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前后,是兩個重要時段的轉換期。任何一輪大的技術革命,都將歷經約20-30年的新技術群落的“安裝期”,以及20-30年的新技術之社會經濟潛力迸發的“發展期”,也即“技術-經濟-社會”三大系統協調一致的“黃金年代”。而今,在“安裝期”逐步轉向“發展期”之際,未來可見的經濟形態是否已經萌芽,是值得所有人思考的問題。
過去幾千年,人類創造出一套碳基系統。人類通過對自然界的觀察、反復實驗迭代、科學的思維邏輯,推動了手工業直至工業革命的發生,石油、電力的發明深刻改變著世界,我們稱之為世界I。占卜、宗教是碳基系統形成的形而上的世界,我們稱之為世界II。
計算機的發明,悄悄開啟了一場“硅基革命”。計算機、互聯網、5G、IoT、AI都是基于“硅”的系統。硅基系統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正在逐步建立從宏觀到微觀、從分時到實時的數字鏡像。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技術清晰地表明了“硅基智慧”能夠更廣、更深、更快、更準確地挖掘數據鏡像的寶庫,能夠參與、指導人類對物質世界的改造,我們可以稱之為世界III。硅基智慧和人類精神世界的互動在未來也會發生,可以稱之為世界IV。
過去半個多世紀,數字經濟的迅速發展,解決了社會經濟中的“看不見”的問題。數據代表著人類對世界認識的廣度。全球90%的數據都是在過去的兩年間創造出來的。有人用過一個形象的比喻,假設大西洋的每一升海水代表一個字節的數據,那么整個大西洋能存儲的數據早在2010年就已經滿了。
但是,人類還遠遠沒有“看透”世界。新一輪以5G、AI、IoT、區塊鏈、數字孿生等為代表的智能技術,逐步揭開了數據蘊藏的巨大能量。AlphaGo依靠深度學習擊敗了人類圍棋世界冠軍,但是AlphaGo使用的戰略、戰術并不能被人類完全理解。
智能經濟就是對世界III的改造,是“數據+算法+算力”構成的決策系統,在人類和機器活動中,提供生產工具,配置資源,創造價值。5G、AI、IoT等新技術將是智能經濟的新生產力,離線成為一個歷史概念。5G、AI、IoT等技術高速迭代、交融,云智能、端智能推動“機器覺醒”。協同網絡是智能經濟的生產關系,協同網絡成為主要的生產組織方式,跨界融合成為新常態,實現供需“零錯配”。數字孿生是智能經濟運行的基本形態,物理世界的數字鏡像將從分時到實時、從宏觀到微觀,物理世界與數字孿生世界互聯、互通、互操作,產品將同時具備原子與比特的鏡像功能。
以5G為代表的新一代網絡技術、以無人車為代表的智能終端、以虛擬現實等為代表的創新應用浪潮紛至沓來。在未來3到5年內,新一輪三浪疊加必將到來,掀起新一輪新經濟的熱潮。麥肯錫預測,2025-2027年將是自動駕駛的拐點,此時將是自動駕駛與人力駕駛的經濟平價點。自動駕駛若能在中國落地生根,到2030年,自動駕駛將占到乘客總里程的約13%,到2040年將達到約66%。到2030年,自動駕駛乘用車將達到約800萬輛;到2040年,將達到約1350萬輛。根據華為的預測,2025年個人智能終端數量將達400億,個人智能助理普及率達90%,智能服務機器人將步入12%家庭,個人潛能將在終端感知、雙向交流和主動服務的支持下大幅釋放。人需要休息,但是機器智能永不離線。
人類聚居而生,標簽成為個體的首要特征。隨著智能經濟的出現,每個個體都將重新成為獨特的個體,成為組成這個世界的微粒。模糊化的職業、碎片化的時間、微粒化的需求,每個人都不再是一個標簽代表的群體。
萬物智能,將個體特征、時間、需求進一步切分,建立在個體基礎上的以平均值為判斷依據的科學規律,將會在浩瀚的數據面前失去價值,而針對每一個“單體”的個性化的分析和判斷,將成為社會發展的新趨勢。
智能經濟時代,個體實時的、個性化的、碎片化的需求,能夠被傳遞到生產端,計算能力的充裕可以讓這些具體的顆粒狀需求得到充分滿足,產業鏈再根據需求進行生產,實現精準的供需匹配。以圍巾為例,淘寶有數千款圍巾,可以按價格、款式、顏色、銷量、材質、產地、發貨地等條件進行篩選,對比成本極低,匹配精確度很高。
OECD指出,一個城市的人口規模每翻一倍,其生產力水平就會提升2%至5%。但是,企業擴大規模,創新、運行效率卻通常會下降。
