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集裝箱運量的強勁反彈使全球港口吞吐量遠超疫情前水平。來自荷蘭國際集團(ING)的數據顯示,除漢堡港和香港港外,全球15大集裝箱港口的吞吐量均超過疫情前水平。與2019年相比,天津港、青島港、寧波港和深圳港等中國港口的吞吐量增長了兩位數。
ING預計今年全球集裝箱運量和集裝箱港口吞吐量增速將降至3%(以噸計)。但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3個月,美國港口吞吐量達到創紀錄水平,擁堵有所緩解;全球最大集裝箱港上海港的吞吐量超過4700萬個集裝箱。歐洲港口可能面臨吞吐量下滑,原因是俄羅斯集裝箱運量減少,以及船只因延誤而改道。
從遠東到歐洲和美國的集裝箱運輸時間有所增加。在美國最重要的港口洛杉磯和長灘港,集裝箱積壓量有所下降。與此同時,西歐港口面臨無法將箱子運往俄羅斯的窘境,擁堵因此加劇。總體而言,4月份全球港口擁堵仍接近峰值水平,導致船期延誤和準班率降低。
-即期運價回落,
班輪公司鎖定長協運價-
從上海到歐洲的西向航線即期運價從2022年初的峰值有所下降。赫伯羅特和達飛等航運公司實行限價、全球貿易降溫、季節性影響等可能是其主要原因。但4月份的運價仍然處于高位,班輪公司更傾向與托運人簽訂長期合同,鎖定長期運價。馬士基的目標是在2022年長協運量達到70%,高于2019年的49%。
4月份集裝箱船日均收益仍處于峰值水平,與大型支線船6~12個月的期租運費相似。擁堵擠占船隊總運力的10%以上,港口擁堵平均水平并未改善。因此,供應鏈壓力仍在持續,運價預計仍將處于高位。總體來看,盡管燃料費用高漲,但班輪公司在2022年有望繼續保持佳績。
-班輪公司擴大戰略投資-
大量現金儲備幫助馬士基、達飛等班輪公司能夠通過收購物流服務商、投資碼頭和擴大船隊來打造綜合物流服務供應商。其目的是與亞馬遜、DHL等物流公司,以及沃爾瑪、宜家和Lidl等正在發展物流業務的大型托運人競爭,成為提供端到端服務的物流公司。
目前,全球集裝箱船東訂造了500多艘新船,包括一些運力為15000~24000 TEU的超大型船,這相當于3月份現有船隊運力的四分之一以上。大多數新船將在2023年和2024年交付,年均運力增速為9%,遠遠超過需求增速,但預計運價不會回到過去的低水平,原因有以下幾點:
?集裝箱班輪公司為避免運價大幅波動,大量采用長期合同;
?集裝箱班輪公司的運力管理水平在不斷提升;
?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燃料油成本高企;
?船舶碳排放將要被定價;
?為實現國際碳減排目標,更多船舶需要改造和報廢。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223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240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202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2102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2010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448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294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319 閱讀2024中國儲能電池TOP10出爐
1200 閱讀傳化智聯集成DeepSeek,深化AI大模型物流場景應用
1072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