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終于還是沒忍住下沉的沖動。
據Tech星球報道,美團近期在部分地區測試一個名為“拼好飯”的產品,從名字上就能看出,這個產品的玩法和拼團有關。
具體操作流程上,就是用找到了心儀的店家后,可將購買鏈接發送給另外一個用戶,雙方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支付即為拼單成功,然后享受到額外優惠。
這種玩法是不是有點眼熟?沒錯,這是拼多多最常見的操作之一,說“拼好飯”是外賣版拼多多一點都不為過。而且拼好飯比拼多多還要依賴微信,它甚至不能在美團自己的APP使用,只能在微信小程序內完成拼單操作。
眾所周知,拼多多就是在下沉市場發家的,它的千億市值足以說明這塊市場的潛力。而美團推出拼好飯的意圖也很明確:搶占下沉市場的先機,不給對手留機會。
實際上,對于下沉市場的爭奪早就開始了。2018年10月,阿里宣布旗下餓了么和口碑合并成立本地生活服務公司,隨后在三四線城市急速擴張,他們的推廣方式十分簡單粗暴,主要靠的就是補貼。
然而,靠價格優勢拉攏來的用戶并不能長久,覆蓋范圍也比較有限,因此只能算是淺層的下沉。但拼好飯則不同,它利用了微信的社交資源,通過關系網能形成快速裂變,真正融入到用戶的生活,可以說是一種深層的下沉。
從美團最近的舉動可以看出,它一直試圖尋找外賣市場新的可能,比如今年5月成立團餐孵化中心,將此前試點的團餐項目獨立為單個業務部門。這次進軍下沉市場,無疑是完成了本地生活版圖上的一塊重要拼圖。
不過話說回來,并不是所有領域都適合下沉的,美團的拼好飯,能像拼多多一樣順利地高歌猛進嗎?
就目前的情況看,在外賣市場下沉并非易事,主要有三方面的阻力。
第一,是需求問題。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在三四線城市生活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最高贊回答是:“中午回家吃飯”。
的確,一二線城市之所以外賣行業發達,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城市面積大,通勤時間較長,不便于回家吃飯。但三四線城市人們工作的地點往往離家不遠,通常在半小時路程以內,因此并沒有店外賣的必要。
更重要的是,三四線城市的生活節奏比較慢,外賣的主力軍——18-35歲的年輕人遠沒有一二線城市那么忙碌,有充分的時間享受生活。
其實從本質上講,外賣行業是社會高速運轉下最大化利用資源的產物。就像流水線比手工生產要快一樣,外賣的集群效應可以讓做工的人專心上做工,做飯的人專心做飯,從而形成雙贏。
但三四線城市就沒有這種“代勞”的需求了,較低的人口密度也難以形成集群的優勢,這是外賣下沉需要克服的第一個難點。
第二,是成本問題。
可能有人會覺得,外賣的主要成本的人工,三四線城市用工成本低,那么總體成本總能降下來了吧?
但事實卻不是這樣。做過外賣員的人都知道,外賣平臺會自動設計好送餐路線,讓外賣員送一單的路上盡可能“順便”送更多的單,不然肯定賺不到錢。
而以三四線城市的單量,很可能一趟就真的只能送一單。勞動力相同的情況下單量減少,成本就變相提高了。
此外,外賣的下沉還面臨著“教育”的成本,即怎么樣讓沒點外賣習慣的人點外賣。在普遍收入不高的三四線城市,價格成為了最敏感的因素。因此下沉的前期必然面臨高昂的補貼成本。
雖然美團現在并不差錢,但至少遠未盈利,他們舍得在這些新用戶加大投入嗎?
第三,是競爭對手問題。
與大部分想象中不同,美團在三四線城市最大的競爭對手不是餓了么,而是本地的外賣平臺。
比如東北的一個小縣城“燈塔市”,就有一家名為“歐了外賣”的小平臺。從名字上就能看出它濃厚的地域特色,而且它只覆蓋一城,雖然賺的不多但價格實惠,很受當地人歡迎。
而在更加偏遠的新疆地區,則是本地外賣平臺“巴樂外賣”的天下。巴樂外賣APP由一群年輕人創立,采用雙語模式,主打新疆本地特色美食,不僅方便了許多不懂漢語的本地人,還為五湖四海的吃貨同胞提供了新疆特色美食外賣服務。
除此之外,還有更多的店家選擇自己雇人送外賣,仍用傳統的電話訂餐方式,跳過“中間商”外賣平臺。
正所謂強龍壓不過地頭蛇,有這些早早扎根了的“土著”在前,美團免不了一場惡戰。
雖然困難重重,但下沉市場始終是美團必須攻下的陣地。
首先,下沉市場的規模非常龐大,發展空間廣闊。根據Mob研究院的《2019下沉市場圖鑒》顯示,下沉市場的用戶高達6.7億,幾乎占據一半的份額。而且吃飯是剛需,對于外賣行業來說市場潛力無限。
其次,外賣僅僅只是一個切入點,在它的背后是整個O2O本地生活服務矩陣。美團的對手餓了么也僅僅是阿里本地生活布局的一環,資源不占優勢的情況下,就必須通過外賣打開突破口,帶動美團本地生活服務的下沉。
最后,美團在下沉市場具有對手不具備的獨特優勢——社交。下沉市場屬于熟人社會,人際交往頻繁密切,利用好微信帶來的流量,美團很可能復制拼多多的路線,“拼”出一片天。有這么好的機會,怎能不珍惜?
總而言之,推出拼好飯進軍下沉市場,符合美團一貫的“無邊界”戰略風格,只是難度遠比前幾次擴張要大。但是一旦成功,勝利的天平便會倒向美團,持續多年的外賣市場之戰也將迎來終結。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664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2361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2164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490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466 閱讀壹米滴答創始人楊興運出山,成立興滿物流
1465 閱讀2024中國儲能電池TOP10出爐
1361 閱讀傳化智聯集成DeepSeek,深化AI大模型物流場景應用
1366 閱讀在物流行業,AI技術會不會替代人?
1233 閱讀京東物流攜手奇瑞汽車打造中東最大汽車備件中心,覆蓋5大品牌數萬種汽車備件
1057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