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物流麻將胡
來源 | 物流沙龍
據CB InSights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供應鏈和物流科技行業預測投融資交易量315筆,交易金額5289億美元,相比上一年增長一倍多。很明顯,物流科技已是風口。
而在物流行業,我們能清晰地感受到傳統與現代的沖擊,譬如小專線門面前貨物的臟亂差和京東、阿里研究院(事業部)機器儀器的高大上氛圍形成鮮明的對比。在這其中,物流無人技術正在悄悄突圍運、倉、配,預想某一天早晨,你睜開惺忪的雙眼,世界變了……
運輸無人貨車、貨運無人機、無人駕駛高速列車
無人貨車
前段時間,京東無人貨車亮相了,據悉,這是國內電商及物流領域首次推出無人貨車產品。通過結合“無人駕駛功能”+ “感知系統” + “新能源”等前沿技術武裝的全新智能產品。
據悉,京東與上汽大通合作的EV80無人輕型貨車,通過搭載的雷達、傳感器、高精地圖及定位系統,在行進過程中,即使是150米外的障礙物也可以被提前探知,并且有足夠的時間重新進行道路規劃與障礙規避;當遇到信號燈時,前視攝像頭可以準確感知,保障無人貨車安全有序的平穩前行。
除此之外、還有實現主動換道、避障、車位識別、自主泊車等諸多功能。
劉強東曾說過,京東正在發展的無人卡車并不是強調它自動駕駛的目的,最主要的,它是一個移動的配送站,無人卡車大量的信息會不斷釋放給配送體系。
據悉,已在指定路段完成寫實的京東無人貨車將在這個雙十一首次運營。
而早在2016年10月,Uber無人駕駛貨車便在美國完成了首次運輸 ,所載為50000罐冰百威啤酒,完成了100英里的自動行駛,平均速度為55英里每小時。
這輛無人駕駛貨車配備兩攝像機來進行車道檢測,一個激光雷達傳感器來創建一個三維的環境,兩個前置雷達傳感器來檢測道路上的障礙和其他車輛,還有一個GPS傳感器來幫助定位貨車的位置。
據了解,這是無人駕駛貨車首次運用于實際的商業運輸,而這次無人駕駛貨車正是屬于Uber2016年7月所收購的一家無人駕駛技術公司 Otto。
貨運無人機
就在這幾天(10月26日),全球首款大型貨運無人機橫空出世并首飛成功,飛行過程持續26分鐘。這款大型貨運無人機AT200,,全長11.84米、翼展12.8米、高4.04米,最大起飛重量3.4噸,是當前國內外民用無人機領域的“大家伙”。
此次京東無人倉,屬于上海亞洲一號整體規劃中的第三期項目,建筑面積40000平方米,物流中心主體由收貨、存儲、訂單揀選、包裝四個作業系統組成。
京東昆山無人分揀中心整體布局
存儲系統由8組穿梭車立庫系統組成,可同時存儲商品6萬箱。
立體存儲
在分揀場內,京東引進了3種不同型號的智能搬運機器人執行任務。
分揀機器人
運輸機器人
在5個場景內,京東分別使用了2D視覺識別、3D視覺識別、以及由視覺技術與紅外測距組成的2.5D視覺技術,為這些智能機器人安裝了“眼睛”實現了機器與環境的主動交互。
視覺檢驗
京東物流在無人倉的規劃中融入了低碳節能的理念,其在系統中應用了包裝材料的算法推薦,可以實現全自動體積適應性包裝,以緩解人工打包中出現的“小商品大包裝”或者“大商品小包裝”造成包裝過度或者紙箱破損的情況。
自動打包
目前無人倉投資規模大、回報周期長、改動成本高以及投入產出比并不高。因此不少人認為這只是個噱頭,但隨著中國的人力成本的快速上升,機器人與人工成本的臨界點將會出現,在未來,很多簡單重復性如搬運等物流工作崗位將面臨無人可用的局面,用機器人代替人已經成為行業共識。
并且,無人倉采用標準流程作業,在管理方面的難度相較于人員管理而言將大大降低。在10年內,倉庫全自動化一般不會實行,但程度會逐漸提高,無人倉是個必然趨勢。
配送無人配送車、無人機
此無人配送車、無人機都是針對末端配送環節,而無人機主要解決的是相對發達地區周邊的農村物流配送問題,而不是城市配送。
無人配送車
說到無人配送車,不少人可能已經想到了菜鳥小G:
它高1米左右,大概能裝10-20個包裹,小G用戶通過手機向小G發出服務需求,機器人與TMS(運輸管理系統)對接,規劃最優配送路徑,自動避障,將物品送到指定位置,用戶可通過電子掃描簽收。
另外,小G能自動乘坐電梯,到達指定樓層,并能自動識別出電梯中的擁擠動態。在手機端可以實時查看包裹的最新位置,通過射頻識別技術,跟蹤包裹的運行過程。
如今,小G二代也出來了,據悉,將很快走出阿里巴巴園區給消費者投遞包裹。
還有京東無人配送車,京東無人車是國內首輛無人配送車,體積較小,長寬高為1米、0.8米、0.6米。無人車可以對目的地進行自主路徑規劃,尋找最短路徑并規避擁堵路段。遇到十字路口,可以識別紅綠燈做出相應行駛決策。
