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自湖北港口集團
4月29日,湖北港口集團有限公司改革重組大會在武漢召開,湖北省港口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湖北省港口集團”)更名為湖北港口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湖北港口集團”),為市場競爭類企業,作為湖北省港口航運投資、建設、運營主體,以港口服務、綜合物流、臨港園區建設開發運營三大業務領域為主業,打造全國一流、內河最大的現代港口服務商、綜合物流集成商、臨港園區運營商。同日下午,湖北港口集團召開干部職工會議,宣布涂山峰任湖北港口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璽瑋任黨委副書記、總經理。
這是湖北省港口集團一年之內的再次改革與更名,2021年5月,“武漢港航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更名為“湖北省港口集團有限公司”,作為全省港口資源整合運營平臺。2021年6月30日,湖北省港口集團有限公司揭牌成立,相關市州及省屬企業將持有的長江、漢江沿線國有港口資產劃轉至湖北省港口集團。港口圈(ID:gangkouquan)認為,湖北港口集團此次再度更名,雖只一字之差,卻標志著管理與運營上的巨大差異。在管理上,據港口圈了解,湖北省港口集團此前由武漢市代管,湖北港口集團的管理權則由湖北省收回。在運營上,湖北港口集團的定位由資源整合平臺變為市場競爭類企業,在地方國企中,市場競爭類企業以參與市場競爭、增強國有經濟活力、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為主要目標,不斷完善市場化經營機制,成為具有國內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的企業集團。
湖北號九省通衢,水路交通發達,有4個主要港口、14個重要港口,數量均居長江沿線省市前列,全省港口吞吐量、集裝箱量、水路貨運量連續多年居長江中上游首位。2021年6月全面啟動全省港口資源整合工作后,不到半年,湖北港口就宣布已完成“物理整合”, 港口貨物吞吐能力從1億噸倍增至2.05億噸;碼頭泊位數從68個倍增至179個;碼頭覆蓋的通航里程從720公里倍增至1545公里。2021年,湖北省港口集團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1.05億噸,同比增長26.3%,較整合前同比增長81.5%;集裝箱吞吐量突破175萬標箱,同比增長27.7%,較整合前同比增長65.2%。且先后投用鄂州三江港、監利容城新港等5個碼頭,新增泊位15個,新增港口吞吐能力約3000萬噸;先后開通“陽邏港—龍潭港”“陽邏港—濟寧港”“陽邏港—釜山港”“陽邏港—白洋港”等集裝箱航線,打通了“安康—陽邏港—沿海”鐵水聯運通道……
這些數字昭示著湖北港口資源整合的成功,也將湖北港口推上了一個市場化的競爭舞臺。根據改革方案,湖北港口將以更名為契機,著力打造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力爭到2025年,湖北港口集團貨物吞吐量達到2.5億噸,集裝箱吞吐量達到500萬標準箱,培育2至3家上市公司,資產總額達1000億元,營業收入達到400億元,利潤總額達10億元,進入全國港口企業前十五強。
不過2021年內河港口貨物吞吐量TOP20中(見“內河港口TOP20出爐,又是誰霸榜啦”),江浙兩省獨占11席,長江流域里,重慶港居第7位、九江港第9、安徽有蕪湖港(11)、池州港(14)、馬鞍山港(17)三席,湖北港口中武漢港與宜昌港分列第15、16位,湖北并非絕對王者。在承接產業轉移、建設各類產業集群中,湖北、安徽、江西各省也有不同的國家戰略支撐與區位優勢,在中部港口航運建設迎來熱潮之際,湖北港口必須找到并發揮自己的獨特優勢。
湖北港口給出的道路是在省級政府支持下,以武漢港為龍頭,以集裝箱運輸為核心主業整合武漢陽邏港,并大力發展多式聯運,打造物流體系。此前湖北省港口集團啟動整合時,便確定此前各市州現有的國有港口企業作為省港口集團的子公司,保持港口企業注冊地不變,保持所持有的股份收益權不變,保持稅收關系不變,港口對各地經濟發展的支撐力度不減反增。
有省級財政兜底,實現規劃、建設、管理、運營的一體化后,湖北港口集團將明晰港口功能定位,以建設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和多式聯運國家物流樞紐為使命,實現港口資源合理分工、錯位發展,構建“以武漢港為龍頭,鄂東南、宜昌荊州港為兩翼,漢江港為延展”的一體化發展格局。通過改造提升一批、整合歸并一批、轉型發展一批、關閉退出一批,將武漢港建設成以集裝箱聯運平臺為核心、以滾裝商品車和生產資料為重點、以旅游客運為補充的綜合性樞紐港;將宜昌、荊州、黃石和襄陽港建設成具有較強輻射帶動能力的區域中心港;將其他港口建設成為貨類集中、功能突出的重要專業港。
同時,以集裝箱運輸為核心主業整合陽邏港各類經營主體,實現一體化運營;加強與中遠海運等頭部企業的深度業務合作,帶動沿江捎帶,擴大貨物吞吐量;加快多式聯運重點項目建設,構建“鐵水公空”多式聯運體系;推進人、物、資、信四流融合,打造低成本、高效率的現代物流體系;推動國內國際雙向拓展,加強與上海港、寧波港的合作,實現一體通關、江海聯運。在確立發展優勢之時,推進優質港口資產上市,構建高效靈活的市場化經營機制也是湖北港口集團作為市場競爭企業的目標之一。
這條道路的核心節點便是武漢陽邏港。2021年8月,陽邏國際港集裝箱水鐵聯運項目開港通車,中遠海運集團董事長許立榮(時任)與上港集團董事長顧金山出席,掀開了湖北港口與港航領軍企業共建長江中游核心樞紐港、合力打造區域航運中心的篇章。今年1月,湖北省港口集團旗下公司要約收購中國通商集團控股權,將武漢陽邏港區一期也收入囊中,從而徹底結束了陽邏港一期、二期、三期集裝箱碼頭的多主體運營和內部無序競爭局面,走完了陽邏港協同發展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湖北港口首次以市場化、專業化手段對外收購港口資產。4月27日,陽邏港集中查驗中心正式啟用,與陽邏港作業區、陽邏綜保區互聯互通,提供“一站式”服務,提高進出口貨物通關效率,降低企業運行成本,進一步提升陽邏港的綜合功能和服務水平。這條市場化、專業化運營之路能否順利引領湖北港口躋身全國港口企業TOP15,我們且繼續關注陽邏港的未來動向。
從倉儲規劃,看DeepSeek的實用性、局限性和突破之道
4631 閱讀單月總貨量同比增長734.4%!獨家解讀順嘉國際貨站跨越式增長背后的效率密碼
2366 閱讀嘉誠國際發布2024年年報:營收13.5億元,歸母凈利潤為2.05億元
2270 閱讀“京東服務+”洗衣中央工廠招商、3C上門安裝/維修招商
2220 閱讀深圳擬擴大試點物流、環衛功能型無人車運營,加速產業規?;M程(附編制說明等下載)
2062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收購,9億美元交易值不值?
1477 閱讀DeepSeek落地全球第一大港
1291 閱讀京東外賣重點推廣39城
1225 閱讀德邦物流注銷回購股份 京東物流持股比例升至75.4%
1198 閱讀冷鏈不只是物流,還是依托供應鏈的生態
118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