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各大巨頭在快遞江湖慘烈撕殺之時,后院忽然起火!
時間拉回至一個月前。北京時間6月5日晚間,達達快送所屬的達達集團成功登陸納斯達克,成為赴美上市的“即時零售第一股”,同時也成為眾包物流和即時配送的第一股。截至7月9日,達達一個月時間暴漲103%,市值高達504億人民幣。
消息一出,不少業內人驚呼:“達達”這把火燒得太快了,快得讓人措手不及!僅成立6年時間,達達市值就已達504億元,遠超同在美股的百世集團,也高于國內A股的圓通、申通和德邦。
打敗你的不一定是同行,而是跨界。不管你承認與否,起碼在同城業務方面,快遞巨頭們日夜擔心的“狼”似乎真的來了,他們的糧倉或將遭遇打劫,來不及應對變革的快遞企業,也將遭遇前所未有的劫數。
此前,老鬼曾在分析快遞行業重回高增長的整體表現中,發現了一個“反常態”的現象——同城快遞的業務增速始終處于低迷狀,甚至出現負增長。
根據國家郵政局發布的《2019年郵政行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9年同城快遞業務出現小幅下降:實現業務收入751.8億元,同比下降16.9%。全年同城快遞業務量完成110.4億件,同比下降3.3%。
縱觀整個2019年的快遞行業,唯有同城快遞增速為負,量、收“雙降”。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異地快遞和國際/港澳臺快遞,無論是業務量和業務收入均有較大幅度的提升。
據老鬼了解,這應該是自2009年快遞納入行業統計范圍,10年來同城快遞首次出現“全年負增長”的局面。
進入2020年,同城快遞“負增長”的低迷表現依然未能得到有效扭轉。根據國家郵政局發布的月度數據,老鬼梳理了今年前5個月同城快遞的表現,具體如下圖:
受疫情影響,今年1-3月份整個快遞大盤的表現都不好,1-2月同比甚至是負增長,直到3月才“有所好轉”。基于“疫情”這個因素,同城快遞一季度表現低迷也可以說是情有可原。
但從4月份起,隨著復工復產節奏的加快,整個快遞大盤開始進入超30%以上的高增長模式,而同城快遞的依舊表現低迷,即便有一定的復蘇,同比增速也僅為個位數。
問題來了:整個快遞大盤的表現振奮人心,作為三大業務分支之一的同城快遞卻萎靡不振,背后都藏著哪些秘密?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又是什么?
我們先來看一下圍繞“同城業務”的一組時間線和創業現象——
2009年4月,餓了么外賣正式成立;
2010年3月,美團網正式成立;同年11月,正式上線外賣業務;
2011年,國內第一家眾包物流平臺——人人快遞正式成立;
2014年3月,聚焦同城即時配的閃送正式成立;5月,百度外賣上線;6月,另一家眾包物流平臺達達成立;
2015年4月,UU跑腿正式上線;6月,點我達上線接單;
以上述時間線為參照,我們再來看一下2009-2019這11年期間同城快遞業務量的一個變化和走勢。如圖:
從上面這個匯總可以清晰的看出四個區段——
2009-2013年:超高速增長,曲線向上,年復合增長率超50%;
2014-2016年:高速穩定增長,考慮到基數越來越大,35%以上年復合增長率仍然十分可觀;
2017-2018年:增速趨緩,呈下降態勢;
2019年至以后:出現負增長,陷入低迷。
結合這兩條主線,老鬼又做了一張“合成圖”來比對——
通過比對可以看出:最近十年間,同城快遞的業務走勢與眾包物流、即時配送(含外賣)的創立、成長、爆發和崛起密切相關。
前五年,同城快遞的大爆發,直接催生了這些新業態的萌芽,吸引了眾多的創業者甚至巨頭公司入局;后五年,同城快遞增速平穩趨緩的另一面,則是新業態的強勢崛起和全面社會化。
再劃個重點:這些新業態和新模式(外賣配送、眾包物流、即時配送)的市場主體,有相當一部分并不在國家郵政局的監管范疇,相應的數據也還沒有納入國家郵政局的統計。
至此,老鬼想要說的結論也來了——
國家郵政局公布的2019年同城快遞業務量增速為負,是傳統快遞業務的真實呈現,說明傳統快遞公司在該領域的業務和市場份額確實在萎縮。而這種“萎縮”的背后,是來自新業態下新市場主體的瘋狂搶食。
換言之,傳統快遞公司在同城業務方面幾乎已經沒有優勢可言,點對點直送、分鐘級配送、1小時達等新模式帶來的市場沖擊和影響越來越明顯。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從來不會等待任何人。你不改變,總有人逼你改變!
