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帶來的SaaS行業加速發展不是可持續的,而是“階躍式”的。
1、疫情加速了我國產業數字化的進程,加快了SaaS行業發展,對于SaaS的推動是持續和積極的;
2、目前資本更加青睞存量的SaaS公司,新創業公司數量明顯變少,但仍有機會;
3、垂直行業型SaaS賽道更適合創業公司,它們需要適用中國市場,找到切實可行的發展路徑。
自疫情開始,業內人士對于產業進一步數字化以及SaaS行業的再次爆發一直充滿期待。
從早期的風口跌落之后,近幾年SaaS的發展一直不溫不火。消費互聯網Copy To China的策略在SaaS上并未奏效,國內尚未像美國市場一樣出現巨頭級別的SaaS公司,就連獨角獸企業也是寥寥無幾。甚至2018年之后還流行起“SaaS已死”的論調。
如今已過大半年時間,線上辦公的火爆和SaaS上市公司的業績爆發都印證了疫情對整個行業帶來的加速效應。
不過,疫情帶來的SaaS繁榮能否持續?什么樣的SaaS公司能在未來脫穎而出?億歐采訪了多位投資人和業內人士,試圖尋找以上關鍵問題的答案。
雖不似在線辦公軟件快速出圈,但由于零售、教育、地產等諸多產業因疫情原因加速了線上化和數字化的進程,SaaS公司順勢而起,實現了業績的爆發式增長。
比如,在線下實體店鋪銷售受到疫情沖擊的情況下,電商SaaS公司幫助實體店轉型至線上,因而需求激增。從上市SaaS公司的業績表現來看,中國有贊上半年SaaS業務的同比增速達到92.7%;微盟集團上半年在智慧零售業務方面的收入同比增長701%。
再比如,房地產行業扎堆“線上賣房”,給房企營銷SaaS公司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億歐了解到,房地產營銷SaaS公司思為科技疫情期間的銷售額同比增長近5倍,實現了業績的爆發。
元禾重元股權投資副總裁黃文輝告訴億歐,他關注的一些做視頻會議、企業級視頻直播的SaaS企業,在疫情期間獲客數量、合同收入都同比增長數倍。
疫情之下,線上化和數字化正在成為許多企業不得不為的求生之道。思為科技創始人兼CEO彭雙全引用房企旭輝集團總裁林峰的話指出:“營銷數字化不是先后的問題,而是Must的問題。”
在這種背景下,企業對于SaaS產品的整體需求得到了非常充分甚至是提前的釋放。鈦資本管理合伙人李驊告訴億歐,他了解到很多線下零售體的數字化進程被大大提升了,原來可能依然需要2-3年才能邁出的步子,如今被疫情推著2-3個月就要完成。
從這個角度上來看,李驊認為疫情帶來的SaaS行業加速發展不是可持續的,而是“階躍式”的,“就像催化劑一直存在也不能不斷地增加反應速度”。
黃文輝也認為,疫情期間業績增長數倍的SaaS企業,在疫情之后大概率很難維持過高的增速。
不過,有些改變將會是溫和而持久的。在他看來,疫情起到催化劑的作用,加速了客戶對SaaS的接受程度,客戶在使用過程中體驗到其便利性與創造的價值,從而培養了用戶習慣。
凡創資本高級投資經理高寧同樣秉持樂觀觀點,他告訴億歐,疫情對于SaaS行業的推動將是持續和積極的,一旦客戶感受到SaaS產品的便捷靈活、對效率的提升和對成本的降低,這種影響將是不可逆的。
從2018年開始,“SaaS走入深水區”、“SaaS已死”的聲音不斷在業內流傳。
根據IT桔子數據,我國每年新增的SaaS公司數從2015年頂峰的452家縮減到2019年的43家,這一數字僅相當于2008年的水平。2020年至今則僅有7家。
與此同時,企業服務還是目前市場上最熱門的賽道之一,無論是一級還是二級市場都非常看好。
看似矛盾的兩個現象,在黃文輝看來是市場競爭加劇之后的正常表現。
“一方面出現SaaS企業融資輪次逐漸后移的情形,另一方面新增SaaS企業數量有所縮減。這說明行業在逐步走向成熟,資本也逐漸恢復理性,他們將更多的‘糧草’分給了更能夠證明自己競爭力的企業。”
回顧SaaS在國內的發展,早期的創業集中于通用管理型SaaS,包括CRM(客戶關系管理)、ERP(企業資源計劃)、人力資源管理、企業流程管理等,普遍對標美國同類型的公司。在資本的助推下,SaaS一度站上風口,但一味燒錢看不到盈利、續約率低等問題導致SaaS公司最終成批倒下。
目前國外的SaaS龍頭企業Salesforce市值已經突破一萬億人民幣,超越了傳統軟件龍頭SAP和Oracle,被業內認為是SaaS模式的勝利。
但黃文輝告訴億歐,國內無論是通用型SaaS,還是行業垂直型SaaS,獨角獸都還很少,更難出現像Salesforce這樣的巨頭。而且純SaaS訂閱收入相對歐美龍頭來說相形見絀。國內純訂閱收入超過1億元的SaaS企業,并不多見。
在此背景下,目前國內的投資機構對被投SaaS企業的投資回報預期普遍偏保守,像在C端互聯網上動輒百倍千倍的回報不容易見到。
不過,新增企業數量減少,并不意味著后發的企業沒有機會。在李驊看來,即便非常優秀的SaaS公司的“真實SaaS收入”也還并不高,恰恰說明了先發的優勢并不明顯。對于新進入者,如果有更深刻的業務理解、更優秀的產品、更強的市場能力,完全可以“后來居上”。
