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京東物流發布了其上市后的首份年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2021年京東物流總收入達1047億元,同比增長42.7%,其中外部客戶收入達591億元,同比增長72.7%,占總收入比重的56.5%。伴隨著其外部業務量、技術和精細化管理能力的不斷提升,規模經濟效應得到釋放,盈利水平也得到了改善。
不過,由于外部業務量的提升,以及對物流基礎設施、供應鏈技術和人員等核心資源的持續戰略性投入,京東物流2021年全年仍處于虧損之中。截至目前,京東物流已經連續虧損十四年了。
據京東物流招股書顯示,京東物流在2018年至2020年間分別虧損了27.65億元、22.34億元和41.34億元,虧損比率依次為7.30%、4.48%、5.63%,虧損比率雖然在2019年有所收窄,但在2020年卻又再次擴大。目前來看,京東物流仍然將業務增長及擴大市場份額的優先級置于盈利能力之前,因此在中短期內盈利狀況可能還會出現大幅波動,而導致其虧損的原因則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相較于傳統的物流企業,京東物流的外部單量太少,內部成本又太高,導致其陷入了入不敷出的境地。數據顯示,2018年京東物流的員工福利開支、外包成本、租金成本和折舊攤銷成本,分別占其收入的百分比依次為45.07%,27.70%,11.73%,9.67%;2019年為39.50%,32.72%,9.33%,9.20%;2020年為35.52%,35.55%,8.98%,9.44%。盡管從2018年到2020年,各個成本項占比有所降低,但總體依然維持在較高水平。
另一方面,京東物流的虧損與其在供應鏈技術創新方面的投入也有較大關系。截至2020年12月31日,京東物流已獲得了超過4400項專利及計算機軟件著作權(含申請中),其中2500項與自動化及無人操作技術有關。與此同時,京東物流還組建了一支超過3700名專業研發人員的龐大團隊。2018年、2019年及2020年,研發開支分別為15億元、17億元及21億元,這種大手筆的研發投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盈利狀況。
另外,京東物流的重資產模式決定了其投資高,回報周期長的特點。不管是服務質量還是服務速度,京東物流都深受消費者的認可,但在這高質量服務的背后卻是高成本的付出。據了解,京東物流為提升服務質量,專門建立了包含倉儲網絡、綜合運輸網絡、最后一公里配送網絡、大件網絡、冷鏈物流網絡和跨境物流網絡在內的高度協同的六大網絡。
在倉儲、運輸、分揀及配送環節,使用自動搬運機器人、分揀機器人、智能快遞車、無人機等提升作業效率;此外,京東物流還自主研發了倉儲、運輸及訂單管理系統等,以支持供應鏈的全面數字化。凡此種種,都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其盈利速度。
當然,也正是因為這樣的自建物流體系,才使得京東能夠將物流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并且形成了其對整個供應鏈的控制,由此為京東保持高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實際上,京東物流的虧損與其自營模式有一定關系,眾所周知物流屬于重資產運營的模式,因此一心自建物流的京東,自然不得不為此背負巨大的“成本包袱”,但隨著其對外服務能力的增強,京東自建物流的收益正逐漸顯現出來,甚至在不知不覺之間形成了自己的行業壁壘。
其一,自建物流可以極大地提升用戶滿意度。京東最開始主營數碼3C類產品,這類產品價值高、易損壞也容易丟失,所以經常會接到用戶的投訴。京東在自建物流體系后,不僅拉近了其與消費者的交流距離,其自主監管也保證了快遞速度和服務質量,極大地提升了用戶的滿意度。
其二,自建物流還使其業務穩定性得到了有效保障。自建物流極大地彌補特殊時期例如國家法定節假日、電商大促時間節點物流運力不足、反應遲緩的問題,讓消費者在享受低價服務的同時,也能享受高效的貨物配送服務,可謂是一舉多得。
其三,自建物流還能保障物流的時效性。京東物流推出了一系列特色配送服務,包括211限時達、大家電211限時達、次日達、極速達、隔日達、定時達、夜間配、京準達、京尊達等配送服務。值得一提的是,大件商品由京東簽約授權的第三方快遞承運商免費提供配送上門服務。為保證上述配送服務的時效性,京東物流不斷地投入資金建設倉庫、優化供應鏈技術,當然這樣做所付出的成本也是巨大的。
通過這些舉措,京東物流逐漸在用戶體驗、口碑以及時效等方面,構建了牢固的行業護城河,發展愈發迅猛。
相較于其它第三方物流企業,京東物流主打一體化供應鏈服務。近年來隨著物流行業內卷的加劇,京東物流對其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愈發看重,并由此形成了自己的差異化優勢。
