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
這段時間快遞快運行業的大事件,肯定非“德邦被收購”莫屬了,消息鋪天蓋地,真真假假,難以分辨。
可大部分文章都是從各個地方拼接而成,不要太過相信里面的內容,倒是評論區有感嘆的、埋怨的、惋惜的、爭吵的,值得認真一閱。
為什么評論區值得看?因為這代表著曾經或現在一線人員的心聲,因為只有親身經歷過德邦工作的人,才能夠體會到德邦這些年來的變化,才能夠從中看清以后行業會怎么發展?大家又該如何應對?
今天就讓大家一起,靜下心來,換個角度,從德邦的三個發展階段出發,三次改變,去追尋空運、零擔、快遞行業的歷程和未來,以一線的視角來解讀這次行業巨變吧!
01、第一階段的改變:看空運市場的退與守
德邦的雛形-靠空運起家:從入職培訓開始,德邦就會給新員工講發展史、企業文化、紅線,印象最深刻的還是1996年成立之初的“四個人八平米”,崔總打破鐵飯碗的下海創業,然后兩年后承包南航老干,推出創新運輸模式-空運合大票。
空運的演變歷程:可以說是空運合大票的改變創新讓老崔賺了第一桶金,而后因德邦到底是走直營還是走加盟、走空運還是走陸運,經過爭論后來分家出走的新邦,后來被順豐收購變身順心捷達,都和內部對空運的發展定位有關。
退與守:從空運合大票到精準空運,再到后來轉型做快遞后推出的特準快件,可以說德邦對空運市場一直都沒有放棄,但一直也不是太重視,投入較少也使得這塊人才流失,以致推出的特快特準特優先的明星產品被客戶吐槽,更名為特快專遞,直到去年才重新組建空運團隊來主攻航空大件,也引入高鐵資源來輔助為空運創收。
空運市場還有機會嗎?從體量上來看,整個市場規模約400億元,但受航空資源緊缺且壁壘較高的影響,前三家企業的占有率已達到85%左右,基本小件空運被順豐和郵政壟斷,大件空運主要是跨越和順豐,這塊順豐最賺錢,德邦則虧損。
未來會不會打破壟斷?京東、德邦、跨越三家能不能形成合力是關鍵,京東有資金買飛機、德邦有客戶資源基礎、跨越有跨省8小時快的口碑,理論上來說是行的通,但對一線而言,只要時效穩定、承諾能達,有需求肯定還是愿意推的。
02、第二階段的改變:看零擔市場的進與失
德邦的崛起-靠零擔稱王:從2004年德邦正式推出卡車航班業務,以空運的速度、汽運的價格為賣點,迅速在當時的貨運市場嶄露頭角,再加上后面開始走標準化門店和開啟校園招聘,也讓德邦逐步超越佳吉、天地華宇,成為零擔之王。
零擔的演變歷程:2011年德邦更換LOGO后,專注你的托付讓自身的卡航、汽運業務逐步走向成熟,客戶來詢問時效價格,著急要求保證時效就推薦精準卡航,不急要求便宜就讓客戶發精準汽運,客戶在嫌貴就建議客戶自提,簡單明了。
進與失:但正是德邦零擔最輝煌獨一無二的時候,安能、百世快運加盟制的零擔企業來了,不收接送貨費,保價費燃油附加費等一并不收,計費簡單價格又是德邦的5折,逐漸零擔業務開始流失,再加上很多加盟商都是從德邦離職,然后帶走客戶資源去加盟安能,德邦的零擔變得太慢,直到去年才精簡報價首續重,為時已晚。
零擔市場還有機會嗎?據估計整個零擔市場規模約1.5萬億元,而且集中度較低,前十家企業的占有率才僅有不到6%,目前中高端也僅有順豐快運和德邦(跨越也在搶奪這塊),中低端以加盟制為主,安能/百世快運/中通快運/韻達快運/壹米滴答/順心捷達競爭激烈,也基本都處于量大利薄的狀態。
零擔這塊好不好做?這幾年基本上就是往上做大票、往下做電商,如同德邦一樣,精準大票價格更便宜(卡航8折),重包入戶和特惠包接送免費上樓(零擔快遞化),而被收購后這塊也是最難整合的,三家都有,如何取舍?落到一線的頭上也難。
03、第三階段的改變:看快遞市場的攻與奪
德邦的突圍-更名做快遞:這也是引起爭論最多的地方,德邦到底應不應該做快遞?借用崔總的一句話就是“做好了快遞就是傳奇,做不好就是傳說”,從目前被收購的事實結果來看,好像是沒做好,但從大件快遞的收入來看,又像是做好了。
快遞的演變歷程:2013年正式上線快遞,推出標準快遞和3.60特惠件,僅一年收入就破5億元,2021年已高達200億元以上,僅3.60特惠件和特重件融合以后的大件快遞3.60的收入占比就接近50%,占據德邦整個收入的半壁江山。
攻與奪:麥肯錫、華為等咨詢公司對德邦的影響是大的,大件快遞3.60的推出就是基于差異化進攻快遞的策略而生的,“大件快遞發德邦”如今這句宣傳語也已深入人心,不能說這是有問題的,只不過快遞市場的大頭還是在小件,尤其電商小件被順豐和通達系幾乎壟斷,德邦奪過來的更多是別人不要的難消化的貨而已。
快遞市場還有機會嗎?2021年整個快遞業收入累計首破萬億,行業集中度更高,前六的頭部企業占據了超85%的市場份額,而在二三線快遞逐步淘汰,百世被極兔收購后,快遞市場更是在加速整合,順豐依舊在中高端商務件獨占鰲頭,通達兔則在中低端電商件你追我趕,而所謂的大件快遞市場還在發展期。
快遞該怎么做?恐怕也沒有想象的那么簡單,京東擅長的是倉配、德邦則是大件快遞、跨越則是大件航空,從業務上說,德邦雖然擁有電商端口,但拿不到阿里/拼多多的份額是必然的,從運作上說,三者自動化智能化分揀設備都較少,在小件快遞上效率依舊會弱于通達系,拿不到議價權,效率短期提不了,一線也難做。
寫在后面的話
三次改變,從空運到零擔再到快遞,德邦其實一直在探索發展之路。
三個階段,有過得也有失,傳說依舊在,傳奇會不會延續,現在定論還為時尚早。
可以說快運1.0時代已然過去,但德邦對于行業的貢獻毋庸置疑,散是滿天星、聚是一團火,更多走出去的對老東家還是心懷感激,而已然在崗的還是要擁抱改變尋求創新,理性看待被收購這件事,繼續奮斗前行吧!
“京東服務+”洗衣中央工廠招商、3C上門安裝/維修招商
2682 閱讀嘉誠國際發布2024年年報:營收13.5億元,歸母凈利潤為2.05億元
2522 閱讀深圳擬擴大試點物流、環衛功能型無人車運營,加速產業規模化進程(附編制說明等下載)
2447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收購,9億美元交易值不值?
2072 閱讀即將年營收超3000億元、迎來8.66萬名新員工,這家物流巨頭面臨最大風險
1506 閱讀京東外賣重點推廣39城
1400 閱讀京東,為外賣騎手繳納五險一金!
1237 閱讀普洛斯中國2024年表現穩健強勁,卓越運營助力新經濟勢能攀升
1184 閱讀菜鳥出席世界郵政和快遞美洲會議,國際物流服務受全球市場認可
1056 閱讀豐巢與菜鳥破壁合作 菜鳥寄件可選“到柜寄”默認順豐承運
1047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