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著全球最成熟的到家渠道:電商+外賣+社區團購+新零售+便利店。上到可以管理農產品供應鏈,幫助農產品上行,完成農業數字化。下到能夠催生更多需要到家場景精準匹配的小品牌崛起。
2020年伴著疫情度過的那個春節,大家一定還記憶猶新。沒人敢隨便出門,沒人敢輕易聚會,但民以食為天,各大生鮮電商和買菜業務迎來了爆發期,訂單暴增。
社區電商就此機會大幅度完成了市場教育,各大資本也就此局面紛紛入場加碼。
經過各大互聯網巨頭的多年廝殺,國內市場的“處女地”屈指可數。想要尋找一個既有廣闊空間、又沒有經過充分競爭的新賽道談何容易。
目光回到滲透率尚不足5%的國內社區生鮮電商,這個領域還處于一個高度分散的狀態,并沒有形成寡頭市場。這正是所剩無幾的新零售空白品類。
2020年各大互聯網巨頭布局買菜業務,不論是滴滴、美團還是拼多多都在大手筆投入的搶占賽道。
5月底,滴滴專門打造的社區團購項目橙心優選在成都啟動試運營。6月開通,橙心優選正式上線。在11月3日滴滴全員會上,CEO程維首次談到橙心優選就表明了很大的決心:滴滴對橙心優選的投入不設上限,全力拿下市場第一名。
6月下旬,美團優選開始在濟南籌備,隨后高調宣布入場,并將社區電商定位為頭號創業項目。7月敲定高級副總裁陳亮作為美團優選最高負責人后,10月又將社區團購業務定為一級戰略項目。
從公開報道中可以看出,以往對砸錢極為謹慎的王興,對社區團購極為大方,不論是內部結構調整還是資源分配,幾乎是傾其所有為社區團購開“綠燈”。王興表態,社區電商“這場仗一定要打贏”。
7月,拼多多開始組建“多多買菜”首批團隊,砸10 億補貼入場。拼多多將其定為今年下半年的一級項目,拼多多創始人黃崢還為此首次上前線督察工作。
2020 Q3 業績全面超預期公布后,拼多多確立第二增長曲線:多多買菜。
9月中旬,阿里也宣布單獨成立盒馬優選事業部,正式進入社區電商賽道,由盒馬總裁侯毅直接負責。
各大互聯網巨頭、供應鏈巨頭紛紛布局買菜業務,未來到底屬于誰?或許,最終要看供應鏈管理和運營能力。
社區電商這么火,究竟是什么玩法?從各家的運營模式來看,最主流的玩家大概有四類:
第一類玩家
生鮮配送平臺,以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等為代表,為了提升線上的配送效率,企業或自己經營物流公司服務電商配送業務,或建立前置倉縮短配送距離和環節。
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玩家為了節約物流成本,開始推出“自提模式”。橙心優選正是采用"今日下單+次日送達+門店自提"的模式.
第二類玩家
生鮮超市+餐飲,以盒馬鮮生和永輝旗下的超級物種為代表,采用“線下門店+線上電商”的做法。
線下門店主要承載生鮮超市、餐飲體驗和前置倉的功能。
線上平臺可以將線下客戶引流到線上,通過門店的物流體系實現快速配送,給消費者更好的消費體驗。
第三類玩家
社區生鮮便利店的定位是滿足社區居民的生鮮購買需求。比如、中石化、百果園。
第四類玩家
互聯網+蔬菜供應商,采用互聯網技術優勢,把蔬菜企業、農產品基地、菜農吸納到平臺里實現買菜業務。
這類平臺以美團、拼多多為代表。
其中美團優選組織能力強,不求低價更重視對組織培養和業務運營、下沉更廣。多多買菜與現有業務在貨源用戶群兩大重疊環節,助力爆品低價特性。
其中,第四類玩家以用戶數量、流量、社交基因、供應鏈優勢等因素幫助蔬菜供應鏈企業解決“產品銷售”難題,這種輕資產運營模式逐漸被互聯網平臺效仿并接納。
相比于農產品起家的拼多多,美團顯得壓力更大一些。團購生鮮的貨源來自本地一級批發市場,基本上國內都這樣,水果零售業頭牌也做不到完全自有供應鏈。
決定比賽勝負的關鍵是供應鏈,而社區電商的品控能力需要平臺長時間的沉淀,砸錢也難說買到。
“本來美團的壓力是80分,拼多多進來變90分。”一位拼多多員工的評論,被頂上美團員工吐槽貼的熱評第一。
以低價與補貼見長的拼多多,成為各家的重點防備對象。美團員工吐槽,價格上對標拼多多,商品質量卻以美團的品控標準為要求。
性價比是攻下下沉市場至關重要的一點,而社區團購本來就是毛巾里擠水的生意,利潤微薄。
且社區團購的模式很重,倉配與供應鏈都需要長期且大量的投入,即使是不差錢的巨頭,也試圖在每個環節上做文章,以節省成本。
從拼多多本月12號發布的2020Q3業績看到,公司收入達到了142.10億元,同比增長89.1%,歸屬凈利潤為4.66億,單個季度首次實現盈利,全面超出市場預期。
從經營層面看,一家企業的主營業務達到一定規模后,必須拓展邊界,尋找新的增長。
多多買菜對應的社區團購市場在中低線城市尤其農村城市需求旺盛,疫情后線上滲透的加速催化了社區團購推廣的進程。
2018年,拼多多投入100 億元營銷資源協助 500 個產地的農產品賣向全國。
2019年,拼多多賣推出“多多農園”開啟“拼農貨”升級版。2020年,多多買菜上升到該公司戰略方向地位。
據統計,2018年拼多多平臺上農產品及農副產品訂單總額達653億元,較2017年同比增長233%,2019年農產品上行規模突破1300億元。2020年成交規模預計可達2500億元。
先不談社會價值和企業責任與愿景,拼多多為什么要做農產品?
