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盟在今年618期間推出的首屆零售購物節,是一次一舉實現多個產業價值邊界探索的成功零售節。
它實現了線下零售和品牌自己也能有年度級大促節日;實現了品牌不依賴中心化平臺的“去中心化”節日;實現了品牌的私域流量跨品牌、跨品類的共享復用;實現了直播還能連麥“1+N”的模式探索;實現了線下商業從公域向私域+從流量到留量的擴張和留存……
品牌商和零售商的私域流量直播,屬于2020年直播這個超級商業現象,衍生出最具看點的一個持續創新賽道。喊了很多年的私域流量,一直處在思路目標清晰,方法效果欠佳的“違和”狀態。有限的私域流量方法論,也總是在局部解決問題,或是短期效應之間,讓實體零售和品牌產生出兩個疑問:私域流量和公司數字化戰略的協同共進怎么做?大家一起努力的私域流量之間能不能有所協同效應?
微盟的首屆零售節,更像是對這兩個商業信念得以打開探索大門的正式起點。它通過品牌私域流量的獲取和運用,私域流量本身的共享復用,私域流量和直播帶貨之間的融合倍增,得到明確的方法論定義。
尤其是私域流量和帶貨直播的融合倍增效應。全天下都知道私域流量的好處:免費而忠實的流量,互動越頻繁越粘性的流量,不依賴中心化平臺的最優質流量等。私域流量的底層邏輯是精細化運營,是品牌和流量(用戶)長效溝通關系的搭建。
直播,成為微盟在今年配合品牌商,將那些留在公眾號、微信群、小程序的私域流量,得到融合倍增的超級商業利器。而現在,微盟直播也逐漸成為品牌商家做私域直播的常態化工具。
私域流量直播,從成本來理解,就是一般直播最花錢的網紅簽約、坑位費、傭金返點……統統沒有。因為,粉絲主要來自公眾號的自有粉絲。一次直播,就是一次粉絲的高轉化營銷。
從零售節去看微盟直播,從微盟直播去看私域流量,從私域流量去看品牌的去中心化線上線下一體化建設,就清楚明白了。
微盟集團董事會主席兼CEO孫濤勇,對于微盟首個零售購物節(6月10日-6月18日),有如下這番定義:“購物節是我們以快樂的方式,讓大家來實踐。匯聚所有品牌的去中心化流量,最后再分發給品牌。取之于品牌,用之于品牌。我們首要關注的是線上線下如何高效的實現一體化,我們希望購物節的主角是品牌,而不是平臺。”
孫濤勇的這段話,包含了如下關鍵信息:
第一,品牌本身是有私域流量的,微盟直播主會場匯聚之后,然后再分發出去。好比一個賣家紡的品牌,原本就有的粉絲,也可以同步觸達到一個賣服裝的品牌,反之亦然。取之于品牌,用之于品牌。流量可復用,越用越值錢。
第二,第一次推出的這個零售產業自己的大促節日,重點是讓線下零售的線上化,怎么在喊了多年一體化的今天,把一體化實現的更好更高效一些。至于讓大家費力勞神有壓力的交易額,我們不糾結那種秀肌肉的“軍備”競賽。
第三,微盟推出的零售節,就是搭好臺子,讓品牌來唱戲。而不是品牌來助力湊數,最終只為讓外界覺得微盟有多厲害。微盟讓品牌商厲害了,就是微盟最好的厲害。所以,品牌商和消費者,快樂第一,壓力不要;實踐探索為主,業績順其自然。
如果對比同期全網電商全力投入的618年中大促來看,微盟的首屆零售節不僅有著諸多的相反邏輯,而且還對一種購物為價值載體的節日內涵,提出了很全新的產業價值定義。
這些價值定義包括且不限于:線下零售和品牌商需要有個自己的年度節日;這個節日還不是為他人捧場的“以我為主”;節日期間確實實現了我的觸點擴張;我原本的門店生意不受影響還能更好;我的數字化戰略轉型和運營能力有了一次節日檢驗和階段跨越……
這是傳統電商類大促節,很難賦予或輸出給線下零售和品牌的。
標準的電商大促節日,屬于中國在線消費市場展現給全球同行最獨特的現象之一。這種大促節日得以存在的核心價值,在于它能實現各方面的一切商業要素擴張。包括:平臺輪番展示自己強大的商業聚合效應、新品的首發引爆、新品牌的造勢推廣、新顧客的引流導入、銷售額的沖擊、庫存的清理、公司組織能力和年度業務的大閱兵等。
這里可以得出第一個結論:電商節=邊界擴張。
有時候傳統零售企業和連鎖型品牌商,其實是很羨慕電商的。這個行業在微盟零售購物節之前,嚴格來說是沒有屬于自己行業的年度全行業節日的。注意這里的關鍵詞,第一是年度級別;第二是全行業的。
