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3日北京新冠疫情防控通報,近日北京突發數起疫情,涉及多條傳播鏈,續發和隱匿傳播風險高,形勢嚴峻,自22日以來,北京累計報告20例新冠感染。
伴隨著日趨嚴峻的疫情形勢,《商業觀察家》今日也探尋北京一些涉疫相關區域的線上線下商業表現,我們發現涉疫區域的線上到家平臺出現爆單情況,到當日下午18時左右,部分電商平臺的貨架都空了。同時刻,我們也走訪了一些線下實體商業,未發現出現貨架買空情況。
《商業觀察家》探訪的是垂楊柳、潘家園、農光里的涉疫區域,這個區域經營的生鮮電商,如每日優鮮的生鮮(非冷凍)貨架基本都空了,到下午18時階段,果蔬無貨。每日優鮮相關人士在回復《商業觀察家》時稱,這是因為有些區域出現囤貨情況,“從昨晚開始,一些區域就一直在囤,如垂楊柳等區域。但像望京等非涉疫區域,有貨。”
《商業觀察家》試用了涉疫區域每日優鮮倉的配送服務(未買生鮮),該區域每日優鮮仍能提供服務,配送而來的騎手小哥則告訴《商業觀察家》,出疫以后,涉疫區域附近一個社區在1個小時內就爆出了1000個左右訂單,“小區樓里的人都在下單,我們是從上午7點一直忙到現在,很多訂單都延時兩個小時配送了,現在訂單能送到就不錯了。”
每日優鮮。
從其他電商平臺如叮咚買菜APP于該區域的表現看,其官網上可購買的果蔬種類似乎也大量被買空,但仍有少數果蔬品類可供選購。
叮咚買菜。
《商業觀察家》于同一時間走訪了一些線下商業,比如在崔楊柳涉疫區域傳統上被認為有可能輻射到的一些大賣場門店,以及離我們試用生鮮電商所提供配送地址最接近的實體門店,如家樂福雙井店(也是家樂福曾經于北京市場的“旗艦”),該店內生鮮貨架目測是滿的,客流表現也未發現有何異常。不過,《商業觀察家》未探訪涉疫小區周邊500米范圍內的實體商業表現。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北京涉疫區域的線上線下商業,在疫情傳播初期階段表現可能是有比較大差別的,線上平臺看起來似乎更受青睞。
原因可能在于鏈路最短,更便利。
當下疫情信息都是通過線上第一時間傳播,傳播范圍廣、速度快。由此激發的囤貨需求,也可能讓消費者去選擇最短的購物路徑,在線上“一站式”完成。即疫情信息一傳遞到“手機端”,部分消費者可能更愿意馬上在手機上打開電商平臺直接購買,再配送到家。而不用做準備下樓去商店購買。
同時,部分消費者可能也有避免人群聚集的需求。由此,當消費者有更大安全需求時,線上生鮮及配送服務即便價格貴一點,消費者也可能會因為安全需求選擇線上到家方式購買。
上海疫情暴發之后,上海的消費者主要通過社區團購、生鮮到家電商來買菜,《商業觀察家》訪問了一些上海消費者,問他們疫情之后,他們會更希望選擇何種方式買菜。到店、到家,還是團購。
盡管團購可能是當下疫情階段上海最主流的買菜方式,也可能是流通效率最高的買菜方式,但《商業觀察家》訪問的20位左右的上海消費者,卻沒有一位說疫情之后,愿意繼續選擇通過團購方式來買菜。
從中,似乎能看出在經濟發達區域,人們對便利性的需求還是更高。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2873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34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044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048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779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00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245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170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077 閱讀2024中國儲能電池TOP10出爐
1032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