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江湖就像是一座圍城,每天都有人選擇離開,每天也有人想要擠進來。
圍城之外,得益于電商普及和成熟,我國快遞業務量也隨之爆增——10年增長了30多倍。大好形勢下,快遞行業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入場。
圍墻之內,各大快遞品牌之間開啟了“打群架”的模式,目前已經打到了最殘酷的“淘汰賽”階段,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尤其是近年來,一線巨頭之間持久猛烈的價格戰之下,諸多堅守了多年的中小玩家都頂不住壓力,紛紛退場。
墻內墻外,進退之間,就遺留了一個頗為尷尬的難題:
無論是網點的進場還是退場,有多少網點選擇離開,就有多少設備有待處理。有多少網點悍然入場或擴大規模,就有多少設備亟需上線。
如果僅以此作為標準,就不難看出,快遞二手設備的回收再利用已經成為了行業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這一部分市場卻不常被人所注意,行業內更是缺少專業服務機構。
基于此,老鬼今天要聊的,就是關于快遞設備二手市場引申出的一個行業新話題,并借此介紹一位“快遞”老兵,深度剖析他的運營模式之后,老鐵們或許可以從中獲得一些接地氣的參考,深入了解這個略顯復雜的市場。
1
快遞二手設備,陷入“死循環”
任何設備,都可以從兩方面去衡量,一個是性能或者實用性,另一個則是價格。
首先,我們得先說清楚:二手設備無關貴賤、新舊,都有一定的價值,關鍵在于如何利用。
對于深諳快遞經營的網點老板而言,選擇任何一款設備的初衷,并不在于設備的新舊,而在于是否能夠提高裝卸搬運效率和降低員工勞動強度。更何況正處于行業“洗牌期”,不少快遞設備還沒有達到使用年限就面臨被處理的局面,這些設備只要部分易損件更換維修后,無論是運作的性能還是無故障運行的穩定性,完全可以滿足日常網點經營所需。
其次,無論怎么切入,快遞二手設備回收本質上仍是便宜進貨,加價賣給下家,中間賺取差價。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訴求,自然也是有人歡喜,有人憂。
目前的二手設備主要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完好可用的設備,二手設備中間商直接買來再轉賣;另一種是二手中間商買來舊設備進行翻修。不管哪種設備其銷售價格一般為新設備價格的30%~50%。
上述特點,對買賣雙方網點來說都有很強的正面效應,可謂一舉兩得:
1.對于在剛起步階段,資金投入大又不斷需要擴大產能的網點(購買方)而言,購買二手設備既節約了成本,也可以快速投入使用,省時省力,無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2.二手設備回收不僅為出售設備的網點提供了便捷高效的處置渠道,也可以直接減輕其設備處理壓力(很多設備都做報廢處理),增加收入減少網點虧損,進而讓設備能夠進入回收再利用的循環通道中,實現資源再利用。
綜上來看,快遞二手設備回收無疑是一門不錯的生意,但一個難以回避的尷尬現實是:優勢盡管明顯,痛點也很突出。
目前快遞網點之間的設備回收再利用,很多都是網點之間通過熟人關系或轉介紹等形式開展,想必不少快遞人的朋友圈會看到類似二手設備出售或求購某設備的消息。
除了買賣雙方存在交易信息不通暢外,當下的快遞二手設備市場分散度高、產業鏈條短、并存在現實的經濟收益問題,仍未建立起完善的回收再利用網絡,如同陷入“死循環”,讓身處產業鏈中的設備廠商、快遞企業總部乃至專業的設備回收公司也沒完全想好如何去挖這座金礦。
兩難之下,如何滿足出售方的設備處理訴求?又能幫助收購方找到合適的設備?如何讓兩方都能有比較滿意的結果?這一系列現實問題讓許多業內人士開始重新審視二手設備回收模式。比如已經在快遞行業打拼多年的“老兵”張中偉。
張中偉有18年的快遞從業經驗,擁有多年的快遞運營實戰經驗。2016年,他將創業方向瞄準快遞二手設備回收,計劃建立覆蓋全國縣級區域的快遞設備回收、售后維修服務體系,兼具二手回收和售賣的功能。
不過話說回來,作為行業的老兵,明知山有虎,張中偉為何偏向虎山行?