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固化的企業部門組織使得跨部門協同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個體的協作意愿日益減弱。超級細致的分工,導致每個人只能夠參與價值鏈上的一個小環節,而對于能為企業、客戶創造什么價值沒有明確的感知。
打破部門邊界的“液態組織”將打破這一困境。液態組織的內部和外部邊界逐漸模糊,人財物“自由組合、自由流動”。組織成員處于創業狀態,隨時隨著組織目標的變化而變化。大量的商業流程被流動的數據所驅動,并在企業之間展開靈活組合,新的組織邊界也呈現為一種網狀交融的格局,企業組織由此將進一步走向開放化。
在智能設備快速普及的同時,數字孿生的世界也日漸清晰。數字孿生首先對物理對象各類數據進行集成,是物理對象的忠實映射。其次,數字孿生存在于物理對象的全生命周期,與其共同進化,并不斷積累相關知識。最后,數字孿生不僅對物理對象進行描述,而且能夠基于模型優化物理對象,最終實現對物理世界的改造。
數字孿生技術對物理世界的重建已經應用于許多領域。無論在制造、醫療、建筑等領域都在賽博世界探索建立起一套與物理空間實時聯動的運行體系,實現對制造流程、建筑結構、醫學實驗、城市管理等方面資源優化配置。基于“物理實體+ 數字孿生”的資源優化配置體系將成為數字化發展的終極模式。
根據麥肯錫的一項研究,20世紀70年代以前,市場需求平均預測準確率能達90%以上,到了80年代只有60%~80%,而到了90年代末21世紀初,進一步降低到40%~60%,即所生產出來的一半產品并不是消費者真正需要的,而與此同時,消費者真正想要的很多需求又沒有及時得到滿足。
瑪氏集團聯合天貓推出新品創新中心,利用大數據建立新品研發的全局仿真系統,幫助品牌分析消費者行為和市場上既有產品的特性、目標人群及價格區間,精準把握消費趨勢,推出了一款辣味巧克力。其概念測試、產品診斷都在線上針對目標客群完成。瑪氏集團撥出北京懷柔工廠的兩條生產線與新品創新中心共建柔性生產鏈,以小規模、多頻次的方式生產產品,在真實市場環境中通過試銷,測試產品表現,持續產品迭代最終從線上走到線下。
辣味巧克力是智能系統創造需求、創造新市場經濟的典型案例。萬物智能使得數字化研發、數字化營銷、數字化生產、數字化供應鏈等環節成為可能。更重要的是,原有市場經濟中信息瓶頸被打破緩解,“系統智能”與市場參與者全面、實時、準確互動,將海量混亂的信息提煉成商機,對接供給協同網絡,從而形成了智能化市場經濟。阿里巴巴打造的商業操作系統是新市場經濟的典型案例。賦能商家實現模式升級和運營方式升級、線上線下的一體協同、數據智能帶來的個性化消費的滿足,正在成為今天的新經濟時代的普遍現象。
智能經濟是新市場經濟的革命性力量,其最大的特點之一是精準匹配供需,創造新需求,改造新供給,釋放新一輪發展紅利。智能經濟將是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抓手,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展望未來,正如《解構與重組:開啟智能經濟》報告中所說:產品、個體、組織、產業、世界都將經歷從1到0的微粒化解構,智能化重組。未來十年,世界將經歷新的一輪解構和重組。
從倉儲規劃,看DeepSeek的實用性、局限性和突破之道
2580 閱讀中國物流集團或迎第五家上市公司,國家隊進一步釋放行業整合信號?
2290 閱讀一年凈賺超22億、投資海外倉導致凈利潤腰斬、苦苦等待重整……跨境電商巨頭們發展冰火兩重天
2192 閱讀DeepSeek對國內物流自動化及智能倉儲領域主要上市企業的經營數據及效率分析報告(之二)
1345 閱讀中通快運官宣啟動大票零擔業務?
1140 閱讀單月總貨量同比增長734.4%!獨家解讀順嘉國際貨站跨越式增長背后的效率密碼
1099 閱讀順豐同城宣布接入DeepSeek大模型
1057 閱讀暢想2.0 · AI重塑物流行業
1068 閱讀安得智聯正式接入DeepSeek-R1 滿血版!
1078 閱讀12,800字極致邏輯推導!Deepseek用窮舉法解決了物流網絡優化問題
1079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