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上半年接連曝出兩次大規模裁員后,最近消費者有一種錯覺,餓了么似乎要開始反擊了。
這種錯覺來源于近兩個月以來,餓了么在市場上的動作幅度明顯比過去要大。
先是5月份推出主打半日達本地商超的全能超市,在北上廣深杭等前排城市陸續上線,緊接著從6月下旬開始到今天搞了兩期免單活動,收獲一個又一個的熱搜,以及蘋果安卓手機內不斷攀升的App下載排名。
可新業務的推出及營銷活動作用下排名短暫上升,并不能掩蓋餓了么被阿里納入麾下四年的落寞。
四年前,張旭豪帶領餓了么把心完全交給了組織,從0走到了1。4年后,阿里卻沒能帶讓它從1走到100。
只有當現在過得不如以前,懷念這種東西才會不經意間滋生,而餓了么節節退后之下,人們開始懷念張旭豪。
這個跡象近兩年尤其明顯。
在脈脈和知乎等社區上,常常有將張旭豪請回阿里管理餓了么的呼聲;在微博上,至今都還有許多人跑到張旭豪的賬號底下,發表替他后悔的言論,以及對餓了么現狀的吐槽。
尤其是他的微博賬號,評論區已經變成了消費者的抱怨重災區和指責場地:餓了么騎手虐貓、訂餐沒騎手接單、騎手打人、送餐超時沒人處理、騎手偷油費……
各種事件背后,人們似乎忘了,他早已不是餓了么的第一責任人,阿里巴巴才是。
消費者不是不懂。2018年阿里以95億美元全資收購餓了么,是彼時互聯網最大現金收購案,在當時傳得沸沸揚揚,人人都知道餓了么找了顆大樹。
消費者不能接受的是,餓了么在這顆大樹地下并沒有枝繁葉茂,反而在衰退。
比如“消失”的騎手。在餓了么發布的《2022藍騎士發展與保障報告》中,2021年通過餓了么獲得穩定收入的騎手數量是114萬,可2019年餓了么所公布的平臺騎手數量為380多萬。
職友集根據各地招聘網站統計的數據顯示,餓了么騎手2021年招聘職位數量比2020年徑直下降了51%。
比如“消失”的市場份額。餓了么剛被收購時,與美團外賣的市場份額近乎是五五開,那個時候人人都說阿里賺到了,差不多的市場份額下當時美團外賣估值大約為150億美元,而阿里只用95億美元就把餓了么收入囊中。但今天這個比例變成了3:7。
市場份額變成了禁忌,一個很明顯的變化是,在本地生活服務市場餓了么不再去強調占比。
可很多人還記得,與美團打得最激烈的時候,張旭豪常常半夜拍著桌子朝下屬嘶吼:不管成本!市場份額才是第一!
盡管還沒一夜回到解放前,但張旭豪帶著餓了么那些年為市場份額打的仗、熬的夜、投的數十億美金補貼,幾乎是白給了。
到今天,張旭豪身上依然留著餓了么的影子。在阿里巴巴集團內部,他還掛著餓了么董事長這一職位,他的微博名稱依然以餓了么開頭,簽名依然是創始人兼CEO。
2020年6月份,餓了么宣布旗下所有業務系統、數據庫設施等均已遷移至阿里云,這被視作餓了么技術進步的一個關鍵里程碑,也被視作餓了么與原始團隊精神及肉體上的徹底剝離。
3個月后,張旭豪就注冊成立PLAYGOLF,投入高爾夫事業,花1.5億元重建了亞洲最大的球場——上海黃興公司高爾夫球場,并許下要讓所有人都學會打高爾夫的豪言壯語。
他用自己的方式徹底與本地市場舞臺告了別,卻留下了一堆需要時間接受的觀眾。
正如一個企業的成敗70%取決于領袖,一個業務的進退也與領頭人脫不了關系。