在拼多多副總裁陳秋的訪談中我們看到,農產品這個品類雖然客單價低,但是它是一個民生類的剛需、高頻品類。
拼多多創始人黃崢留學時學的是數據挖掘,他在美國看到大農場耕作和我國的農業生產流通差別那么大,于是就專門去研究大農場運作模式。
他一直在思考,怎么通過中國發達的互聯網把農業做起來?他在企業內部提到的農業概念和措施,很多都已經實現。
同時,拼多多CEO陳磊主導的拼多多農貿智能系統的開發和應用,也幫助低客單價的農產品有了充足的流通和匹配度。
傳統電商流量費貴,很難把流量導給農產品,但拼多多模式,讓農民自己架臺電腦開店,沒有入場費和流量費。用戶的需求大量聚集,倒逼供應鏈的不斷優化。
消費者對產品的要求越來越高,商戶的農產品質量就越來越好。拼多多通過新的利益分配機制加強了對農產品源頭的把控,逐漸建立了農產品的標準。
拼多多在農產品領域的護城河優勢非常明顯,內部總結叫作農地云拼模式。即把原來極度分散的中國農業生產與農產品需求在線上進行整合,為推動農業現代化打基礎。
中國的土地分散,邊遠地區農戶就兩三畝地,種植的現代化水平低,定價權在收貨商,農戶成為流通體系里的最底端環節。
農戶是生產力與生產資料的提供者,按道理應該占全產業鏈利益的大頭,但其實不是。一個種咖啡豆的農戶,賣豆種了一百塊,可能只收到幾塊錢。
目前農產品流通主要靠線下市場,線上市場也就占5個點左右。拼多多的農產品流通規模現在一年才兩千多億,較中國整體的農產品流通規模只占1%左右,未來潛力特別大。
拼多多通過多多農園嘗試數字化農業,把算法、大數據跟農業生產進行結合,中國地大物博,每個地區的氣候條件不一樣,水文環境不一樣,植物的培育過程也不一樣,這就意味著需要一個特別長的數據積累過程。
今年整體的趨勢是,購買農產品的用戶規模越來越大,購買頻次越來越高,拼多多最大的優勢是培養了巨量農產品活躍買家,農產品的高復購率,使得規模持續擴大,也帶動了訂單量的增長。
很多商家原本沒有深入土地去好好經營,現在在經銷商的下沉到種植環節,跟合作社里合作的農戶,標準化程度越來越高,品質越來越好,優質產品的貨源比例不斷增加。
社區生鮮之爭最終是數據、流量、供應鏈之爭,拼多多由于其在農產品方面的優勢以及巨大的低線用戶流量,其在數據、流量和農產品供應鏈方面有先天優勢。
拼多多的農貿智能處理系統,集齊了全國所有產區的產品品類(不限于農產品)、成熟周期、上行規模、區域物流情況、到各地需要時間等等信息,通過系統運算,每個產區的農產品到成熟期就精準匹配到用戶。
流通環節的完善,意味著更要深入生產環節,這意味著要完全進入農業現代化領域,不僅要提升農業數字化水平,還要找到低成本、可復制、易推廣的解決方案。
拼多多試圖在小農分散化作業的基礎上,通過云端匹配需求和供給。實現不同于西方路徑,但又能集約化發展的自創路徑。
新一輪的買菜大戰中,我們可以看出,企業和資本最不愿意錯過的其實是未來巨大的某個成長空間。滴滴、美團、拼多多身為體量龐大的新晉巨頭,持續投入并不難。難在如何押注戰略方向,描繪清楚野蠻戰爭之后的增長動力曲線。
凡是過往,皆是序章。滴滴需要開辟新賽道提振估值,美團試圖拿下另一個高頻需求,同時侵入下沉市場,拼多多在提升農業數字化水平上保持深耕,同時不忘保持優化和鞏固下沉市場基本盤。
這回的社區買菜的戰役,可能比之前的千團大戰、共享單車,打車軟件更激烈、更持久。
中郵無人機(北京)有限公司揭牌
2146 閱讀智能倉儲企業“智世機器人”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1578 閱讀聊聊2025年物流企業如何做營銷規劃
1527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整合重組,四千多名員工將何去何從?
1445 閱讀物流供應鏈領域“吸金”不力,但能給投融資事件頒幾個獎
937 閱讀極兔速遞2024年第四季度包裹量增長32.5% 全球日均單量超8000萬件
951 閱讀京東緊急馳援西藏震區,首批救援物資已由專車送出
955 閱讀2024LOG供應鏈物流?突破創新獎候選案例——準時達國際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861 閱讀仿生學:蜂巢帶給供應鏈管理的啟示
843 閱讀人民日報“晚安短信計劃”關注電商西進:拼多多新農人傳遞溫暖
877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