“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伴隨著快遞行業的發展,二手設備市場需求逐步增大;二是很原始,各個環節都痛,運費成本高,交易信息不通,價格不透明,運營成本高 ;三是快遞設備因為高使用率、高磨損造的特性造成設備使用過程中需要正常保養及損壞維修服務,從而需要在全國快遞網點間建立一個全覆蓋的售后網絡。”
在張中偉看來,快遞二手設備回收市場看似需求很大,但痛點也有很多,需要深挖,才能發現其中的價值。
2
快遞老兵,“變廢為寶”
了解快遞二手設備的現狀和痛點后,便能感受到快遞二手設備回收再利用,既是剛性需求,更是一筆雙贏的交易。
“以前賺錢的時候,大家都覺得新設備肯定比二手好,體面、漂亮,現在網點經營普遍困難,快遞設備投入動輒幾十萬乃至幾百萬對快遞網點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投入,經營壓力迫使網點老板觀念都在改變,要把錢花在刀刃上。”張中偉如此斷言道。
在他看來,快遞二手設備回收再利用模式或許可以為“薄利”競爭環境下的快遞網點提供非常好的降本增效機會。當然,再大的潛力也需要時間的沉積和正確的商業模式來解鎖與“變現”的。
同以往的熟人介紹這類簡單的交易場景不同,張中偉的整體思路是:
前期將回收設備品類定位于伸縮機、流水線、爬坡機、安檢機等價值較高、網點投入可以立竿見影產生經濟效益的設備,然后通過專業工作人員免費上門將設備回收,運輸至自己專業設備工廠維修翻新,再依托多年來的資源投入,通過大數據匹配、數字化管理等技術手段,找到合適的買方,并提供運輸、上門安裝、后期維修等鏈條式服務,完成二手設備資源的合理調配及管理,實現二手設備的回收再利用。
另外,考慮到收購方和求購方遍布全國的分散特點,張中偉在業務落地過程中選擇了兩條路徑:
一是解決回收問題。張中偉在全國七個大區開設直營公司,根據當地不同網點的需求狀況,具體對接設備回收業務,通過專業的評估,在價格公道的前提下,雙方共贏。
二是解決售賣問題。設備集中到專業設備翻新工廠之后,通過維修翻新,再根據買方的需求,確定好規劃設計方案后,提供相應的設備并上門服務,二次變現,增收增潤。
萬事開頭難,模式打通之后,剩下的問題就是,如何確保業務環節的落地。張中偉直言:“雖然快遞二手設備一直面臨著運營成本高企、盈利模式不明等諸多難題,但我們在這個垂直細分市場深耕多年,在設備的質檢、評估、維修等方面都很專業,而且我們可提供的設備品類和數量都很充足,能夠滿足不同賣家、買家的需求。”
正是基于此,未來,張中偉也將把業務范圍拓展至建立全品類的快遞二手設備交易平臺。此外,為進一步拓展業務,由他們團隊自主開發的快遞二手設備線上服務平臺近期也將上線,完成二手設備回收的線上線下服務體系,并進一步完善從產品到服務的各項標準。
當然,除了各取所需帶來的直觀優勢,誠信、公平、共贏的經營理念更具有長遠性。如張中偉所說,“我從事快遞行業也已經十八年,深知網點的經營困境,也能體會他們的痛點,而且在行業久了,也都深知誠信、務實的重要性,這也是那么多朋友都找我的緣由,誰能為用戶提供優質的服務,誰更能獲得信任,生意才能長久下去。”
的確,甭管是傳統交易,還是中間人交易,二手設備回收再利用的一切前提是要讓買賣雙方都能“有利可圖”。
身處快遞江湖,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想要跟
京東物流招標 | 2025年3月湖北京東大件物流宅配資源招標
1594 閱讀藏在26條全國兩會提案中的2025物流大機遇:自動駕駛、低空經濟、多式聯運、靈活就業、農產品物流、低碳……
1514 閱讀德邦股份2024年營收達403.79億元,與京東資源整合助推收入進一步增長
1342 閱讀普洛斯與Ares 52億美元交易完成,獨到模式又一次驗證價值
1166 閱讀政府工作報告劃2025物流發展重點
959 閱讀京東將招聘1萬名實習生,部分職位月入過萬
907 閱讀升職絕招?揭露物流職場潛規則
882 閱讀?京東物流2024年營收1828億元,營收、增速、凈利潤均超市場預期
736 閱讀極免2024年凈利潤1.1億美元,中國首次實現盈利
705 閱讀2025年京東物流廣西省合作伙伴招標
691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