被阿里巴巴收購后,張旭豪就被放在餓了么的權力“邊緣”。有媒體稱之為阿里巴巴的傳統,即收購一家公司后,集團也許會重用創始團隊,但幾乎不會將那把具有權力象征的座位給他們,因為合并進來一個業務后阿里要進行組織調整和對新團隊的阿里文化灌輸,從UC到優酷,再到餓了么,沒有一個例外。
于是收購之初變化悄然發生,張旭豪發現餓了么人事分工、部門職能以及辦公室格局都開始了調整。
阿里不僅讓讓原阿里健康CEO王磊接過張旭豪手中那把CEO交椅,還給餓了么配備了一個阿里系CFO和HR。
他曾跟著王煜磊在阿里內部創立了淘點點事業部,并于2013年推出了這個移動餐飲服務平臺。這個外賣業務在當時被視作阿里O2O業務的先鋒隊,而作為淘點點總經理,王磊相當于先鋒隊長。
但很可惜,在對抗餓了么、百度外賣和美團外賣的戰爭中,淘點點誰也沒打過,最后落得一個黯然退場的結局。
后來阿里收購中信21世紀,整合出阿里健康,王磊被派去當CEO,管理一個與外賣全然不掛鉤的業務。
直到阿里收購餓了么,將餓了么與口碑合并成立本地生活服務公司,他又被放在了外賣這個戰場上,還放出了要與美團平起平坐,甚至超越美團的壯志豪言。
王磊上任第一年,帶著本地生活參與雙11和雙12,與優酷、聚劃算互動,并和盒馬鮮生、高德、淘寶天貓、支付寶等進行數字化打通。
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看戰績二百五,美團外賣業務在2019Q1——2020Q2交易額占比,從63.4%增長至68.2%,而餓了么市場份額不升反降,結果2020年3月份王磊還升職了,晉升到M7/ P12高級管理者。
上任第二年,王磊對外言論低調了許多,從“勢必奪回市場份額”變成了“更多看整個市場的增長率”。
伴隨言論變化的還有阿里內網,那一年,有1000多個帖子在瘋狂討論餓了么的危機,而那個關于市場份額的flag,變成了茶余飯后的一則笑話。
2021年7月,阿里進行組織架構調整,餓了么換帥,李永和接替王磊擔任CEO。
他是阿里張勇放在集團CEO助理位置上培養的儲力干將,然而一個月后,他就因為下屬涉嫌性侵丑聞而引咎辭職,成為阿里史上在任時間最短的一位CEO。
一把上好膛的槍,還沒發射,就這么被舍棄了。
俞永福變成救火隊長,被推上CEO的位置,阿里將高德、飛豬和本地生活(餓了么口碑)整合成一個大板塊,交給了這位曾執掌阿里媽媽、阿里大文娛及高德的新官。
沒有牛逼的flag,也沒有夸張的言論,俞永福上任后就在內部進行了一系列調整,包括推行“541陣型”和“四橫四縱”戰略方向、縮減口碑業務等。
雷軍曾評價俞永福是一個劉備式管理者,俞永福很認同,他擅長團結各方面能人將士為自己“賣命”,相當于內部搭班子。
根據Tech星球報道,這位新官上任后,阿里開始有不少員工轉崗轉入餓了么,從運營到銷售,從BD到產品,從技術到開發,來自不同板塊不同業務的人才流向了餓了么各戰略重點板塊。尤其是在阿里2022財年最后一個月,集團內部轉崗或者外部加入餓了么的人才數量就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包括多個阿里M6級別的高管,比如閑魚創始人諶偉業,現在的另一重身份是餓了么到家業務中心負責人,再比如阿里合伙人方永新,他如今的另一個頭銜是餓了么總裁。
劉備的確是成功的將帥首領,但餓了么會不會成為阿斗?
