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化
物流業正在誕生眾多標準
為發揮物流標準化對建設現代流通體系、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作用, 商務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復制推廣物流標準化建設好經驗好做法和典型模式的函》,提出復制推廣物流標準化建設十個方面經驗和托盤標準化建設五種典型模式,以供各地在加強物流標準化建設中借鑒參考。
近年來,商務部以標準托盤推廣應用及其循環共用體系建設為切入點,推進物流標準化建設,物流降本增效成效明顯。現將在物流標準化實踐中形成的十個方面經驗總結如下:
一、建立健全物流標準體系
注重發揮不同層級、不同領域標準的作用,提升標準的權威性、專業性和實用性。一是提升標準的權威性。圍繞標準托盤、周轉箱(筐)等標準化載具,以及相匹配的標準貨架、運輸車輛等,制修訂國家標準、地方標準及行業標準,發揮層級較高、影響范圍較大標準跨區域、跨行業的指引作用。二是提升標準的專業性。
在農產品、藥品、快消品等流通領域,以及物流單證、產品和服務質量、從業人員專業能力等相關方面形成了一批專業性較強、適應性較廣的標準,推動物流標準化、規范化、專業化發展。三是提升標準的實用性。相關行業協會和企業根據相關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結合行業發展現狀、實際業務需求等,推動制修訂相關團體標準、企業標準,完善運輸、配送、包裝、裝卸、保管、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制度設計、工作流程及作業規范,指引企業經營和行業發展。
二、推動物流鏈全鏈條標準化改造
沿物流鏈上下游推動流通加工、物流設施設備、物流操作、交易流程等設施標準化改造,實現與標準托盤配套銜接。一是帶動流通加工標準化。根據標準托盤和包裝模數倒推產品包裝尺寸,實現生產線傳送帶帶寬、產品以及外包裝箱與標準托盤、標準周轉箱尺寸匹配。二是統一物流設施設備標準。推動貨架、叉車、月臺、運輸車輛與標準托盤銜接配套。三是建立標準化運營管理體系。適應標準托盤、周轉箱(筐)單元作業需要,對貨物品類管理、銷售預測、物流操作、促銷計劃、庫存控制、配送頻次等環節進行優化調整。
三、提高管理運營智慧化水平
加強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賦能托盤循環共用體系,實現精細化管理、精準化運營。
一是加強物流標準載具統計監測。依托托盤循環共用信息服務平臺,完善服務租賃網點監控設備、監控數據中心建設,對托盤使用情況、帶板運輸情況、托盤使用效果、集約共享使用等方面進行信息化監控和評估。
二是打造智慧托盤運營系統。將金融清算及微服務處理引入托盤運營系統,實現托盤流轉精準化清算管理,解決企業不同租賃模式帶來的計費難題。三是強化標準載具在途跟蹤。安裝振動記錄儀,分析其坐標軸中的數據,并建立特征數據值,實時監控物流標準載具受力情況,評估商品運輸質量。安裝電子容器,精確識別物流標準載具ID,實現實時追溯,保證商品到達時間的可控性。
四、推進物流信息協同共享
深入開展信息化建設,推動物流信息互聯互通,提高物流作業時效性,放大托盤循環共用效果。
一是規范信息數據格式。積極推廣應用GS1編碼體系,推動托盤條碼與商品條碼、箱碼、物流單元代碼關聯銜接,變傳統托盤為數據交換單元、商品交易單元、費用結算單元。
二是促進物流信息互聯互通。以標準托盤為基本操作單元,搭建物流管理平臺,推動上下游企業訂單系統、采購系統、儲運系統、銷售系統有效銜接,實現單元化信息數據沿物流鏈順暢交互。
三是打造供應鏈協同平臺。推動建設具有供應鏈協同效應的信息平臺,加強資源整合,做好用戶數據沉淀,以數據賦能供應鏈管理,提升企業在市場需求預測、發展趨勢判斷、行業風險防范和應急處置等方面智能決策能力。
五、完善標準托盤循環共用網絡布局
加強統籌規劃,整合優勢資源,優化托盤循環共用網絡布局,提高服務效能。
一是建設托盤循環共用“三級營運體系”。部分全國性的第三方托盤循環共用企業,按照主要客戶分布,科學規劃布局,建設以托盤循環共用大型區域運營樞紐、標準運營中心、前端收發服務站為支撐的托盤循環共用網絡,實現各個物流節點無縫銜接,實現“門對門,點對點”服務目標。
