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球能源價格、糧食價格大幅上漲,地區政治因素、疫情因素帶動供應鏈成本上升,下半年全球大部分國家通脹水平達到歷史新高度。燃料和勞動力成本上升帶動港口營業成本上漲。雖然不穩定因素持續影響港口生產環境,但各國各地區政府促進經濟貿易的政策依舊延續,努力保障港口正常生產作業,2022年前20大貨物吞吐量港口和集裝箱港口生產規模實現小幅增長。
全球貨物吞吐量排名前20的港口,2022年吞吐量平均增長2.5%。煤炭、礦石貿易需求帶動環渤海地區吞吐量快速增長,唐山港、煙臺港、日照港排名均有所上升。2021年,由于地區政治因素和供應鏈成本原因,煤炭價格大幅上漲,中國港口進出口量較往年有所減少。隨著2022年煤炭價格的回落,環渤海地區煤炭貿易量止跌回升,疊加鐵礦石貿易需求增長效應,唐山港、煙臺港、日照港貨物吞吐量增速均超過5%。各港口加大干散貨作業系統建設力度,唐山港五礦集團曹妃甸港區、京唐港區等重點項目建成投產,帶動煤炭和鐵礦石作業量增長;青島港董家口礦石碼頭有限公司擁有中國國內最大的礦石堆場,堆料過程實現全自動,縮短礦石作業時間;煙臺港礦公司首創“礦石專業化碼頭自動化技術研究與應用”實現礦石卸船自動化、系統化,大大提高礦石作業效率。此外,煙臺港滾裝車輛吞吐量超過40萬輛,同比增長35%,助力貨物吞吐量增長9.3%。同時,快速增長的煤炭貿易需求助力連云港貨物吞吐量增速超10%,成功進入前20名。
華東沿海港口在促基建政策的引導下,建筑材料吞吐量大幅增長,福州港排名上升。福州港礦石性建筑材料和金屬礦石吞吐量增長迅速,帶動貨物吞吐量增長10.3%,進入全球前20名;寧波舟山港繼續保持貨物吞吐量第一,礦石性建筑材料吞吐量帶動總體貨物吞吐量小幅增長3.2%。
國際港口形勢低迷,釜山、黑德蘭排名下跌。大宗商品價格持續高位,加之半導體出口貿易和中轉貿易相對疲軟,釜山港貨物吞吐量下降4%,排名出現下滑。新加坡港延續近年低迷的生產形勢,疊加歐洲商品進口需求降低因素,貨物吞吐量降低3.7%。歐洲的黑德蘭港則憑借鐵礦石需求實現貨物吞吐量小幅增長2.2%,但整體增速不及日照港,排名出現下跌。
2023年上海港和唐山港將爭奪第2。上海港貿易商品以大宗散貨為主,貨種多樣,2022年上半年受疫情封控影響,生產形勢低迷,全年吞吐量下降5.4%。唐山港貿易商品則是以煤炭、礦石為主,雖然唐山港2022年吞吐量增長6.4%超越上海港成為第2大港口,但仍未達到上海港2021年的吞吐量水平。2023年,兩港將進一步爭奪第2的位次。
2023年青島港和廣州港將繼續爭奪第4。一方面,在山東港口一體化格局下,明確以青島港為中心合力建設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中心,注冊在青島的貿易、金控、航運、產城融合等十大板塊公司也帶動更多要素向青島集聚,青島逐漸發展成為東北亞煤炭、礦石、燃料的行業中心。另一方面,廣州港以礦物性建筑材料、大宗散貨為主,處于粵港澳港區,腹地范圍內港口眾多,散貨部分貨流被分流,存在一定的區位競爭。近年來,青島港和廣州港排名多次變動,但吞吐量差距一直沒有拉大,貨種類型也有所差異,2023年,兩港都有可能位列第4。
表1 2022年全球前20大貨物吞吐量港口排名情況及近四年吞吐量變化情況
數據來源:各港口港務局,SISI整理,*表示數據為估計值。
注:廣州港自2023年開始統計內河數據。
國際不穩定因素持續影響港口生產形勢,各國各地區港口生產形勢有所不同。全球排名前二十的集裝箱港口,2022年吞吐量保持低速平穩增長,增幅僅為1.5%。香港和洛杉磯港跌幅最大,超過6%?;洶拇鬄硡^內,廣州港和深圳港發展迅速,深圳港在2022年正式突破了3000萬標箱吞吐量大關,港口腹地范圍內航線航班密度逐年增大,帶動整體區域集裝箱吞吐量增長,在港口群內市場份額上升,而香港延續低迷的生產形勢,在臨近港口競爭力越來越大的同時,連續五年集裝箱吞吐量呈現負增長趨勢。此外,蘇州港憑借強勁的內貿中轉需求,以12%的增長率進入前20。
美歐港口擁堵紅利吃盡,生產作業形勢逐漸恢復歷史常態。2021年美國貿易出現報復性增長,港口擁堵嚴重,集裝箱吞吐量來到歷史高位,在2022年疫情影響消散,港口擁堵逐漸疏解的情況下,洛杉磯港和長灘港生產形勢逐漸回歸正常水平,吞吐量同比出現下降。紐約-新澤西港抓住港口擁堵紅利期,大力發展海鐵聯運以提高裝卸效率,8月份集裝箱吞吐量高達84.3萬標箱,月吞吐量一度超過長灘和洛杉磯,美國交通部數據顯示,美東港口中,72%的貨物選擇紐約和新澤西港為第一??扛邸{借集聚的吸引力和不斷提高的作業水平,紐約-新澤西港實現5.7%的吞吐量增速。由于疫情因素,2021年歐洲大港出現不同程度的擁堵,集裝箱吞吐量均大幅上漲,2022年歐洲港口擁堵疏解后,吞吐量也逐漸回歸疫情前水平。同時疊加地區政治因素、燃料價格以及供應鏈中斷的影響,歐洲各港口生產形勢均有所下降。對比2021年,漢堡港跌出前20名,而鹿特丹港吞吐量也下跌約4%。安特衛普港和布魯日港合并后統計口徑發生改變,2022年相對于原統計口徑實際下跌5.2%。
