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港口是交通樞紐和對外窗口,也是基建實力的反映。中國港口按集裝箱吞吐量全球排名前十占七;按貨物吞吐量全球排名前十占八。智慧港口已被寫入各大港口集團的十四五規劃,當單純依靠裝卸獲得效益增長變得不可持續,提質增效成為解藥,港口數字化轉型升級勢在必行。
2021年10月,華為海關和港口軍團成立,引發業內競相關注。港口圈(ID:gangkouquan)曾發文《華為成立海關與港口軍團,意欲何為?》解讀,華為以全新的組織架構進入港口,或將引領一波智慧港口新浪潮。然而作為“攪局者”,不免遭受質疑。熱評留言毫不客氣地表示“華為什么都想做,很難做到什么都專業”“智慧港口的難點在于如何應用港口復雜工況,非深度了解專業人士很難做到”等不一而足。恰逢2022年8月18日華為聯合成立的智慧港口全球創新實驗室揭牌儀式,港口圈(ID:gangkouquan)帶著讀者的疑慮采訪到海關和港口軍團CEO岳坤,暢談華為港口數字化轉型的遠大理想。
當有人稱呼華為是智慧港口的龍頭企業時,岳坤趕忙搖手,否認三連。他解釋到華為只是ICT(信息通信領域)基礎設施的龍頭企業,而智慧港口的攤子很大,自動化碼頭、港口無人駕駛、智能閘口、智能理貨、智能安防等應用場景燦若繁星,暫時還沒哪家企業能夠總攬全局,敢說自己是智慧港口的龍頭企業。港口數字化轉型有很多細分領域,其中華為將要發力的ICT基礎設施領域,是華為最擅長的,能向港口提供世界級最先進的包括網絡、智能感知、計算、存儲、云、自動駕駛部件和數字能源在內七大ICT技術,助力港口在云、網、水平運輸和節能減排四個方面有所作為。
業有所長,才能精益求精。同樣的光纖建網,華為苦研光纖保護技術,即使在挖斷部分光纖的極端情況下,也能通過環網保護功能保證網絡正常運行,將港口岸橋遠控網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升到99.999%;同樣的數據存儲,華為提供兩地三中心甚至多中心備份,并采用AA雙活架構,實現自動接管,無感切換。“我希望把港口行業的基礎數據中心建得像銀行數據中心一樣安全可靠。”岳坤如是說。
不擅長的業務和系統,華為只提供ICT基礎設施。例如智慧港口的岸橋、場橋及電控、TOS系統、ECS系統等。在這些領域,已經有供應商能夠提供完備的解決方案,華為只負責ICT基礎設施,應用和軟件還是要靠合作伙伴來做。例如港機遠控場景,華為僅做基礎的光纖連接,涉及到岸橋場橋本身的控制邏輯、控制算法、管理系統應用都是華為不會涉及的,這部分也已經有一系列合作伙伴在精耕細作。集各家所長,專業互補,才能打造好產品。
港口集團旗下大多有通信出身的港口信息公司承擔早期的信息化建設任務,應時而變,在港口數字化轉型升級的今天,紛紛改頭換面,于近2-3年密集成立港口科技公司,承擔集團派發的智慧港口建設任務。華為進入港口,各大港口科技企業是繞不開的守門人。如何處理與港口科技企業的關系,需要海關和港口軍團見招拆招。
協同合作,甘被集成。談到與港口自有科技公司的關系,岳坤干脆拿“裝修”舉例,港口科技公司好比“裝修公司”,負責從設計、購買、安裝、交付、運營到運維的整個裝修過程,是智慧港口的集成商。海關和港口軍團的角色更像是網關施工隊,負責提交給港口科技公司經過充分驗證、滿足標準的ICT基礎設施,目的就是將數字化轉型的基礎能力做扎實。
在與天津港諸多合作中,信息公司負責整體統籌帷幄,華為參與5G、車路協同的激光雷達、攝像頭等硬件以及高精度地圖、路徑規劃算法、車輛調度算法等部分,與其他的合作伙伴組成一個創新聯合體,協同完成任務。此外,海關與港口軍團也基于F5G岸橋超遠程控制項目的經驗,聯手合作伙伴在技術創新、智能化解決方案及生態聯動等領域開展戰略合作,加速推動智慧港口建設。
智慧港口全球創新實驗室的成立則像一個“連接器”,從智能算法、智能硬件、應用與集成三個課題方向出發,尋找港口數字化轉型的痛點和難點,例如集裝箱碼頭泊位和岸橋分配優化問題,內外集卡混行調度問題、散料堆場容積全天候精準測量問題、港口霧天引航問題、皮帶運輸機托輥故障檢測問題等。實驗室將提供一個平臺,連接產學研用的各方,形成合力,沖刺運籌優化類難題、視覺分析類難題、推理預測類難題、感知定位類難題和遠程通信類難題。這些是智慧港口建設中人跡罕至甚至從未探索的風景,也是未來創造智慧港口更大蛋糕的可能。
海關和港口軍團成立不久,但華為與港口的合作卻由來已久。華為已經在全球20多個國家,服務了50多個港口,交付了100+項目。海關和港口軍團的組織結構是“研營銷服”為一體的敏捷組織,這種組織結構的打法是以客戶為中心,進行精準營銷和精細化運營,在各個環節深化與港口客戶的連接,無疑是想按下智慧港口建設的加速鍵。
立足現在,擴大與港口間的技術合作。山東港口成為海關和港口軍團成立后的首個簽約港口,鹽田港集團也與華為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客戶圈擴大的同時,朋友圈也在增加,海關和港口軍團今年先后與多家港口頭部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港口的智能理貨解決方案、智能閘口解決方案、生產物聯網平臺解決方案等領域進行深度合作。
劍指未來,海關和港口軍團希望攜手港口走向海外。除了全球港口運營商招商港口和中遠海運港口持續擴大海外業務版圖,上港集團、山東港口海外發展集團、青島港、北部灣港集團等都或多或少有投資海外碼頭。談到未來計劃,岳坤明確表示:“不局限于國內,要將聯合方案推向全球。” 既然雙方都有意愿,在港口圈(ID:gangkouquan)的進一步追問下,岳坤表示,具體出海方式要看當地國情,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說法。但可以肯定的是,當海外客戶需要智慧港口解決方案時,軍團會優先推薦國內合作伙伴的成熟方案。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678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2382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2164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518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501 閱讀壹米滴答創始人楊興運出山,成立興滿物流
1493 閱讀2024中國儲能電池TOP10出爐
1361 閱讀傳化智聯集成DeepSeek,深化AI大模型物流場景應用
1373 閱讀在物流行業,AI技術會不會替代人?
1268 閱讀京東物流攜手奇瑞汽車打造中東最大汽車備件中心,覆蓋5大品牌數萬種汽車備件
1092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