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前文,講完美線船公司的新江湖后(年中總結|美線船東的新江湖),我們再來關注一下在船公司改變市場和客戶策略的大前提下,今年美線貨代的生態。貨代今年面臨諸多挑戰:不確定的市場,疲軟的貨量,目的港持續擁堵帶來的風險和額外費用增加,利潤回歸正常。暴利結束,內卷開始。
年后美線市場的發展對貨代開展業務非常不利。去年一位難求的情況已是過去式,貨主要不自己跟船東簽約,要不很容易從市場上拿到艙位。總體貨量下降的情況下,貨代為了爭搶有限的free hand cargo和完成每周的訂艙量,開始競相壓價。更有甚者,貨代還有虧錢賣艙的。貨主不再滿足于僅僅拿到一個訂艙確認,在經過去年的洗禮后,貨主對時效服務有了深刻的認識,對服務的要求也重新提上日程。既要快,還要便宜。幾個月的時間里,貨代被需求感大大降低。
同一個市場里,照樣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即便面臨如此困難的市場,有的貨代還能繼續高歌猛進。亂世出英雄,越是動蕩的市場,越是考驗各家公司的應付能力,各家公司的表現也因此大相徑庭。
下圖是中國出口美國,2022年上半年(按到港日)和去年同期的貨量對比,以2022年的貨量排名。限于篇幅,只顯示前500名的貨代。
在總體市場增長2%的情況下,前500名貨代總量卻下跌了6%,說明貨代市場的貨量在萎縮。%代表同期貨量變化,紅色是跌幅超過6%,綠色代表同比增長超50%。
500家貨代中,差不多一半的貨代的貨量不變或超去年,而另一半貨代貨量則少于去年。其中,216家貨代(40%)的貨代貨量跌幅超6%,最高跌87%。與此同時,105家貨代的貨量增長超過50%,最高漲幅達27663%(去年的基數小)。有意思的是,今年還出現了多達46家全新的貨代(去年沒有貨量記錄)。全新的意思是貨代可能用了新的SCAC代碼,或者就是新成立的公司。大家口中的難做,可能是某些人眼中的機會。
另一個顯著變化是,排名前10的頭部貨代名次變了。雖然前6名的貨代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跌幅(貨代越大,貨量跌得越多?),得益于根基雄厚,他們還是占據靠前的位置。從第7名到第10名,出現了新名字。亞馬遜和FLEXPORT延續去年的增勢,跑入前10。TAICANG XINTAI這家公司去年橫空出世,目前排名第9。據說這是一家幫人發AMS的公司,不是貨量的實際控制人。排名第10的SEAMASTER 第一次晉級前10。排名前25的大中型貨代中, 環世物流(WWL)的表現非常搶眼。去年同期排名第44,今年已經快速上升到第22了,可喜可賀!
這里需要特別說明一下,貨代排名并不100%代表或反映市場現實。只有用自己合約訂艙的貨代才會有記錄。如果用別人的約訂艙,貨量是算在別人的約下面。市場上還有一個“神秘”群體:電商集貨公司。這些公司是電商物流的潛水大鱷,他們工作的重點不是跟船東簽約, 通常都是通過代理訂艙,自己不直接出面。在2021年世紀行情之前,物流時效相對可控,艙位也不是問題,代理加的海運費利潤集貨公司完全可以消化掉。去年的行情導致有些集貨公司開始重視跟船東的關系,走向臺前。如果可以選擇,他們還是更愿意身居幕后。
今年下半年的市場充滿了不確定性。如果說上半年的市場膠著狀態限制了貨代發揮的空間,下半年市場如果出現激烈動蕩,就是貨代重拾市場份額的最佳機會。今年只是打完了上半場,下半場還有機會。
接下來幾期會陸續公布華南,華東,華北主要港口的TOP100-200美線貨代排名,跟全國的排名一樣,今年上半年各個港口的貨代排名變化非常大,敬請留意!
從倉儲規劃,看DeepSeek的實用性、局限性和突破之道
4554 閱讀單月總貨量同比增長734.4%!獨家解讀順嘉國際貨站跨越式增長背后的效率密碼
2324 閱讀嘉誠國際發布2024年年報:營收13.5億元,歸母凈利潤為2.05億元
2235 閱讀“京東服務+”洗衣中央工廠招商、3C上門安裝/維修招商
2136 閱讀深圳擬擴大試點物流、環衛功能型無人車運營,加速產業規模化進程(附編制說明等下載)
1950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收購,9億美元交易值不值?
1421 閱讀DeepSeek落地全球第一大港
1263 閱讀京東外賣重點推廣39城
1204 閱讀德邦物流注銷回購股份 京東物流持股比例升至75.4%
1156 閱讀冷鏈不只是物流,還是依托供應鏈的生態
1163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