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出海”成為了高頻詞匯,各個行業的企業不約而同地瞄準了海外市場并展開了積極布局,物流行業也不例外。
受電商平臺快速發展、消費者購買力日漸增強等多方因素的影響,物流行業發展迅速,并且涌現出了一批巨頭企業,比如順豐、京東物流、“三通一達”等等。而隨著諸多物流企業不斷精進實力,消費者們也享受到了更加高效、優質的物流服務。現如今,不少物流企業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國內市場,而是將目光瞄準了海外市場,海外市場的“戰火”也逐漸蔓延開來。
追溯過往便可發現,物流企業并非近兩年才開始出海的,而是早已探索多年。比如,順豐早在2009年就開始有計劃地搭建順豐的國際業務網絡;2014年更是被稱為國內快遞出海元年,
韻達、中通、申通等諸多物流企業紛紛在這一年加快了出海步伐。近年來,出海已經成為了物流企業的重要著力點,重要性也是一再提升。而在物流企業積極出海的背后,并非毫無緣由。
一方面,國內物流格局已經基本穩定,出海或有助于物流企業尋找新的增長點。近年來,物流行業曾歷經多次洗牌,雖然部分企業已經黯然退場,但也有一些物流企業突出重圍,躋身行業前列,行業格局已經基本穩定。物流行業競爭之激烈,從爆發的價格戰中就能窺見一二。為了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物流企業便開始發力海外市場。
另一方面,國內品牌與企業爭相出海,催生了大量跨境物流需求。受政策支持、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等多方因素影響,跨境電商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據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22年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商市場數據報告》顯示,2022年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商市場規模達到7.1萬億元,預計2022年全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5.7萬億元。
在此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和品牌開始走出國門、發力海外市場。隨著國內企業和品牌逐漸在海外市場打響知名度,大量的物流需求也開始產生,而國內的物流企業出海,就能夠承接這部分需求,從中受益。
除此之外,海外電商滲透率逐漸提升,物流需求量也有所提升。受疫情等因素影響,海外消費者的消費觀念正在逐漸發生改變,對線上購物的接受程度較之前有所提升。據Statista數據顯示,受疫情催化,2020年的全球電商銷售額同比高增27.6%至42800億美元,預計到2024年,全球電商銷售額將增至63880億美元。隨著海外電商的蓬勃發展,與之相匹配的物流需求量也在隨之上升,國內物流企業將獲得更多發展機會。
無論是順豐還是京東物流,亦或是“三通一達”都頻頻發力海外市場,并通過多種策略打法布局海外,以提升自身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力。不過,盡管各個物流企業的出海策略各有不同,但也不乏相似之處。
1、強基建
時效性對物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基礎設施建設又是物流時效性得以保證的關鍵。為了給用戶提供更好的物流服務,各物流企業就開始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持續發力。
以海外倉為例,海外倉是跨境電商重要的基礎設施建設之一,不僅能夠降低跨境物流的成本,還能夠提升物流的效率,因此物流企業在海外倉建設方面可謂是“不留余力”。據了解,順豐國際已在德國、美國、英國、泰國、俄羅斯、波蘭、愛沙尼亞等20多個海外國家及地區的港口附近落地15個海外倉;截至2022年6月30日,京東物流也已在全球運營近90個保稅倉庫、直郵倉庫和海外倉庫,總管理面積近90萬平方米,跨境網絡總倉儲面積同比增長超70%。
2、延廣度
除了發力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之外,物流企業也在不斷延伸其海外業務范圍的廣度,以便能夠覆蓋更多的海外客戶群體。
比如,據順豐2021年年報顯示,截至2021年底,順豐的國際快遞業務覆蓋海外84個國家及地區;國際電商包裹業務共覆蓋海外225個國家及地區。而京東物流在加速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也在加速搭建干線網絡。據了解,京東國際物流通過近千條國際運輸線路所打造的供應鏈網絡,已經觸達全球220多個國家。無獨有偶,韻達也在積極拓展國際業務覆蓋范圍,其國際業務已經覆蓋美洲、歐洲、東南亞、非洲等35個國家及地區、251個城市。
3、謀合作
盡管國內物流企業在出海時已經做了充分準備,但由于海內外市場存在諸多差異,難免會出現“水土不服”的問題。因此,不少物流企業在積極自建的同時,還選擇通過合作的方式,以盡快進入海外市場、拓展海外業務。
