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億件!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1月16日,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已超700億件,超過去年全年。近3個月,快遞業務量實現從500億件到600億件、再到700億件的連續躍升。
700億件快遞背后,是火爆的線上消費,是蘊含巨大消費潛力的中國超大規模市場。
數據顯示,今年“雙11”購物節,各大電商平臺活躍著近500萬商家、25萬個品牌,服務了數億消費者。
“快遞業高速增長,得益于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雙11’期間,各電商平臺的促銷活動帶動了快遞業務量顯著增長。”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研究室副主任楊達卿表示。據統計,11月1日至11日,快遞業共處理快件39.65億件,其中11月11日當天共處理快件6.75億件,同比增長26.2%,再創歷史新高。
700億件快遞背后,是高效的物流運輸,是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快遞網絡。
“零點30分付尾款,零點35分收貨,整個‘朋友圈’沒有比我更快的了吧!”11月11日零點35分,杭州市蕭山區寧圍街道的李先生很快就收到了自己“雙11”網購的第一個快遞。
提升快遞速度靠什么?靠數字化、智能化。今年,我國快遞業基本完成了包裹數字化,每一個包裹都有了“數字身份證”,可以全流程識別、追蹤、調撥。如今,全流程智慧物流正深刻改變著快遞業:在倉儲端,有智能機器人幫助人工揀貨;在干線運輸環節,有大數據工具計算運輸路線;在中轉環節,各快遞公司自動化流水線總長超過6000公里,自動化分揀設備從1層增加到4層,每小時可分揀7.6萬件包裹;在末端配送環節,無人車、無人機、智能驛站、智能穿戴設備等新技術日漸普及。
700億件快遞背后,還有全社會環保理念的提升,快遞包裝減量化、綠色化、可循環取得顯著成效。
“雙11”期間,中國傳媒大學西門快遞收發點旁,多了一個快遞包裝回收箱。“取完包裹,現場拆包驗貨,順手就把包裝放入回收箱。”中國傳媒大學學生陳悅表示。
使用可循環的中轉袋、包裝箱,對大量使用的膠帶進行“瘦身”,對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今年“雙11”,快遞業環保措施不少。截至目前,快遞業“瘦身膠帶”封裝比例達94.3%,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達68.5%,可循環中轉袋使用率達87.2%,全國已新增3.5萬個設置標準包裝回收箱的郵政快遞網點。
網購熱情持續走高,收寄包裹高效便捷……未來,快遞業還將躍上一個個新臺階。國家郵政局預測,今年全年我國快遞業務量有望超過800億件。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139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83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184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146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1962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940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793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77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399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256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