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黔貨出山”工作的不斷深入推進,貴州省生鮮農產品冷鏈需求大幅提高。2017年以來,貴州省商務廳根據農產品產銷對接需求,推進農商互聯示范縣冷鏈體系建設。截至2018年底,全省累計投入冷鏈體系建設資金38億元,其中省級財政1億元,全省已建成冷庫有715座,冷庫容量121.85萬噸,比2016年的43萬噸增長了183.37%,實現省內88個縣全覆蓋,全省投運冷鏈運輸車輛1281輛,比2016年的409輛增長了213.20%。
交通區位好、產業基礎良好的500畝以上壩區生產配套設施基本齊備,保障能力相對較高。冷庫建設在生產基地的共386個總庫容34.89萬噸,分別占全省總數的53.99%和28.63%,單體庫容在100-1000噸之間。直接服務于壩區的農產品冷庫庫容和冷鏈運輸車輛,分別占全省冷庫總庫容的41.3%和37.8%。全省具有一定規模系統提供農產品冷鏈物流服務的相關企業仍然較少,僅有30余家,但發展迅速,部分企業加快物流業務與資產重組,組建了獨立核算的冷鏈物流公司。總體而言,直接服務于壩區的冷鏈物流企業尚未形成網絡化、標準化、規模化、集團化。
得益于冷鏈體系的不斷完善,貴州省農產品外銷率從2016年的10%提升至2019年的23.4%。外銷范圍從原來的本省擴大到沿海地區乃至國外。果蔬類冷鏈流通率提高到了8%,降低冷庫運營成本10%,實現全省9個市(州)冷鏈物流中心全覆蓋,有力加快了“黔貨出山”、“農貨進城”和“網貨下鄉”的進程。農產品通過冷庫收儲實現了錯峰銷售,提升了種植戶收益;農產品有流通中使用冷鏈,農產品的損壞率大幅下降;隨著產地型冷庫的覆蓋,推動農業產業向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方向發展,農產品質量和數量大幅提升。
貴州省冷鏈物流體系建設雖然發展很快,但500畝以上壩區冷鏈物流建設存在以下問題:
1、冷鏈物流設施薄弱,發展和分布不均衡。從量的角度看,貴州省僅有34.89萬噸冷庫,與500畝以上壩區需要差距巨大;從分布角度看,邊遠山區壩區的冷庫保有量很低,估計僅占全省冷庫總保有量的2%左右。冷庫多數建在城市、大型鄉鎮或萬畝大壩附近,按照我省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實際需求,冷庫不能輻射全部的500畝以上壩區,呈現城市冷庫多、農村冷庫少的現狀。
2、冷鏈物流體系建設缺乏統籌,各自為政。全省農產品冷鏈物流建設大多各自為政,缺乏省、市級層面的統籌與規劃,導致鄰市縣間同類型、同規模、同功能的重復建設,服務于一定范圍的大壩的冷鏈物流園沒有考慮其它壩區的冷鏈物流需要,要么功能“高大上”,要么功能過于集中。
3、冷庫庫容小、分散,沒有全程綜合化的冷鏈物流服務。冷庫庫容小、分散,設備智能化程度低,果品、蔬菜保存時間短,損失大的問題難以解決。現在冷鏈物流企業大多以中小企業為主,經營規模小,服務標準不統一,無法提供市場需求的全程綜合化的冷鏈物流服務。規模大的冷鏈物流企業(如貴州現代物流產業集團、遵鐵物流、貴州冷投)正在準備建設產地型冷庫,但由于大多剛進入農產品冷鏈行業,經驗不足,受資金、土地、政策等因素制約也沒形成區域化、連鎖化的服務網絡。
4、農產品冷鏈物流系統不完善。目前,大多數農產品物流各環節之間連接不暢,零散的社會冷鏈物流資源比較分散,冷鏈物流組織化程度低,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農產品冷鏈物流存在斷鏈現象。
5、壩區產地型冷庫利用率低,經濟效益不佳。過去由于我省農業產業分布較為零散,產品結構單一、單品量少,修建的產地型冷庫僅在農產品收成后的2-3個月使用,造成產地型冷庫庫容利用率低(旺季使用率達85%,一般時間為50%,淡約30%甚至更低),從全省來看,80%以上的產地型冷庫常年處于虧損狀態。
6、冷庫分布不均,沒有形成有效的冷鏈物流網絡。我省的冷庫分布不均,部分地區的冷庫數量較多且較為集中,而一些地區的冷庫就較為分散且數量較小。冷庫數量較多的地區主要在物流園區和城郊地區及區位條件好的壩區,而邊遠壩區沒有冷庫,沒有形成大、中、小庫容合理搭配的冷鏈物流網絡結構。
7、冷鏈經營缺乏協作,冷鏈企業運營水平低。已建成使用的冷庫多為企業自建自用,很少進行市場化運營,自己不用就空置,導致使用率不高,導致冷鏈物流成本高企。缺乏統籌與協調,受季節性的影響較大,冷鏈運輸空載率高,經營效率和效益不高。
8、冷鏈技術水平落后,信息化建設滯后。省內冷鏈企業技術水平較為落后,精準溫控技術未普及。信息化建設滯后,不能實現冷鏈全程監控管理,區域性冷鏈信息沒有完全打通。單個冷鏈項目大多沒有信息系統,已經建好的項目普遍沒有信息平臺,在建的和規劃的建設的項目沒有規劃建設全程溫控系統和溯源系統。
為加強冷鏈物流體系建設,促進500畝以上壩區產業結構調整,應做好以下“三強化,五建設”:
