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說在新風口下的社區團購是在搶占傳統線下零售小販的生意,不如說是傳統零售市場的一次蛻變,而物流服務模式便是成為這場蛻變的關鍵。社區團購若想走好新風口的路,便離不開物流這雙好“腿腳”。
冰火兩重天 兩極分化的社區團購
社區團購作為電商領域新模式,經歷了從一線到二線再向三四線城市發展的過程。早在2018年,以興盛優選、十薈團為代表的企業高調入場,融資頻繁程度甚至讓外界震驚。到了2020年疫情時期,社區團購更是得到快速發展,互聯網巨頭滴滴、美團、拼多多、阿里等紛紛入場,在優勝劣汰的市場規則洗禮下,部分企業也相繼退出歷史的舞臺。
留下的這一部分或是通過合并重組、或是升級事業部又或是以對外投資等方式,開始著重于圍繞社區、家庭消費場景,并以生鮮和日用快消為主,在消費的便利性和物流的快捷性等方面,依靠自身的大IP流量優勢,從實現次日達到當日達直至即時配送。這種物流服務模式的逐步提升和下沉市場的漸漸深入,似乎也成為消費者更樂于看到的互聯網消費新時尚,社區團購發展也就此迎來高光時刻。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以互聯網時代為主旋律的當下,任何一個行業的高速發展必然會帶來諸多競爭,社區團購同樣不例外,在新老玩家角逐進入到白熱化階段之時,行業亂象也就此頻出。
其實早在2020年12月,市場監管總局就聯合商務部召開規范社區團購秩序行政指導會,阿里、騰訊、京東、美團、拼多多、滴滴等6家互聯網平臺企業參加。規范社區團購經營行為,要求互聯網平臺企業嚴格遵守“九不得”。其中,第一條便是不得通過低價傾銷、價格串通、哄抬價格、價格欺詐等方式濫用自主定價權。然而不久后,2021年5月27日,市場監管總局對北京十薈科技有限公司不正當價格行為案做出行政處罰決定。對其不正當價格行為,罰款合計150萬元,責令當事人十薈團平臺江蘇區域停業整頓3日。
此外,隨著主打社區團購模式的新型電商平臺——“同程生活”運營主體公司蘇州鮮橙科技有限公司申請破產重整,以及近期傳出的老牌社區團購平臺食享會的慘淡結局來看,不得不讓業界忍不住重新回看,社區團購到底怎么了?
物流能否成為“特效藥”
不可否認的是,在市場、模式、消費者、資本等諸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下,社區團購的未來一定會行穩致遠。但從目前來看,如鮮橙科技因“供應商被拖欠貨款”暴雷;十薈團因不正當價格行為被罰;食享會則是因為“巨頭封殺了前進的道路”而出局。然而在筆者看來,這些平臺掉隊的主要原因還是由于其自身管理和運營不當所導致。
縱觀整個行業,不管是鮮橙科技、十薈團還是食享會,其實并不能代表整個社區團購的發展方向。因為不論是“拖欠貨款”問題,還是價格行為,或是巨頭的“擠壓”,企業都應遵循市場規則的“法”,遵守有序參與競爭的“則”。這是企業在市場發展環境下最基本的生存法則,若違反就必須接受主管部門的懲罰,不適應就得被踢出局,并不屬于什么“疑難雜癥”。
在企業遵循市場法則的同等條件下,另辟蹊徑顯然成為了其長久發展的必經之路。那么,物流是否會是一劑“特效藥”呢?以興盛優選為例。2020年11月,美團優選、多多買菜和橙心優選相繼在長沙開城,興盛優選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巨頭碾壓”,并成功存活下來。其主要依靠的便是自身所搭建的物流供應鏈體系,主要以次日直達村莊的“城市/縣域中心倉—街道/鄉鎮站—社區/村落店”三級物流體系。
此外,美團優選、多多買菜、橙心優選等之所以能穩坐社區團購前幾把交椅,一定程度上主要依賴于其線下物流配送體系的積累。社區團購平臺普遍采用的是前置倉和網格倉兩種模式。其中,前置倉主要為用戶下單后由團長或指派配送人員送貨上門;而網格倉則是由用戶提前預訂,隔天到貨。整體來看,現階段大多數平臺所采用的是后者,其作用是可接受來自中心倉配送的商品。
再比如,申通通過孵化新一代的短鏈配送能力,轉變配送模式,滿足社區團購與C2M等業務的需求,不做貨源提供方、不做中間商。同時,申通也在試圖憑借自身的短鏈配送能力,來滿足其他社區團購平臺對這一方面的需求;而順豐旗下采用前置倉模式的豐伙臺則是依托快遞員做團長,并提供源頭直采、直接送貨到家的模式,將自身在物流領域的配送網絡應用到了這一領域。
通過做好“最后一公里”,縮短產品與消費者的距離,優化好配送線路,提升單趟運力效率,降低物流配送成本,這才是給消費者最好的實惠。物流雖不能左右社區團購自身發展的鏈條,但物流是社區團購實現到客戶手中的唯一方式。因此,撇開社區團購自身的運營和管理,提升物流體系和供應鏈管理水平,助力社區團購平臺打通供應鏈環節,提升供應鏈效率,讓消費者以更加實惠的價格買到更好的產品和服務,把物流體系做好,應當是社區團購最好的發展路徑之一。
商流和物流相互賦能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為了控制疫情傳播,“無接觸模式”成為人與人之間一種健康的“新型”接觸模式,無接觸配送也開始慢慢被人們所接受。比如線下超市按照網上訂單分揀包裝,進行“點對點”配送至社區門口指定區域,用戶自行取貨,有效降低了“送、取”環節。雖然該配送方式是一種被動選擇,但未來無接觸配送能否成為新時期社區團購的物流常態化服務模式,也尚未可知。此外,社區團購由于服務區域范圍較小,機器人配送也成為一種新概念逐步被小范圍應用。而這些,都將是社區團購不容錯過的新賽道、新機會。
如果說“無接觸”是著眼于未來,那么當下對于社區團購而言,市場監管部門不斷加大對互聯網平臺的監管力度,密切關注并嚴肅查處社區電商領域違反《價格法》《電子商務法》等法律法規,維護社區團購市場秩序,在規范市場的同時,對于社區團購來說,也是一個不得僭越的紅線。
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做,快遞企業在社區團購領域有著天然的優勢,對于社區團購而言,與快遞企業聯合,讓商流優勢和物流優勢相互賦能,或將為在物流方面不占優勢的社區團購平臺增添不少競爭砝碼。
最后不得不說的是,在配送工具方面,社區團購玩家也需要未雨綢繆。比如隨著國家對三輪、四輪電動車的嚴格管理,符合規定末端配送工具將會成為稀缺資源。到那時候,制約社區團購發展的就真的是物流本身了。(作者單位系滄州交通學院)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650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2354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2164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483 閱讀壹米滴答創始人楊興運出山,成立興滿物流
1465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452 閱讀2024中國儲能電池TOP10出爐
1354 閱讀傳化智聯集成DeepSeek,深化AI大模型物流場景應用
1338 閱讀在物流行業,AI技術會不會替代人?
1233 閱讀京東物流攜手奇瑞汽車打造中東最大汽車備件中心,覆蓋5大品牌數萬種汽車備件
1029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