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紹:
畢業于香港理工大學。深耕供應鏈和物流解決方案多年,目前做跨境電商。供應鏈是六便士,文學是月亮。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 來自星星的tina 】
講一下直播電商的供應鏈。和之前一樣,講供應鏈和物流之前,先講商流。本篇由電商的分類帶出直播電商,接著講直播電商的分類、商業特點。下篇講直播電商的供應鏈特點,如何做直播電商的供應鏈。
講直播電商之前,先講一下電商的分類。
1) 劉潤老師的分類,3類。
按照劉潤老師的文章《到底什么是“興趣電商”?》文中的觀點,根據3種基本交易要素(觸點、需求、信任)的組合順序的不同,將電商分為三類:搜索電商、社交電商、興趣(內容)電商。
搜索電商。需求-> 觸點-> 信任。先有需求,再去觸點上搜索,最后看值不值得信任。關鍵詞是“買 buying”。淘寶、天貓、京東、蘇寧易購等都是搜索電商。
社交電商。信任-> 需求-> 觸點。先有了信任,當你有需求時,就會想到對應的觸點。關鍵詞是“跟 following”。比如,你微信里有個朋友,是賣護眼燈的。有一天,你孩子體檢視力下降,想買護眼燈,就會想到他。代購、社區團購都屬于社交電商。
興趣電商或內容電商。觸點-> 需求-> 信任。先有觸點,再有需求,基于信任再去買。關鍵詞是“逛 shopping”。逛著逛著,突然被內容打動,本來沒有的需求,就被激發出來了。所以,抖音電商、微信視頻號、快手等直播產生的交易,都是內容電商,也叫興趣電商。“興趣電商”概念,在2022年4月8日的抖音電商首屆生態大會上提出。它的特點是有豐富的內容,讓你忍不住一直刷一直逛,停不下來。直播電商也是是典型的興趣(內容)電商。
圖1:電商的分類之一。來源:作者根據劉潤老師的問題制圖。
2) 其他常見的分類,也是3類:
傳統電商:淘寶、天貓、京東;
內容電商:小紅書、蘑菇街等;
直播電商:淘寶直播、抖音、快手。
圖2:電商的分類之二。來源:網絡,侵權刪。
個人覺得劉潤老師的分類偏學術,更加豐滿和完整。第2種分類更加簡潔明了。
1) 按直播電商的播主,分為2類。
達人直播。李佳琦、蜜蜂驚喜、小楊哥、廣東夫婦都屬于達人直播。
品牌或企業自播。現在很多和品牌不請達人,有的會通過MCN公司的對接主播,有的就用自己的員工或者自己找人,以店鋪和品牌為主導、以店鋪賬戶為載體進行直播、在品牌或者電商店鋪內進行直播。現在越來越多的品牌做自播,并且隨著平臺和政策去頭部主播的馬太效應越來越明顯,未來自播會占更大的比例。
2) 按直播電商發生的地點,分為3類。
產地直播。從貨源地將原汁原味的產品帶到鏡頭前,體現當地的特色,帶動消費者下單。隨著產業鏈的發展,目前產地直播,特別是農產品等鄉縣特色的產地直播越來越多。
倉內直播。通常是保稅倉或者海外倉做直播,讓消費者感受到進口貨物。正品溯源和進口原產地溯源。
探店直播。到當地店家、景點等本地生活類商家服務的直播帶貨。可以說是大眾點評、小紅書等平臺上探店圖文、視頻的進階版本,目的是為商家的線下店鋪引流。
從直播的平臺來看,目前淘寶、抖音、快手是電商直播的三大頭部平臺,而微信視頻號有成為電商直播第四大頭部平臺的趨勢。
亞當·斯密說,商業的本質既是逐利的,同時商業又是最大的慈善。直播電商仍然需要回歸到商業的本質。直播帶動了更多的銷售,更快去庫存加快商品的流通,也加快了品牌的推廣。
1) 直播并沒有改變電商的商業本質和底層邏輯。
根據GMV = 銷售量 X 客單價 = 流量 X 轉化率 X 客單價,直播電商并沒有改變電商行業的收入邏輯,只是對于“訪客數、轉化率、客單價” 等關鍵因素的提升方式不同。直播電商是更多的流量驅動,通過優質的內容和高性價比的商品吸引消費者。
圖3:電商的收入邏輯。來源:網絡,侵權刪。
2) 直播電商的商業優勢
營銷效率更高,營銷與銷售可以做到品效合一。主播們要一部手機和一個麥,有直播賬號就可以直播。相比電商廣告、紙媒等傳統的廣告營銷渠道,通過直播來進行引流,吸引消費者購物的成本相對較低、效率較高。品牌的透出和銷售效果可以同時做到,這就是品效合一。直播還能成為部分新興品牌快速成長的通道。
促進產業鏈發展。直播明顯帶動了農業和鄉縣產業鏈發展。疫情以來,涌現出一大批優質的縣、鄉直播。縣長、旅游局長親自上播,還有東方甄選助農直播。不僅讓大家了解了風土人情,也帶動了農產品的消費,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更有助農和共同富裕的公益價值。
發掘潛意識,創造市場需求。心理學上有一句話:意識層面微風拂過,潛意識層面波浪滔天。意識和潛意識就像一座冰上,意識只是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潛意識才是隱藏下面的巨大冰山。搜索電商是人們已經有了確定的需求,最多是發現關聯需求。而直播電商人們可能都不知道自己有什么需求,看了視頻看了內容才買。直播電商是挖掘人們潛意識、創造需求的過程。
圖4:觀看直播和直播購物的原因。資料來源:中國消費者協會調研、京東物流研究院。
3) 直播電商的商業問題
直播電商被詬病的也挺多。比如低價競爭,長期依靠附送贈品、打折、全網最低價的方式促銷,品牌的競爭本質上應該是品牌產品性能、服務、價值創造能力之爭。而不應該是單純的產品價格之爭。
還有,商品存在虛假宣傳,因為主播門檻低,有夸大其次、數據注水等。另外,用戶粘性不高,從公域流量轉化到私域流量的成本高。
圖5:沒有直播購物的原因。資料來源:中國消費者協會調研、京東物流研究院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2873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34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044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048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779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00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245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170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077 閱讀2024中國儲能電池TOP10出爐
1032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