二是整合現有資源建設托盤循環共用網絡。部分快消品生產企業,充分利用一、二級經銷商在全國范圍內的渠道布局,搭建托盤循環共用網絡,積極開展帶板運輸,向下游逐級推廣應用標準托盤。
六、開展全流程標準載具循環共用
部分具備條件的行業積極推動從生產到流通全過程標準托盤、周轉筐循環共用,放大物流標準化工作效果。
一是供應鏈全鏈條帶板運輸操作。部分第三方物流企業,主動融入汽車、電子、日用消費品等行業采購、生產、銷售、服務等供應鏈各個環節,實現從原材料入廠物流到生產,再到產品分銷、配送等環節全流程帶板運輸。
二是從田間地頭到餐桌全程“不倒筐”。部分大型連鎖超市和餐飲企業,為部分生鮮商品確定標準件規格,由配送中心向上游專業合作社、農戶提供標準周轉筐,向下游門店開展帶筐運輸。
七、以標準化帶動區域物流一體化和社會化
加強區域合作,積極推進標準互認、設施設備互聯互通,提高標準體系區域兼容性。
一是組建區域物流標準化聯盟。在托盤一貫化運輸、區域間托盤交換、托盤異地回收、區域物流信息服務平臺、區域間企業合作交流等方面,建立有效工作聯系對接機制,共同推廣物流標準化。
二是促進物流基礎設施資源共享。推動區域性物流中心由存儲型、自建自用型倉庫向快速周轉型自動化倉庫升級,成為提供“一對多”社會化服務的物流節點。
八、創新標準托盤循環共用方式
根據不同行業領域的特點,建立多樣化的托盤循環共用模式,實現各個節點有序分工與配合。
一是集團整體推進。集團企業整合內部資源,統一托盤采購、租賃、帶板運輸等業務,同時向集團內部以及供應鏈上下游提供標準托盤,拓展托盤社會化服務。
二是供應鏈協同推進。商貿批發企業、連鎖零售企業、相關生產企業通過托盤互換、統一租賃、建立聯盟等方式,協同推進托盤循環共用。
三是社會化服務推進。第三方物流企業、托盤運營服務企業依托服務供需兩端的客戶資源優勢,引導客戶從托盤自購向租賃轉變,從倉庫內部使用向帶板運輸轉變,從企業自用向循環共用轉變。四是平臺整合推進。平臺型企業發揮信息化優勢,整合托盤供方、需方、運營方等各類資源,為用戶提供開放式循環共用服務。
九、優化標準載具產品和服務供給
適應市場多元化需求,加快推動服務內容創新。
一是提供“零距離”服務。部分大型托盤運營服務企業在戰略性大客戶工廠內設立托盤池,支持標準托盤隨借隨還,并為大客戶提供從配送到回收全過程一體化服務。
二是提供第三方托管服務。為客戶自購托盤提供托盤破損置換、集團內拆借轉租、閑置共享、異地回收、殘值處置等全方位的增值服務。服務期內,客戶使用托盤數低于自購數,可以獲得共享收益。三是免費提供規劃改造服務。部分大型物流企業,組建物流規劃專業團隊,為不具備帶板運輸條件的小規模供應商進行庫房規劃及運輸設備改造,實現供應商交貨、物流中心收發貨、門店收貨的高效對接。
十、改進不同場景標準載具管理模式
一是改變訂單交付模式。部分影響力較大的零售連鎖企業,按照商品TIHI(托盤單層碼放數)的倍數下單訂貨,開通綠色通道優先卸貨、免收裝卸費等政策,鼓勵供應商開展帶板運輸,推動商業流程和服務規范化。
二是推行周轉筐一貫式運作。以收取押金的方式將自購周轉筐提供給合作社及農戶,以標準周轉筐為單位進行訂貨,農戶按要求的單品、規格、數量采摘裝筐,送貨到配送中心后換回同等數量的周轉筐待用。
三是承諾托盤租賃正常破損免賠。根據用戶使用習慣,不斷改進托盤設計和品質,承諾正常使用破損免賠,解決破損責任界定模糊的難題,打消客戶顧忌。
“京東服務+”洗衣中央工廠招商、3C上門安裝/維修招商
2402 閱讀嘉誠國際發布2024年年報:營收13.5億元,歸母凈利潤為2.05億元
2382 閱讀深圳擬擴大試點物流、環衛功能型無人車運營,加速產業規模化進程(附編制說明等下載)
2230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收購,9億美元交易值不值?
1806 閱讀DeepSeek落地全球第一大港
1340 閱讀京東外賣重點推廣39城
1295 閱讀國內首條無人機城際物流航線首航,1200公里續航會否沖擊貨運格局?
1304 閱讀即將年營收超3000億元、迎來8.66萬名新員工,這家物流巨頭面臨最大風險
1233 閱讀京東,為外賣騎手繳納五險一金!
1167 閱讀普洛斯中國2024年表現穩健強勁,卓越運營助力新經濟勢能攀升
1135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