站在更大的視角看,以“達達”為代表的新業態和新模式正一步步跨界“搶食”同城快遞這塊大蛋糕,對傳統快遞的反噬也會越來越明顯,雙方的戰爭正在打響。
以美團配送為例,根據其2019年5月官宣品牌獨立時公布的數據:美團配送在全國已發展近萬家配送站點、前置倉實體網絡,服務于全國360多萬商家和4億多用戶,覆蓋2800余座市縣,日活躍配送騎手超過60萬人。
另有機構調查數據顯示,2018年在美團外賣平臺上獲得收入的騎手,數量就達到了270萬。
以此來推算,目前美團平臺上能夠直接承接業務,隨時可用來調度的活躍騎手和“準騎手”,保守估計也有300萬之眾。
坐擁300萬“能打”的騎手,美團配送的“運力輸出”動作也越發頻發。借用美團高級副總裁兼到家事業群總裁王莆中的話:
希望將美團的配送網絡在各行業更好的延伸,開放給更多客戶使用。配送網絡的延伸和開放,絕不僅僅是人力資源的復用,而是要針對不同行業的需求,設計不同的履約產品,升級配送調度系統,完善配送基礎設施,進一步建設更柔性的配送網絡。
2019年7月29日,美團創始人王興在微博上表示:九年多過去了,慶祝美團外賣突破一天3000萬單。
(2019年下半年)日均3000萬單,從體量上來講僅次于中通快遞;但從處理效率上來看,可以說是無出其右者。
可以肯定,隨著外延的持續擴大,“萬物皆可送”的美團以及日益壯大且獲得了資本支持的即時配送和眾包物流們(比如達達),接下來與快遞的交集也會越來越大。在這個過程中,新勢力與老玩家的沖突不可避免。
對快遞公司而言,這確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近年來,隨著新零售的崛起和演變,商流的形態也在發生改變,由此必然會在物流層面帶來深層次,甚至是顛覆性的變革。
比如,隨著本地生活類電商的成熟,尤其是配套的供應鏈體系的完善,商品“本地發”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消費者“即需即用”的場景也會越來越多。
潮水涌動之始,敏銳的“資本”嗅到了氣味。被統稱為“新物流”的行業迎來三次標志性的整合事件:2016年4月,達達與京東到家合并;2017年8月,餓了么收購百度外賣;2018年4月,阿里豪擲95億美元全資吞下餓了么。
到了2019年,美團配送作為獨立品牌正式發布,全面開放;之后不久餓了么蜂鳥配送也升級為“蜂鳥即配”,與美團正面剛,爭奪分鐘級配送市場。
在這種大勢之,一波又一波的新玩家入場,即時配送的需求被徹底引燃和激發。同時,也給快遞江湖帶來了復雜的變局。
或許正是預感到了上述這種變化,快遞公司和電商平臺也開始嘗試進軍同城配送,雖然手段和途徑不一樣,但針對的市場都是同一塊蛋糕。
不知道老鐵們有沒有注意到,今年618大促期,同城物流(快遞)圈特別熱鬧:
先是順豐同城急送高調啟動“百城計劃”,以10億元真金百銀補貼用戶和騎士;
之后“菜鳥直送”橫空出世,意欲整合丹鳥、點我送和藍豚三大團隊,全面升級和加碼同城零售與配送之爭;
沒過幾天,美團就上線了“快遞發貨”的新業務,在供給短缺的地區,頁面會顯示快遞發全國的門店。扎根本地生活的美團,向線上實物電商平臺踏出了一大步,逐漸挺入阿里腹地;
就連鮮有曝光、始終低調潛行的韻達同城也意外地官宣了一個新產品——同城幫取送,5公里以內,1小時搞定;
……
綜合上述邏輯,你就會理解為什么“流血上市”的達達集團市值會一路飆升,甚至將國內不少快遞巨頭遠遠甩在身后;也就會明白為什么“美團們”會不斷擴充自己的運力邊界,頻繁上線多種新物流業務。
你方唱罷我登場,明爭暗斗層出不窮。
老鬼之前的文章曾有提到過,今年快遞江湖的局勢異常復雜,各種力量暗戰不斷:拼多多“攪局”,阿里“做局”,小米“入局”,騰訊“謀局”,美團“破局”…快遞江湖的爭斗,早已脫離快遞的范疇。
未雨綢繆方能臨危不亂。對快遞公司來講,上一個“黃金十年”的電商紅利已經分食殆盡,下一個“黃金十年”肯定還會來,但能不能持續分享紅利,僅從各方目前的動作來看,還是要打一個問號。
熱鬧之下,危機和困境暗藏。還應該留一個問號:跨界“搶食”不是救星,而是一門高深的學問。面對快遞巨頭的“反擊戰”,”達達們”的生意會像之前一樣火爆嗎?
你怎么看?
2024LOG供應鏈物流 突破創新獎候選案例——上海歐力德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4861 閱讀2024LOG供應鏈物流?突破創新獎候選案例——科捷供應鏈有限公司
3161 閱讀2024LOG供應鏈物流?突破創新獎候選案例——中外運物流有限公司
2737 閱讀2024LOG供應鏈物流 突破創新獎候選案例——安得智聯供應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435 閱讀順豐、德邦發布春節服務公告:將加收資源調節費
2124 閱讀中郵無人機(北京)有限公司揭牌
2083 閱讀剛上市就大跌,航空物流巨無霸市值已縮水211億
1794 閱讀2024LOG供應鏈物流 突破創新獎候選案例——京東物流
1762 閱讀2024LOG供應鏈物流?突破創新獎候選案例——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終端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
1584 閱讀聊聊2025年物流企業如何做營銷規劃
1520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