比如,順豐就曾與UPS成立合資企業環球速運控股有限公司,主營國際快運業務;中通此前則與土耳其航空、太平洋航空簽約,宣布將成立合資公司,整合協同各自優勢資源,開拓全球航空運輸服務;申通則與波蘭郵政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跨境電商等方面展開合作;京東物流也曾與國際物流巨頭Agility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在海外跨境電商、國際物流體系建設等方面展開積極合作。
國內物流企業通過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同當地物流企業或跨境電商平臺展開合作等方式拓展海外市場、發力海外業務,其出海之旅也逐漸取得成效。比如,據順豐發布9月快遞物流業務經營簡報顯示,9月順豐的供應鏈及國際業務營業收入74.33億元,同比增長320.42%。不過,不可否認的是,海外蛋糕雖大,但這塊蛋糕并不好切。
一來,國內外市場環境存在諸多差異,物流企業在國內的發展經驗不一定適用于海外市場。由于文化、理念、生活習慣等多方面存在差異,海外消費者的關注點、需求并不相同。因此,物流企業在國內業務開展的成功經驗,不見得同樣適用于海外市場。在此背景下,出海的物流企業或許要從當地實際情況出發,根據消費者需求,搭建合適的物流網絡。
二來,“出海”的物流企業數量不少,國內物流企業出海還面臨著來自其他參與者的競爭。盡管海外市場前景廣闊,但同樣海外市場的壓力也不少,國內物流企業出海,勢必要面對來自其他對手的競爭壓力。比如,國際快遞四大巨頭UPS、Fedex、TNT以及DHL;同樣出海的國內其他物流企業;海外市場的本土快遞企業;以及自帶物流業務的電商平臺。這些競爭對手的實力都不容小覷,國內物流企業出海所面臨的競爭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三來,對于要出海的物流企業而言,本地化運營也是一大難題。前文曾提到,海內外市場存在著較大差異,這也意味著國內物流企業要想實現本地化運營并不容易。比如,在物流配送方面,不少海外國家可以說是地廣人稀,末端配送服務難度很高。另外,在海外市場發展,必然要招收部分外籍員工,而這些外籍員工如何管理、團隊磨合也是個問題。因此,對國內物流企業來說,本地化運營也是一塊難啃的“骨頭”。
近年來,物流企業出海動作頻頻,東南亞市場更是成為了物流企業眼中的“香餑餑”。比如,百世曾在2019年下半年進行了戰略調整,將國際化列為五大戰略之一,并將東南亞市場作為其戰略重心。順豐則推出了面向東南亞的“戰狼計劃”,意在全方位提升銷售人員的業務戰斗能力,從而盡快完成業務目標。那么究竟是何種原因,使得物流企業紛紛將目光瞄準了東南亞市場并持續加碼呢?
一方面,東南亞的電子商務正處于高速發展期,潛在物流需求量大。據Google發布的《東南亞電子商務報告》顯示,東南亞地區的電商市場將在未來10年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另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報道,一項調查預測,東南亞電子商務銷售額今年全年將增長18%,達到382億美元。到2026年,該地區的電商銷售額有望進一步攀升至578億美元。
電商和物流是緊密相連的,因此隨著電商的發展,物流的需求量也將大幅度提升。由數據可知,當前東南亞市場的電子商務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這就意味有潛在的物流需求,國內物流企業會大力發展東南亞市場也不足為奇。
另一方面,東南亞目前尚且處于物流基礎設施相對落后,物流市場仍待開發階段,有較大的發展空間。盡管東南亞市場潛力巨大,但就目前而言,其物流行業仍存在一些問題,如物流基礎設施并不完善、大量依賴人力等等。而國內物流企業不僅有相當的技術積累,也有著成功的經驗,國內物流企業能夠因地制宜,適當復制國內經驗,加快東南亞地區本土化物流網絡建設速度,順利推進其海外業務。
就目前情況而言,東南亞市場已經成為國內物流企業的“必爭之地”,但這些企業要想在東南亞市場占據一席之地并不容易,畢竟東南亞物流市場碎片化、國家間存在文化差異等問題都是擺在面前的現實挑戰,還需要物流企業不斷攻堅克難。總而言之,出海不易,物流企業還需不斷乘風破浪,才有機會成功揚帆遠航。
中郵無人機(北京)有限公司揭牌
2720 閱讀智能倉儲企業“智世機器人”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2628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整合重組,四千多名員工將何去何從?
2068 閱讀2024最值錢的物流上市企業是誰?哪些物流企業被看好,哪些被看跌?
1569 閱讀地緣政治重塑下的全球供應鏈:轉型、挑戰與新秩序
1298 閱讀物流供應鏈領域“吸金”不力,但能給投融資事件頒幾個獎
1273 閱讀連續5年的“春節主力軍”,德邦為何如此穩?
1142 閱讀16連冠背后,日日順助力智家工廠物流降本增效
1064 閱讀1745億件,快遞業務量增速超預期
1022 閱讀扎根供應鏈創新25年,一家“耐力長跑型”企業的破局啟示
977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