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推動式庫存管理
庫存管理主要有兩種方式:拉動式庫存管理(Pull Inventory Management)和推動式庫存管理(Push Inventory Management)
推動式庫存管理是基于每個倉庫的預測需求將剩余產能分配給每個倉庫。
推動式庫存管理是屬于供應商管理庫存的一種管理方法,它是供應鏈上游通過綜合考慮來自下級企業的訂單和自身企業生產能力而做出的對下級企業庫存決策。
推動式庫存管理模型的計算
在進行推動式庫存管理前我們需要確定以下問題:在每一個存儲點需要保持多少庫存?一批生產應分配到各個存儲點的庫存是多少?超過需求的產能或產品供給量在各存儲點之間如何分配?
思考過上述問題后,我們才開始進行推動式庫存管理模型的計算,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預測兩個生產批量之間的市場需求情況(平均需求)
統計每個存貨點現有存貨數量
確定安全庫存水平(安全庫存=預測誤差*Z累計概率分布值)
計算整個物流系統的需求(總需求=平均需求+安全庫存)
從總需求中剔除現在存貨,得到凈需求量
根據需求預測分配額外產品=(平均需求a/總的平均需求(a+b))*額外產品數量
計算每個存貨點應分配的產品總量(=凈需求+分配量)
推動式庫存管理的步驟
匯總下級企業遞交的訂單,并計算總訂貨量。
生產完成后,若生產滿足了需求,則將過剩部分按訂貨量比例分配給下游企業;若生產未能滿足需求,則按訂貨量比例使下游企業同比缺貨。
推動式庫存管理與拉動式庫存管理優缺點分析
拉動式庫存管理是基于每個倉庫的特定需求以一定的訂貨批量補足庫存;推動式庫存管理是基于每個倉庫的預測需求將剩余產能分配給每個倉庫。
拉動式庫存管理方式認為每一個存儲點(如倉庫)都獨立于渠道中其他所有的存儲點。
相應的,在預測需求、決定補貨量時都只考慮本地的因素,而不直接考慮各個存儲點不同的補貨量和補貨時間對工廠成本的影響。雖然利用該方法可以對每個存儲點的庫存進行精確控制,但如果各地的庫存單獨進行決策,那么補貨批量和補貨時間不一定能夠與企業生產批量、經濟采購批量等很好地協調起來。
為了克服拉動式庫存管理方式的弊端,國內很多生產企業采用的是推動式庫存管理方式。它們根據以往經驗、每個存儲點的銷售情況、可用空間以及其它一些因素,將生產出來的產品分配給各個存儲點。
其中,庫存水平的設定是根據整個倉庫系統的情況統一決定的。一般來說,當采購或生產的規模經濟收益超過拉動式庫存管理方式實現的最低總庫存水平帶來的收益時,就可以采用推動式庫存管理方式。
而且生產企業往往采用的是典型的MTS生產方式,推動式庫存管理方式比較適用于生產數量超過短期需求量的空調生產企業。如果由于缺少倉儲空間或其它原因,產品無法儲存在生產地點,那么就需要將剩余產品分撥到各存儲地點,以期獲得一定的成本節約。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515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533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1463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1214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128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1054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995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977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935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918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