據招股書顯示,京東物流2020年前三季度累計收入達到495億元,來自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的客戶產生的收入占比達到79.1%。京東的供應鏈物流客戶數量,從2019年前三季度的36671名,增加至2020年前三季度的46083名,每名客戶的平均支出為241622元。京東物流的供應鏈客戶數量之所以增加,主要得益于以下兩方面的優勢。
其一,與順豐相比較,京東物流更強調倉儲轉運速度。具體來說,京東通過不斷地建設倉庫,就近倉庫配送實現最快配送。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京東物流助力約90%的京東線上零售訂單實現當日和次日達,客戶體驗持續領先行業。截至2021年9月30日,京東物流運營約1300個倉庫,包含京東物流管理的云倉面積在內,京東物流倉儲總面積約2300萬平方米。這種倉配模式通過減少搬運次數、縮短商品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保障了商品的高速送達。
其二,京東物流可以提供差異化的服務。京東物流一體化供應鏈服務的最大垂直領域包括汽車、快消品、服飾及3C電子,京東均可以根據客戶所屬行業的不同提供差異化的服務。
例如在服飾行業,京東物流為李寧在華北地區打造的倉配一體化項目,可以完成B2C、B2B業務在供應鏈端的融合、庫存共享和同倉運營,視線存儲效率提升2倍、面積減少8%,每年物流成本下降150萬元。例如在汽車行業,京東物流與北汽集團將合作探索汽車物流新型智能化服務模式,共建全場景、多層級、模塊化汽車供應鏈物流解決方案,有望為北汽打造效率更高的入場物流倉運配共享網絡,并為售后拓展服務半徑、提升服務時效提供助力。
由于客戶個性化需求強,所以京東物流一旦與其建立合作,其粘性也會很強。當然,這種模式也會造成服務標準化程度低,難以復制和遞推,規模效應不顯著等問題。
放眼未來,京東物流在滿足客戶差異化需求的同時,也應當推出標準化模塊加快擴張,并關注客戶所在產業鏈的脈絡及變化,戰略性地與客戶深度綁定,強化其競爭壁壘和優勢。
首先,目前整個物流行業正在從粗放式規模擴張向精益化提質增效轉變,供應鏈物流的藍海正在被逐步打開。作為中國領先的技術驅動型供應鏈解決方案和物流服務商,京東物流應該始終聚焦于一體化供應鏈物流,細分行業標準化供應鏈解決方案,打造出快銷(酒水、食品、美妝、母嬰)、服飾(男女裝、鞋靴)、3C(手機、全品類)等多個細分領域的標準化解決方案,以彌補其標準化不足的問題。
其次,通過加強與新興電商如抖音、快手電商的合作,來擴大其在電商市場的份額。統計顯示,2020年中國直播電商銷售規模將達9160億元,同比增長122%。有數據顯示,快手平臺的日均訂單量超過3000萬單,并在持續快速增長中。這也刺激了新型的物流場景產生,并對供應鏈物流服務方案提出了要求。
通過與這些直播平臺進行戰略合作,作為直播電商供應鏈強有力的合作伙伴,京東物流從向這些平臺支付導流的廣告費(電商身份),轉變成收取供應鏈技術服務費(供應鏈服務商身份)就有了可能。
再有,目前中國的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市場高度分散,作為行業龍頭的京東可以依托自身的規模優勢快速向相關市場滲透。
總體來看,無論是基礎設施的建設還是智能技術的應用,未來京東物流還將一直致力于優化其核心競爭力和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將規模增長置于優先級,逐漸走出一條相對差異化的一體化物流之路。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097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55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184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125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1934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905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653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56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385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242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