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青渠是一位跨國貨車司機,他的工作內容是把各種小商品和鋼材等基建物資運出中國,也把東南亞的熱帶水果拉回國內。我們在超市里常見的“進口水果”中,背后凝結的正是張師傅這樣的跨國貨運司機們的汗水。
視頻:司機赴老撾拉貨 “車上放著斧頭才安心”
張青渠今年45歲,從二十年前跟著師傅跑青藏高原開始,他已經駕駛了三百多萬公里的路程。平時,張師傅主要跑東南亞和青藏高原。冬天,青藏地區冰天雪地,天氣冷,路況差,張師傅就跑東南亞;等到天氣暖和了,便重回高原。張青渠覺得自己的生活“像候鳥一樣吧。”
張師傅家住四川崇州,去年添了一個兒子。高興之余,張師傅也有了新的擔憂——畢竟和兒子年紀相差這么大,要養大孩子,還得多跑幾年。在張師傅剛剛開始跑車的年代,貨車司機這個職業意味著收入高,見識廣。“95年左右吧,我跑一趟能掙三千多塊,當時算是高收入群體了。現在經濟形勢變了,開的車變大了,油費也高了,跑車拉貨這行的利潤也走低了。”
元旦期間,成都下起了雪,張師傅在貨車上插鋼條,為裝貨做準備。這一趟,張師傅本來打算拉一帶一路的物資去老撾。誰知道,幾天也沒有等到合適的貨源,于是先運一車飲料去昆明,再從昆明找一帶一路物資去老撾。一般來講,從東南亞運回中國的貨主要是熱帶水果,從國內出口的主要是鋼材和一些東南亞地區緊缺的商品。
出發前,張師傅與妻子一同整理駕駛室。這是兒子出生后,他第一次跑國際長途。張師傅的車駛離物流基地,妻子抱著一歲左右的兒子跟了一段路程,“別的沒什么,我就是希望他能一路平平安安。”每次出發,妻子都提心吊膽。“上一次跑老撾正好是我懷孕的時候,收拾著就止不住哭了,小娃出生后必須照顧著,不是為了生活,真不希望他跑長途了。”
車行至半夜,張師傅下車檢查車況。跑車這么多年,險情遇過不少,最難忘的是1994年,自己和師傅拉貨跑藏區的經歷。“那時候,我二十出頭,開四米二的車,路況不好,跑趟西藏來回要一個半月。”張師傅回憶道,那次他們拉了十來噸貨,車壞在了唐古拉山海拔五千多米的地方,師傅下山去買配件,他在車上等了四天四夜。“那地方上不著天下不沾地啊。我連呼吸都困難,還沒有吃的。偶爾有幾臺車路過,我就向司機要點吃的。”張師傅說,那幾天晚上他想起家里人,就止不住掉眼淚。
休息時間,張師傅在車上吃飯。他開車這么多年一直小心翼翼,因為每一次疏忽都可能釀成大禍。有一次,車堵在路上,他下車去看前面堵了多長,車子竟然自己溜了起來,他趕緊和跟車的卡嫂(卡車司機妻子的俗稱)拿鏈條塞在車輪下,最終把車剎住。現在,張師傅出車很少會帶上妻子。
張師傅在服務區洗臉,清醒清醒頭腦。除了面臨天災,司機們還可能遭到打劫,張師傅在車上常年備著一把斧頭防身。他回憶,有一次跑草原,遇到幾塊大石頭堵路,他下車搬石頭,五、六個人圍過來要打劫。張師傅上車找到一根鐵棍,和劫匪對抗,“幸好交鋒的時候,石頭已經搬開,我最終還是逃脫了。”這么多年,治安也在改變,車匪路霸少了,“除了油耗子(偷油的人),其他基本沒啥要擔心的了。”張師傅說。
張師傅把飲料運到昆明后,打算在這里尋找需要運送到老撾的鋼材。等待間隙,張師傅去理了個頭發。張師傅喜歡拉一帶一路的物資,“這些年,國家變化很大,一帶一路上可拉的貨多了不少,國家也會報銷在國內的過路費——只需出示海關的手續。而且,這些物資通關也快,一般一天就能通關,而出口其他國家的貨得需兩三天時間。”
在昆明,張師傅用“貨車幫app”聯系各路貨主。很多貨車司機都是貸款買車,“吃飯的家伙”不能空置太久,對他們而言,等待意味著來自經濟上的壓力。張師傅早年跑車的時候,找貨需要靠關系。而現在,科技的發展讓供求雙方的信息更加透明。
東南亞國家經濟相對落后,基礎設施也比較差,路窄而險。張師傅喜歡老撾,他說像柬埔寨、緬甸這樣的地方太危險,隨時可能會發生搶劫和暴亂。危險的地方比安全的地方運價高,收入高,但張師傅很少去那些地方運貨,他寧愿少掙點錢,也要選擇安全,因為一家人都靠他吃飯。
貨車的后視鏡出了點問題,張師傅下車查看。他的朋友前幾年去緬甸運香蕉,在路上遇到暴亂,車窗被暴徒用槍打穿。老撾也不是絕對的安全,老撾有個“土匪山”,隨時有叛亂分子出沒。貨運司機們只敢白天走那段路,而且是幾輛中國貨車集結在一起后,組團通過,這樣可以互相照應,比較安全。
張師傅在車上休息,后車窗貼的佛像是他在老撾求的。土匪山地帶有80%都是高原山區,貨車司機們除了會面臨來自土匪的威脅,還面臨著塌方等自然危險,為了保證開車時注意力的集中,司機們都不敢熬夜,晚上一般11、12點的時候開始休息,為了趕路,第二天早上5、6點就啟程出發。
老撾,張師傅在路邊就餐。對張師傅而言,在東南亞跑車,最開心的事情是能夠吃上當地的美食,最大的擔憂是安全問題,在路上出了事也得不到相應的保險賠償。“有跨國貨運的保險,但在一些地方還是要買他們本地的保險。我們的車如果把他們的牛啊馬啊人撞著了,保險公司會保障他們的利益,不會管你的車。”
張師傅到達老撾的香蕉園,準備拉一車香蕉回國。卸貨的時候,張師傅一般就待在卸貨的工地上,晚上住在加油站。在老撾開大型加油站的,很多都是中國人,加油站會雇傭武裝執勤人員。
在老撾的時候,張師傅偶爾會去首都萬象放松自己。“去湄公河邊上,喝喝酒就很開心。” 他覺得,老撾的生活水平相當于中國的八十年代,在這里四塊錢就能買到不少東西。張師傅喜歡找一處有樹蔭的角落,喝著茶,唱著歌,這讓他覺得生活并不全是辛苦,還有叢林鳥叫和熱帶傍晚的涼風。
張師傅最近剛過生日,他的心愿是再干個三五年就退休。“我們都是靠自己在外面打拼,沒有養老保險啊,只能靠自己掙錢養活自己。”張師傅很喜歡老撾的藍天白云,他尋思著,等哪天有空了,能帶老婆和兒子一起領略這里的熱帶風光。
一年中的大部分時光,貨車司機們都在路上度過,遠離普通人的生活,是公路上的“隱士”。走進他們,你會發現他們有著強烈的表達欲和奇特的故事。故事背后,則是與我們一樣五味雜陳的生活。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223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240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202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2102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2010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448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294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319 閱讀2024中國儲能電池TOP10出爐
1200 閱讀安能物流2024年經調整利潤預增約62.8%,高質量增長領跑快運行業!
1089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