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近年來對物流的關注熱度持續不減,但仔細觀察發現,主要還是集中在快遞和快運這些能夠規范化、標準化復制的以網絡為核心競爭力的行業,真正能得到資本滋潤的更是行業中的個別領先企業。面對更廣泛的物流業中小企業,債權融資仍是重要的融資渠道。
物流企業的終端基礎設施、轉運中心等都需要大力建設,同時現代物流服務屬于智能型、管理型產業,現代化程度較高,需要投入巨額資金。
因此,從總體來看,物流企業的融資需求很大。而且深入行業內部會發現,公路物流不同細分行業的企業融資需求有很大差別:
第一,若干規模化快遞或物流公司資金實力雄厚,很多時候能夠獲得資本市場的直接融資。
同時作為合同物流業務,資金結算方式以合同的方式訂立,較為簡單,主營業務產生的現金流較多,產生資金回收問題較少,因而信貸需求基本能夠通過銀行信貸進行覆蓋。
第二,眾多小微的快遞、快運企業則由于激烈的市場競爭,存在通過為客戶代開證、代墊費用甚至購貨資金來爭取貨源的情況。
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物流金融專業委員會估算,物流業僅運費墊資一項,每年就存在約6000億元的融資需求,但其中只有不到5%是通過銀行貸款方式獲得的。
第三,近年迅速發展的無車承運人企業也很快收獲了資本的青睞,卻仍然需要大量資金來燒錢,以攫取更大的市場份額與少數規模化物流企業不同,小型民營快遞企業存在著融資難的問題。
由于企業經營設施以租賃為主,小型民營快遞企業的主要價值集中在品牌和網絡等無形資產,抵押物很少,無法向銀行進行抵押貸款。此外,由于民營快遞企業普遍規模較小,也無法取得銀行授信額度。
因此,銀行貸款的融資方式并不能與快遞行業對接,造成更大的融資難題。
而對于公路貨運行業這樣的資金密集型產業,資金是保障其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而缺錢,已成為這些物流企業發展最主要的制約因素之一。
面對特定市場競爭結構帶來的融資需求與供給的錯配,傳統信貸業務在艱難前進中摸索出了兩條路:物流供應鏈融資模式和物流銀行兩種模式。
這兩種業務模式的重點不同:前者專注于核心企業上下游企業,因為能夠實施監控貨品倉儲和運輸動向,以核心企業業務鏈條為抓手,便能最大限度內把控風險;
而后者則精心挑選合適的產業,對其精品業務授信,也能從源頭上控制風險,還能獲得較高的收益。
下面做個具體介紹:
1、銀行與物流合作
在供應鏈融資模式方面,目前開展規模最大也最早的是深圳發展銀行,此外上海浦發銀行、招商銀行、工商銀行、華夏銀行、興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以及交通銀行等也有開展
2、銀行+物流+電商
“互聯網+”在物流業早已不是一句空話,傳統供應鏈金融被互聯網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打破。
在互聯網時代,小微企業也同樣擁有自己的供應鏈,市場中心節點的概念越來越模糊,每個客戶都是出發點,都存在上下游。
電子商務、物流企業憑借信息、技術和渠道優勢,依托自身強大的電子商務交易和物流配送平臺,與商業銀行開展越來越緊密的合作,共同為客戶提供全流程、一體化的服務,即“銀行+物流+電商”的新型線上供應鏈金融模式。
“京東服務+”洗衣中央工廠招商、3C上門安裝/維修招商
2906 閱讀嘉誠國際發布2024年年報:營收13.5億元,歸母凈利潤為2.05億元
2662 閱讀深圳擬擴大試點物流、環衛功能型無人車運營,加速產業規模化進程(附編制說明等下載)
2622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收購,9億美元交易值不值?
2247 閱讀即將年營收超3000億元、迎來8.66萬名新員工,這家物流巨頭面臨最大風險
1772 閱讀京東外賣重點推廣39城
1449 閱讀京東,為外賣騎手繳納五險一金!
1286 閱讀普洛斯中國2024年表現穩健強勁,卓越運營助力新經濟勢能攀升
1226 閱讀豐巢與菜鳥破壁合作 菜鳥寄件可選“到柜寄”默認順豐承運
1124 閱讀菜鳥出席世界郵政和快遞美洲會議,國際物流服務受全球市場認可
1112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