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方面,圍繞暢通國民經濟循環,采取“規劃引領+設施建設+政策支持”三位一體方式推進現代物流體系建設,為構建新發展格局奠定堅實基礎。具體來說:一是加強規劃引導和系統謀劃。報請國務院印發《“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重點聚焦構建供需適配、內外聯通、安全高效、智慧綠色的現代物流體系,對“十四五”時期現代物流發展工作作出系統部署。這是我國現代物流領域第一份國家級五年規劃,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二是加快重大物流設施網絡建設。穩步推進國家物流樞紐、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國家級示范物流園區等重大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建設,系統整合存量物流資源,推動構建“通道+樞紐+網絡”現代物流運行體系,提高現代物流規模化、網絡化、組織化、集約化發展水平。截至目前,已累計發布4批共95個國家物流樞紐、2批共41個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3批共78個國家級示范物流園區建設名單。三是加大力度打好投資政策“組合拳”。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推進有效投資工作部署,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100億元左右,支持投資規模大、建設周期長、回報水平低的基礎性、公共性和準公益性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帶動社會資本加大投入力度。通過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支持符合條件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實際投放額度超過240億元,有效解決項目資本金不足問題。其中包括一些投資規模大、帶動作用強的重大物流基礎設施項目,比如,廣州東部公鐵聯運樞紐項目總投資超過450億元,獲得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支持額度超過44億元,有效撬動相關配套融資,有力促進精準擴大現代物流領域有效投資。此外,去年推薦2個倉儲物流項目開展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試點,取得良好成效。在此基礎上,今年我們加大工作力度,指導有關方面做好項目儲備和申報等工作,下一步將積極推薦符合條件的項目納入試點范圍。
特別是面對疫情對物流體系的影響,今年以來,各有關方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在國務院物流保通保暢工作領導小組統籌部署下,出臺“即采即走即追”+閉環管理、重點物資通行證、貨車司機和重點企業“白名單”等政策舉措,全力保障交通物流暢通有序運行;部署國家物流樞紐等重大物流基礎設施,保障生產生活物資供應和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針對高速公路收費站和服務區、港口碼頭、航道船閘關停關閉問題,組織開展自查自糾和清理整頓;在重點城市周邊啟動應急物資中轉站,保障各類物資有序中轉調運;加強對物流不通不暢問題跟蹤調度和督辦轉辦,堅決遏制層層加碼、“一刀切”;會同行業協會、商會多措并舉,協調解決重點企業物流需求;指導各地完善貨運車輛司乘人員服務保障,及時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出臺減稅降費、1000億交通物流專項再貸款、貸款延期還本付息、社保緩繳等多項涉交通運輸業助企紓困政策,為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創造了有利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