從集團戰略層面來說,餓了么到阿里的這四年,可以歸納成九個字:很重視,有優勢,握不住。
2019年阿里采用合伙人+委員會模式的治理結構,合伙人以馬云、蔡崇信為首,經濟體發展執行委員會則以阿里CEO張勇為首、螞蟻金服董事長兼CEO井賢棟為副手,共13人。
在當時,這是阿里最高的組織機構,這13人,也被視作阿里最有權位的13個人。
這當中,包括執掌餓了么的王磊,而這也被看作阿里在戰略層面對本地生活服務的倚重。
阿里也確實對餓了么投入了集團的所有資源,不僅僅是花一年多的時間讓餓了么整體上云,得到阿里云技術層面的支持,還有阿里各個重要業務去carry。
首先就是最核心的電商業務,從2019年起餓了么的端口就上了淘寶的黃金窗口,并且走上了下沉的路線,企圖攻入以低線市場發家的美團外賣的腹地。
這與阿里電商業務走的路線一致,在2019年年中的時候根據阿里的財報,其2019財年集團收入高達3768.44億元,強勁增長背后就是下沉市場在拉動,淘寶天貓那一財年新增用戶超1億,其中有77%來自三四線城市及鄉村地區。
按理來說,餓了么占據優勢窗口,隨著淘寶天貓的下沉,其在下沉市場的發展理應加速。
然而現實是,非但下沉市場餓了么沒有把握住,其在上海的大本營也丟了,從去年9月起餓了么在上海市場份額就已低于50%。
除了淘寶天貓,支付寶也在向餓了么輸送流量。
2020年,支付寶的slogan從“支付就用支付寶”變成“生活好,支付寶”。這一變化意味著餓了么正式被接入支付寶,在當年的支付寶合作伙伴大會上,彼時的螞蟻金服CEO胡曉明說了,要打造支付寶數字生活開放平臺。
關鍵詞與其說是數字,不如說是生活。在那場大會后,支付寶在首頁新增外賣到家板塊,還包括美食玩樂和酒店住宿等與本地生活有關的生活場景。
胡曉明將戰略中心放在推進本地生活與支付寶的融合,但這種融合并沒有完美落幕,因為螞蟻金服在當年11月就“跌落神壇”被暫緩上市,胡曉明也在次年卸任螞蟻CEO,螞蟻金服自顧不暇。
在餓了么內部頻繁換帥調整外部進攻乏力之下,本地生活這個戰場,新老玩家們都在毫不留情地亮出自己的獠牙和利爪。
根據艾瑞咨詢發布的數據,中國本地生活服務市場,到2025年底將變成一個35.3萬億級的市場,而在如此大規模的場地下,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的滲透率只有12.7%。
這是為什么即使餓了么一直帶不動,但阿里還無法放手的重要原因,也是新老玩家拼命下場爭奪的關鍵。
快手在去年底就與美團開展了合作進軍團購業務,今年初又與順豐同城達成合作為外賣業務提供即時配送服務。
字節從2020年3月就開始調派員工涉入本地生活,去年9月起抖音就開始測試做外賣,到今年疫情反復之下,已經有不少商家通過抖音做起了直播外賣。
目前為止抖音本地生活業務已拓展至包括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在內的33城。
京東在上個月也透露出要染指外賣業務的心思,其零售CEO辛立軍在接受采訪時明確表示京東已考慮進軍外賣業務:“至于什么時候開始做,就看我們的能力,什么時候可以組建人才隊伍了?!碑吘褂芯哂信渌吐募s能力的達達在,京東似乎游刃有余。
面對字節跳動、快手、京東以及美團這樣的強敵,餓了么想要在俞永福的帶領下突圍而上,還道阻且長。
市場地位、市場份額、口碑、路線等等與商業有關的一切東西都在改變,但有些東西,是沒變的。
2016年張旭豪參與了全民丟書大作戰,將一本書藏在了上海地鐵。那本書叫《黑客與畫家》,出自硅谷創業之父Paul Graham,里面有一句話說:The way to do really big things is to do really small things and grow them bigger。
這句話過去在餓了么辦公空間隨處可見,到今天也是一樣。
它的意思大約是,把每件小事做好,無數件做好的小事串聯起來,就會做成一件大事。
這有點類似于俞永福接過餓了么以后在內部信中說的,仰望星空的事情最后還是要腳踏實地,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聚焦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每天能解決一個,3年就能解決超過1000個小問題,用戶和商戶的體感會好很多,業務運轉的質量和效率會進步很多。
可以想象,這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將是一趟無法預知結局的艱難旅程。
不知道在俞永福帶著餓了么達到終點期間,午夜夢回時,張旭豪會不會后悔自己2018年做出的那個決定。
盡管,當初的決定有些不得已。
中郵無人機(北京)有限公司揭牌
2489 閱讀智能倉儲企業“智世機器人”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2439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整合重組,四千多名員工將何去何從?
1795 閱讀2024最值錢的物流上市企業是誰?哪些物流企業被看好,哪些被看跌?
1296 閱讀地緣政治重塑下的全球供應鏈:轉型、挑戰與新秩序
1102 閱讀物流供應鏈領域“吸金”不力,但能給投融資事件頒幾個獎
1077 閱讀仿生學:蜂巢帶給供應鏈管理的啟示
948 閱讀2024LOG供應鏈物流?突破創新獎候選案例——準時達國際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959 閱讀16連冠背后,日日順助力智家工廠物流降本增效
938 閱讀中遠海運回應被美國國防部列入“中國軍事企業”清單
903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