單據而占用,是因為什么單據的什么產品而占用的;在什么時候將容器的狀態改成占用,什么時候將狀態轉為可用。
客戶(貨主)資料對海外倉來說其實沒什么關鍵信息,尤其是一些敏感還需要脫敏,所以海外倉要客戶資料更多的還是出于一些業務的控制使用,而不是查詢使用。
例如不同的客戶可能有等級之分,需要針對KA客戶做一些個性化的配置,那么就需要從上游系統推送客戶資料到WMS中。不同的客戶有一些控制要求,則要按不同客戶來維護對應的策略和控制信息等……
產品資料對海外倉來說比較重要,是整個倉庫運作的底層基石。例如海外倉的產品往往會有很多個條碼(SKU,EAN/UPC,FNSKU等),為了讓倉庫可以在各種場景下識別相應的條碼,就是需要提前維護好對應的產品條碼信息;倉庫要對貨物進行計費,則需要客戶資料提供對應的尺寸和重量信息;倉庫要對產品做精細化運營管理,則需要在產品資料的基礎上加上一些控制信息……
一般來說,海外倉的產品資料的控制信息不會很多,因為要維護的信息越多,管理的粒度越細,倉庫要付出的成本也就越多。最常見的就是“產品條碼”,“SN管理”,“尺寸重量”,“庫存預警”,“批次管理”等,其他特別細的一般都用不上。
包材管理也可以稱之為耗材管理,是指產品實物發出的時候需要使用的包裝材料的管理。
海外倉比較常用的包材一般有紙盒(飛機盒),標準紙箱,氣柱袋,珍珠棉和防水袋等。因為包材有采購成本,所以一般會維護相應的采購價和銷售價,用來計算出庫訂單的操作費。
又因為海外倉很多場景下需要發貨到FBA,需要打包裝箱,然后量尺寸和稱重量。為了減少量尺寸的成本,可以使用標準紙箱,免去了人工測量紙箱的時間。
包材管理中比較復雜的邏輯是“包材推薦”,指在打包裝箱的時候,系統自動根據出庫訂單的產品明細來推薦合適的包裝材料。
高深的推薦邏輯涉及到一系列裝箱算法,一般海外倉也不會采用這種高成本的解決方案。稍微簡單一些的推薦邏輯就是基于歷史數據來推薦,相同的產品結構的出庫訂單,根據歷史使用包材的情況,推薦一個用的最多的包材。如果沒有歷史數據,或者推薦的有問題,也可以人工手動制定,調整推薦的權重值……
以上的一些基礎資料在富勒或者菜鳥的WMS操作手冊中都有很詳細的介紹,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寫這樣一篇的文章是因為,這些操作手冊我之前陸陸續續看看很多遍,但是經常性會跳過這些基礎數據的維護模塊,導致看似懂,但是實際上又沒有吃透。最近剛好又重新在做這一塊的相關的業務,就仔細認真地看了一下一些競品的基礎數據模塊的維護,發現收獲和感觸還是很多的。
最近我對WMS的感覺就很微妙,有時候感覺自己還是算挺懂WMS的,但是恍惚間又發現原來好多設計思路和玩法我并沒有接觸過;感覺自己不太懂WMS,但是又能在很多競品上發現它們方案的不足和短板。
所以,在有靈感的時候,就抓緊機會多輸出一些內容,過了這個狀態之后,就沒得那種動力了。這大概就是一種介于“看山不是山”和“看山還是山”的中間狀態吧。
“京東服務+”洗衣中央工廠招商、3C上門安裝/維修招商
2640 閱讀嘉誠國際發布2024年年報:營收13.5億元,歸母凈利潤為2.05億元
2501 閱讀深圳擬擴大試點物流、環衛功能型無人車運營,加速產業規模化進程(附編制說明等下載)
2419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收購,9億美元交易值不值?
2072 閱讀即將年營收超3000億元、迎來8.66萬名新員工,這家物流巨頭面臨最大風險
1492 閱讀京東外賣重點推廣39城
1379 閱讀京東,為外賣騎手繳納五險一金!
1230 閱讀普洛斯中國2024年表現穩健強勁,卓越運營助力新經濟勢能攀升
1177 閱讀菜鳥出席世界郵政和快遞美洲會議,國際物流服務受全球市場認可
1049 閱讀豐巢與菜鳥破壁合作 菜鳥寄件可選“到柜寄”默認順豐承運
1047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