據介紹,無人車行駛在非機動車道上,采用電能驅動,能自動避障,實時監控、位置查詢保證無人車和貨物自身的安全。自動行駛到目標建筑的指定位置后,它會通過京東APP、手機短信等方式通知用戶收貨;用戶到無人車前輸入提貨碼就可以打開貨倉,取走自己的包裹。
無人機
今年三月,電商巨頭亞馬遜在美國地區完成了首次無人機包裹快遞,成功運輸7罐防曬霜,總計重量為4磅(約合1.81Kg)。
而國內無人機,就要以順豐、京東為代表了。
高調者屬京東,劉強東曾在今年7月闡述了未來無人機的布局:將在四川建立185個無人機機場,建成后將實現24小時內送達中國的任何城市。此外,京東還將在陜西建設100個無人機機場。據悉,京東已經建成全球首個無人機調度中心,為無人機常態化做保障。
目前京東無人機運營調度中心使用的是載重10-15公斤,飛行半徑10-15公里的末端無人機。
10月10日,劉強東表示,京東的無人機已經可以單程飛躍240公里。不過,當前無人機配送成本比普通快遞員略高,但未來實現定型之后,配送成本有望下降40%-50%。
低調者便要屬順豐了,順豐已經推出多款無人機,比如四軸多旋翼機型、傾轉旋翼機型等,以覆蓋不同的送貨場景,這些無人機的最大有效載重在5-25公斤之間,最大載重飛行距離在15-100公里之間。目前已在無人機領域獲得了151項專利。
7月12日,一段大型無人機在水上起飛的視頻在網絡上瘋傳,經順豐方面確認,這是公司正在進行科研飛行的水陸兩棲無人機。放眼國際領域都很少見!
<iframe data-vidtype="2" allowfullscreen frame data-ratio="1.3529411764705883" data-w="368" data-src="https://v.qq.com/iframe/preview.html?v>
未來,順豐希望通過“大型有人運輸機+支線大型無人機+末端小型無人機”三段式空運網,實現36小時通達全國,即便在地形復雜或偏遠地區。(上文已提到的AT200貨運無人機,順豐作為研究參與方,此AT200將應用于中短途支線航空貨運物流市場。)
人們對“即時到達”的需求是無人機發展的強大動力。因此,國內蘇寧、郵政、中通等企業也在嘗試無人機派送場景。
未來幾年,無人機產業的前路依然困難重重,不過,一旦解決交付問題、建立了新的空域管理系統,并且技術上有進一步突破的話,無人機的應用場景將會越來越廣泛。
“無人物流”已經越來越接近我們的現實生活。可以這么說,各大企業之所以在“無人物流”方面動作頻頻,除了布局未來,很大程度上是在搶奪資本的注意力。毫無疑問,物流無人化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它融合了目前幾乎所有的熱點技術,不僅是吸引資本聚集和催生市值上漲的最好工具,也是物流業最佳的競爭手段之一。
作為物流非技術人員,我們是不是也應該提前“布局”呢?因為在一個恍惚間,一切都會大不同……
此文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物流沙龍立場
END
來源|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139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62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184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139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1955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933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716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63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392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256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