此外,中國云計算產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底層基礎設施,帶動SaaS層的發展和普及。李驊感受到,從2017年開始整個to B服務的增長態勢優于之前,這為初創SaaS企業的崛起提供了很好的機遇。
黃文輝也持相同的觀點,他認為中國SaaS行業仍處于早期發展階段,客戶的上云意愿、訂閱制付費意愿仍在培育期。競爭格局距離“塵埃落定”還有很遠的一段路。
他告訴億歐,國內SaaS市場規模還在著產業數字化的推進不斷擴大,就連一些細分行業的SaaS龍頭企業對市場空間也無法做出準確估量,市場仍然在難以預料的增長當中。
以房地產營銷賽道為例,9年前思為科技入局時,行業的信息化和數字化程度相對較低。如今隨著房地產線上營銷的盛行,行業SaaS市場也實現了快速的增長。
雖然國內起步較早的SaaS公司尚未長成參天大樹,但在一些細分領域也已經“一個蘿卜一個坑”,對于后進入者來說都是某種限制。
黃文輝告訴億歐,通用型SaaS企業被巨頭把持的概率更大一些;行業垂直型SaaS需要比較多的know-how在里面,巨頭不容易玩得轉,是創業公司的機會所在。
不過,垂直行業型SaaS存在市場空間有限的弊端。不難發現,美國二級市場上規模較大的SaaS公司幾乎都是通用型。
針對這一問題,高寧認為,垂直行業型SaaS因為行業屬性,客戶粘性更高,整體銷售投入產出比更高,因此有望在二級市場獲得更高的估值,并不失為一條好的賽道。
“垂直行業型SaaS還可以通過軟件切入到后續的服務,比如交易和供應鏈服務,這也是一種增值的方式。目前大部分SaaS公司的營收,并不是靠純粹的軟件訂閱收入支撐。”
黃文輝表示:“通用型SaaS企業也可以通過技術優勢贏得市場。比如智能客服機器人賽道,有的企業可以利用深度學習技術,模擬真人處理客戶的問詢,這一點很好地滿足了電商企業的需求。”
高寧也發現,在常見的需求上,巨頭有流量優勢可以獲得大量客戶。但還有很多個性化的需求是其無法滿足的,比如專門針對教育行業的視頻和語音解決方案。這就是初創企業的機會。
賽道的選擇是一個方面,目前國內SaaS企業面臨的另一個難題是對于目標客戶群的定位,這直接決定其商業模式是否成立和各項經營指標的優劣。
具體來講,國內的大型B端客戶普遍要求定制化服務,這會提高SaaS公司的實施成本,拉低其盈利水平;而中小客戶雖然可以接受標準化的SaaS產品,但普遍尚未養成付費習慣,客單價低,缺少忠誠度。
這正是中國SaaS市場與發達國家市場的差異之所在。“所以企業的商業經營模式最好是混合模式,既能看到Salesforce、Shopify等國外巨頭的影子,又能充分尊重本土土壤的差異,找到在中國切實可行的路徑。”李驊表示。
接受億歐采訪的投資人普遍都青睞標準化程度比較高、交付實施輕、年費制訂閱收入占比較高、客戶續費率較高的公司。但要實現這一目標,SaaS公司的目標客戶群選擇面臨兩難。
彭雙全告訴億歐,思為科技目前的策略是“大型房企客戶定制化多一些,以滿足其內化的業務邏輯,同時參考大客戶的經驗打磨標準化方案,來覆蓋一些腰部和長尾的客戶”。他的目標是最終實現全面的產品標準化。這也是目前市場上比較被看好的策略之一。
李驊告訴億歐,他看好兩類SaaS企業。一類是從大型客戶的項目經驗中錘煉出復雜產品的輕量化,然后以訂閱方式下沉到腰部甚至長尾市場,實現梯級層層滲透,并逐步形成生態的體系。
另一類類似Salesforce,更多是輕量而剛需的產品。上半場可以在中小企業市場獲得快速增長和強大生命力,下半場可以轉戰大企業領域繼續收割,也實現從自營到生態的轉變。
他總結道,前者更“信息化流派”,后者更“互聯網流派”,兩者都有機會。這期間上半場營收和客戶數能否持續增長,上下半場切換是否順暢、有效,是重要的評估標準。
身處疫情當中,面臨生死存亡焦慮的企業不得不加快數字化的進程,SaaS行業發展的步伐也進一步提速。正如2003年的非典之于電商。
然而中國SaaS行業仍然在發展初期,企業的付費意愿和付費能力仍然遠低于發達國家市場。這決定了SaaS仍然是最“慢熱”的生意。
用李驊的話來說:“疫情只是一些調節因子,SaaS市場在波動中‘線性向前’。”
回到SaaS的商業初衷,提供有價值的產品給客戶,客戶愿意為產品價值買單,是永遠的價值規律。
中郵無人機(北京)有限公司揭牌
2636 閱讀智能倉儲企業“智世機器人”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2593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整合重組,四千多名員工將何去何從?
1991 閱讀2024最值錢的物流上市企業是誰?哪些物流企業被看好,哪些被看跌?
1499 閱讀地緣政治重塑下的全球供應鏈:轉型、挑戰與新秩序
1235 閱讀物流供應鏈領域“吸金”不力,但能給投融資事件頒幾個獎
1245 閱讀16連冠背后,日日順助力智家工廠物流降本增效
1022 閱讀1745億件,快遞業務量增速超預期
959 閱讀中遠海運回應被美國國防部列入“中國軍事企業”清單
959 閱讀扎根供應鏈創新25年,一家“耐力長跑型”企業的破局啟示
91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