1、強化組織保障。建議成立壩區冷鏈物流工作小組,由縣委書記任組長,縣委、縣政府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縣商務局、農業局、財政局等有關部門為成員單位,統籌負責壩區農產品冷鏈物流項目建設指導協調、督促監管,確保項目的進度和質量。
2、強化政策保障。制定出臺市場準入、用地、融資、農業用電補貼、財政獎補、財政帖息貸款等多項扶持政策,強化對壩區農產品冷鏈物流建設的政策保障,通過項目撬動更多的社會資金、工商資本投入。鼓勵項目建設業主靈活經營,提高冷鏈設施設備的利用率,主動服務壩區及周邊農業產業發展。
3、強化資金支持。通過中央、省市級安排項目資金,整合涉農資金,包投入壩區農產品冷鏈物流建設。運用市場化辦法,綜合采取委托貸款、擔保貸款、參股、帖息等方式,引導工商資本、社會資金投入壩區農產品冷鏈物流建設。堅持以撬動社會資金投入為主,建立健全壩區社會化建設投入機制。注重物聯網和農產品監管平臺建設,完善管理制度,采取有償貯藏、租用等多種模式推動產地冷庫的共享共贏。
4、重點推進產供銷一體化冷鏈物流體系建設。加大500畝以上壩區冷庫建設,要重點支持服務壩區的中小型冷庫建設,形成大、中、小庫容合理搭配的冷庫布局。支持與冷庫相匹配的冷藏車的投入,重點支持第三方專業車隊的建設。在壩區集中的地區適當扶持市場型冷庫的建設,形成產供銷一體化冷鏈物流體系。
5、圍繞500畝以上壩區推進市場型和產地型冷庫建設。為了促進500畝以上壩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除了要建設產地型冷庫之外,還需要在交通區位良好、產業基礎好的壩區建設市場型冷鏈物流系統。市場型冷鏈物流系統建設需要發揮貴州現代物流產業集團、貴州冷投、遵鐵物流等國有大型企業的龍頭帶動作用,加大綠色產業發展基金在市場型冷庫的投入力度,產地型冷庫建設需要發揮縣級平臺公司作用,多渠道籌集資金,多層次建設產地型冷庫,逐步滿足500畝以上壩區農產品冷鏈物流需求。
6、統籌規劃,全面布局,鼓勵多元化冷庫建設。以信息網絡為中樞,對各壩區多元化冷鏈體系建設及運營進行統籌,超前規劃,分期建設,逐步推進,對樞紐型、節點型的冷鏈物流中心應做到適度超前,業務創新,對邊遠壩區應通盤考慮,以縣平臺公司統一安排,多元投資,分級建設。多元化冷鏈建設要做到“三結合”:產地型與市場型結合、固定式與移動式結合、預冷與保鮮結合。
7、積極推進壩區農產品冷鏈物流供應鏈建設。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供應鏈與互聯網、物聯網深度融合為路徑,以信息化、標準化、信用體系建設和人才培養為支撐,以特色示范樣板壩區為主導,創新發展壩區農產品冷鏈物流供應鏈新理念、新技術、新模式,大力培育新型供應鏈服務企業,推動建立以壩區為主導的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拓展金融服務、研發設計等功能,提供采購執行、物流服務、分銷執行、融資結算、商檢報關等一體化服務。
8、推進與壩區產銷對接的終端冷鏈物流建設。加強與壩區產銷對接的終端冷鏈物流建設,鼓勵大中型果蔬批發市場、連鎖生鮮超市、電商物流企業加快冷鏈設施建設,重點加強預冷、分級、包裝等商品化處理和冷藏儲存環節建設;完善主要銷售終端區果蔬冷鏈貯藏、城市配送設施建設;大力發展冷藏運輸,逐步提高果蔬產品冷藏運輸能力;發展具有集中采購、跨區域配送能力的現代化果蔬配送中心。
作者簡介:王茂春,貴州大學管理學院教授,貴州省智慧物流研究院副院長。研究方向:物流與供應鏈、農產品電子商務。
2024LOG供應鏈物流 突破創新獎候選案例——上海歐力德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4882 閱讀2024LOG供應鏈物流?突破創新獎候選案例——科捷供應鏈有限公司
3182 閱讀2024LOG供應鏈物流?突破創新獎候選案例——中外運物流有限公司
2751 閱讀2024LOG供應鏈物流 突破創新獎候選案例——安得智聯供應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463 閱讀順豐、德邦發布春節服務公告:將加收資源調節費
2152 閱讀中郵無人機(北京)有限公司揭牌
2139 閱讀剛上市就大跌,航空物流巨無霸市值已縮水211億
1829 閱讀2024LOG供應鏈物流 突破創新獎候選案例——京東物流
1776 閱讀2024LOG供應鏈物流?突破創新獎候選案例——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終端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
1584 閱讀2024年低碳供應鏈&物流十大事件
153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