環渤海區域中釜山港下跌,青島港、天津港穩步增長。面臨通脹加劇和國際中轉貿易疲軟的雙重壓力,釜山港集裝箱吞吐量略有下降。釜山港除了受疫情和罷工的影響,近幾年來國家財稅支持力度也有所降低,同時產業規模低迷導致貿易需求表現平平,加之船公司調整太平洋環線的策略導致集裝箱吞吐量持續下降。另一方面,環渤海區域內青島港、天津港生產形勢良好,在港區一體化背景下,借助“一帶一路”建設、RCEP等政策疊加賦能,積極運用5G技術建設現代化碼頭,兩港實現集裝箱吞吐量穩定增長。
寧波舟山港集裝箱吞吐量將有可能在2027年之前超越新加坡港。和釜山港類似,新加坡港同樣面臨通脹和中轉需求疲軟的問題,從2018年起集裝箱吞吐量就維持在3700萬標箱左右,其船舶抵港噸位、燃料銷售量等也一直處于停滯不前狀態。一方面,近年來新加坡港力求轉型,在航運金融、航運法律、航運人才等方面建設力度加大,建設成效也初步顯現,整體戰略重心不再單純著眼于基礎航運數據;另一方面,政府提出未來建成6000萬標箱吞吐量港口的戰略方針,力求將新加坡港建設為建設東南亞航運中心,想要在發展現代航運服務業的同時維持吞吐量穩定增長。與新加坡港的維穩表現不同,近幾年寧波舟山港集裝箱生產形勢發展迅猛,近三年復合增長率超過6%。2023年初,浙江省政府發布《浙江省世界一流強港建設工程(2023年-2027年)實施方案》,錨定2027年集裝箱吞吐量突破4000萬標箱、集裝箱海鐵和江海河聯運規模實現翻番。綜合來看,若寧波舟山通過各項政策,在中國貿易的積極穩健發展下,繼續按照近三年的復合增長率來看,吞吐量將有可能在2027年年底之前超越新加坡港。
表2 2022年全球前20大集裝箱吞吐量港口排名情況及近四年吞吐量變化情況
數據來源:各港口港務局,SISI整理,*表示數據為估計值。
注:廣州港自2023年開始統計內河數據,安特衛普港和布魯日港合并后統計口徑發生改變,2022年相對于原統計口徑實際下跌5.2%。
中國港口很可能帶動全球貨物吞吐量小幅上漲。2022年中國港口貨物吞吐量方面依舊領跑于國際,前20中共有16個港口來自中國(含中國香港、中國臺灣)。一方面,疫情對港口生產作業影響越來越小,中國政府在基建方面建設力度加大,將持續帶動礦石、燃料等原材料的貿易,而海運運費的下跌進一步拉大貿易需求;另一方面,RCEP、港口一體化等促貿易政策的落地將進一步推動港口建設與發展。綜合來看,預計2023年中國港口將很有可能保持貨物吞吐量增長,帶動全球20大港口保持增長態勢。
不穩定因素持續,全球集裝箱吞吐量大概率維持穩定或微增。2022年集裝箱吞吐量前20港中,中國占據一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能源危機和供應鏈的持續中斷為集裝箱貿易造成了巨大的挑戰。全球集裝箱運輸中斷,以及由此造成的高峰呼叫規模和延誤的擁堵,給全年的貨運量帶來了壓力。借助于擁堵2021年歐洲、美國港口吞吐量大幅增長,但隨著港口擁堵問題于2022年年底正式成為歷史,港口生產形勢也將逐步回歸歷史常態。一方面,中國港口的集裝箱業務多為外貿型,而不穩定因素使得國際貿易形勢不容樂觀,對中國港口生產形勢也將帶來負面影響;另一方面,伴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速,港口裝卸效率不斷提升,拉動集裝箱吞吐量,而中國是港口現代化技術應用最廣泛最領先的國家。綜合來看,預計2023年全球20大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將大概率保持穩定或微增的態勢。
從倉儲規劃,看DeepSeek的實用性、局限性和突破之道
4617 閱讀單月總貨量同比增長734.4%!獨家解讀順嘉國際貨站跨越式增長背后的效率密碼
2366 閱讀嘉誠國際發布2024年年報:營收13.5億元,歸母凈利潤為2.05億元
2270 閱讀“京東服務+”洗衣中央工廠招商、3C上門安裝/維修招商
2206 閱讀深圳擬擴大試點物流、環衛功能型無人車運營,加速產業規?;M程(附編制說明等下載)
2062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收購,9億美元交易值不值?
1477 閱讀DeepSeek落地全球第一大港
1284 閱讀京東外賣重點推廣39城
1218 閱讀德邦物流注銷回購股份 京東物流持股比例升至75.4%
1191 閱讀冷鏈不只是物流,還是依托供應鏈的生態
118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