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們農村生活不比城里差了。鄉親們網購的東西品種越來越多,花樣也越來越多。”湖南省耒陽市黃市鎮,菜鳥鄉村公共服務站站長胡夏出現在央視新聞聯播,面對億萬觀眾展示當地村民便利的快遞生活。
師范學校畢業后,胡夏到廣東打過工,在耒陽做過幼師,為了不讓小孩成為“留守兒童”,2019年,她加入菜鳥鄉村,家門口就業,成為了菜鳥公共服務站站長,做好快遞進村、農產品進城,成為村民的“小棉襖”,還在《人民日報》發文講述了服務鄉村的故事。
送快遞送上新聞聯播和《人民日報》,胡夏的故事只是菜鳥快遞進村的一例。當前,菜鳥鄉村驛站已經在全國1000多個縣設立3萬多個服務站,其中包括70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
作為一家產業互聯網公司,扎實做物流之下,菜鳥已在智慧供應鏈(菜鳥怎么做物流:向下扎根產業,向上數字化生長)、全球物流(“國貨出海”持續爆發,菜鳥全球物流提速)、鄉村物流和社區服務等形成了獨具優勢的運營和服務能力。
在鄉村物流上,菜鳥快遞進村的同時,物流科技貼地飛行,不僅進廠出海,還把科技送下了鄉。
耒陽市黃市鎮新生村,距離城區50多公里,是蔡倫竹海山腳下一個偏遠鄉村。嫁來新生村的胡夏成為了一名鄉村快遞員,每天送快遞200多單,服務4個村5000余人。
2019年,菜鳥在耒陽升級鄉村物流業務,把電商平臺資源接入到鄉村快遞體系,針對鄉村推出農特產上行服務。現在,村里的農產品可直接賣到城里,大家也通過電商收到很多之間沒用過的新東西。
有之前去廣東打工的經驗,胡夏發現,新生村有大片竹林,每家每戶在冬春季節都能挖到大量竹筍。“以前,這些竹筍換不成錢,因為本地每家每戶都有,不需要買;城里又太遠,老年人沒有能力跑那么遠去賣竹筍。”
經胡夏不懈努力,現在,村里的竹筍、土雞蛋等漸漸變成了老人的零花錢。冬春竹筍銷售旺季,胡夏的快遞車每天都能運出一整車竹筍。她還幫助400余名村民線上銷售農產品,年銷售額60萬元以上,每戶增收1500元左右。
作為果業大縣,江西贛州尋烏縣柑橘面積穩定在26萬畝,2020年臍橙產量18萬噸。2021年11月,菜鳥農產品上行產地倉啟用,同時淘寶直播、淘特、盒馬等也紛紛與當地果品企業簽署臍橙相關合作,這為尋烏解決了“銷售渠道狹窄”“增產不增收”“優質不優價”等問題。依托產地倉、品牌、和銷售通路的升級,尋烏未來將有了一條標準化、規范化、數字化的完整果品供應鏈,從而提高果品的附加值和果農的收入。
目前,菜鳥鄉村已在湖南、云南、廣西、江西、陜西、山西等地開設了專門服務農產品的產地倉,到田間地頭進行商品的分級指導、品控管理和物流發貨,幫助更多農產品走出原產地。
跟隨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菜鳥不斷升級鄉村物流業務,通過快遞共配合作,布局物流配送中心,貼身為鄉村消費者提供快遞物流服務。數據顯示,至2021年9月底,菜鳥鄉村物流日均處理包裹量同比增長超過280%。
每天全國快遞包裹量已超3億件,其中1/3在農村地區。據國家郵政局,2021年,全年農村地區收投快遞包裹總量370億件,帶動農產品出村進城和工業品下鄉進村超1.85萬億元。
2021年,“快遞進村”比例超過80%,蘇浙滬等地基本實現“村村通快遞”,交快、郵快、快快等合作進一步深化,共同配送、客貨郵融合等新模式不斷涌現,新增15.5萬個建制村實現郵快合作。
《“十四五”郵政行業發展規劃》也鼓勵快遞、電商等企業共同進駐,深入開展郵快合作,推進農村客運、貨運物流、郵政快遞融合發展,使之成為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儲存雙向流通的重要渠道。
2021年12月底,首批5000斤高品質的馬家柚上架盒馬超市。農產品進城通道的打通,“采、產、銷”一體化的實現,背后還離不開菜鳥物流科技支持。
馬家柚是江西上饒的特色水果品種,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已成為當地農業的支柱產業。不過,馬家柚在分選、存儲、運輸等環節還一直停留在人工操作階段,成本高,產業分散,競爭力較弱,在銷售端不容易賣出好價格。
菜鳥的產地倉數字化流水線可以根據果品的柚子外觀、色澤、糖酸度等指標進行智能分揀,并進行按級定價。往年果品普遍只賣到十幾元一斤。經過菜鳥分揀后,最高級別定價能達到30多元一斤,當地果農顧國慶算過一筆賬,經過數字化分揀的柚子,銷售收入預計能增加20%左右。
跟隨政策引導,面對越來越多農產品上行的需求,菜鳥物流用專業、“接地氣”的科技——“智能產地倉”進行輔助。菜鳥的智能分選、倉內數字運營等解決方案,讓農產品的生產、加工有了標準,提高了農產品輸出品質,增強了產品的整體品牌力。
在江西省泰和縣,菜鳥鄉村公共服務站正在進行數字化改造。智能燈條、云監控、自助取件終端高拍儀、小C工作臺等數字化設備,在提升站點運營效率的同時,也使得運營成本明顯降低。當地禾市鎮菜鳥公共服務站站長陳敬琴說,原來需要4個人才能應付日常工作,現在2個人就能輕松搞定,甚至還有精力去做其他增收項目。村民則頭一回體驗到了“無門檻取件”,村里的老人也能到站點自助取件。
菜鳥科技下鄉幫助鄉村網點實現數字化,讓農村群眾也能像在城市一樣,享受到現代數字物流帶來的生活便利。目前,菜鳥鄉村公共服務站的數字化改造已經在泰和全縣推廣,改造后的數字化站點已覆蓋泰和全縣70%左右的進村快遞。
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快遞進入鄉村的社會經濟積極影響》報告,通過對菜鳥在全國1000多個縣域鄉村業務實踐進行研究,指出菜鳥通過建立縣、鄉、村三級物流快遞服務體系,建立以產地倉和共同配送為基礎的物流中心,開發系列物流新技術和服務新產品,使得農村快遞服務真正地實現了降本增效,使農村快遞服務從“不可為”變成“大有可為”。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139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90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184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146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2004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954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849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77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413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263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