因為擁有實體門店的零售和品牌商,它們在線下的終端業績單位和交互場景,基本全靠門店。有了門店,就有了固定的地址和履約的上限閾值。你的門店位置,導致顧客很難遠距離來店體驗;而要滿足顧客就近體驗,又需要很重投入的門店覆蓋;即便顧客廣泛到店,門店有效營業面積也不足以承載太多需求。就算這些都不管不顧,讓你和隔壁或馬路對門的競爭對手一起參加大促,你和他恐怕都不是很愿意。
畢竟,你和他的門店周邊半徑,也就那么些顧客而已。不去你家,就去他家。做門店生意,確實沒有電商那么強的馬太通吃效應。而且,電商對門店生意的擠壓,也是客觀存在的。雖然占比和人群的重疊及需求,不同品類有不同的差別。
這里可以得出第二個結論:零售節=怎么實踐探索門店的邊界擴張。
自然規律告訴我們,凡事不存在絕對的有利或不利。而今天整個社會的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已經足夠滿足做門店生意的商家,也能輕易而舉的把生意做到門店之外——“離店”銷售也不是神話。
很簡單的舉個例子:你去云南麗江旅游,偶然買到當地一個超喜歡的手工品。你想以后經常買,但你卻不是經常去云南。怎么辦?所有人的做法,肯定是加上店主的微信號或公眾號。不管有啥需求,一律可問、可看、可買、可評、可收購、可發貨……一條龍服務,讓你在家買全國。
我們管這種需求和服務的達成,叫做:私域流量的成功運用。
做門店生意的人,今天不止是想擴張門店的邊界,他們已經實實在在看到并實踐門店邊界的擴張。這些商家會用小程序商城、微信公眾號、微信流量工具、帶貨直播等一切數字化手段,趕緊把線下生意的線上邊界擴張搞起來。
而微盟零售購物節賦予給整個產業的新增價值:就是把大家聚合在一起,讓這種線下生意線上擴張的效果倍增,讓這種擴張的利益復用;讓這種擴張的成果留得下來。
有了以上這些基本概念的定義,就明白了微盟為什么要做零售購物節的本質和價值確認。剩下的事情就是看看微盟怎么做零售購物節的方法論,管不管用的確認。
夢潔是中國家紡界的知名領軍品牌;林清軒是主打山茶花精油的知名潤膚品牌。兩者之間幾乎沒有任何業務和用戶場景的交集,更無連鎖店的毗鄰互動。如果一個買了山茶花精油的顧客,順便買了夢潔的四件套。夢潔和林清軒只會說,這可能只是我們兩個品牌都在一個商場開店了,跟我自己沒啥關系。
微盟的零售購物節想要告訴這些品牌商的是,一個林清軒的顧客,極有可能也會去買夢潔的家紡,而且還是同時購買。即A的粉絲本不是B的顧客,但是零售節就是要讓粉絲同時了解A和B,并購買了A和B。這就是孫濤勇所說“取之于品牌,用之于品牌”的本意。
微盟還真是這么做的。
為期8天的微盟零售購物節的高峰檔期在6月16日當天。當天,微盟邀請知名脫口秀演員李誕、王建國、思文、呼蘭、張博洋等來到“微盟直播”小程序直播間,以脫口秀表演和零售品牌直播間連麥的形式,開展一場持續3小時的“直播帶貨大會”。為夢潔、聯想、GXG、林清軒、珀萊雅、哈森、 巴拉巴拉等近百個零售品牌上萬家門店,將這場首屆線上線下互聯互通的零售購物節,推至線上線下互動的最高潮。
圖為王建國與夢潔(左)、林清軒(右)的連麥直播
王建國,這人愛好諧音梗(標準字:哏),《吐槽大會》里一個非常優秀的常駐嘉賓。他這次是連麥夢潔、林清軒直播間帶貨,分享省錢買高品質物品的經驗。
脫口秀“后浪”胡豆豆則為童裝品牌巴拉巴拉帶貨助陣。“脫口秀女王”思文連麥珀萊雅和哈森,自嘲中傳遞穿搭技巧。“佛系青年”張博洋為GXG連麥帶貨,他這個人很耿直,坦白自己之前其實不知道GXG,是可以讓人又懶又潮。長相類似小李誕的呼蘭,以自己當程序員的經歷,向用戶推薦聯想小新Pro13筆記本。
李誕,還是那個Hold全場的主持人。
帶貨直播就是這樣的,有時候你自己都搞不懂,究竟是你想購物而順便聽了一場有趣的段子秀?還是沖著李誕、王建國的吐槽段子而不自覺的買了貨?但是不管怎么樣,你一定記住了夢潔、聯想、GXG、林清軒、珀萊雅、哈森、 巴拉巴拉等品牌。原來現在還有這些有用好玩的東西,還有這么多驚喜福利可拿。
連麥,是這次616微盟直播的精華所在。
直播連麥最通俗簡單的理解,就是一個手機屏幕同時看了兩場直播,微盟直播間實現主會場和分會場同時直播,分屏展示,等于用戶全程看了多場直播。比如你點開的是王建國微盟直播間的大型在線脫口秀,屏幕右側連線的就是夢潔或林清軒的直播間;過一會你點開的主直播間是思文說段子,屏幕右側則是珀萊雅或哈森的直播間。
你想不被種草都難,想不下單都忍不住。看了夢潔不可能不知道林清軒;思文就能同時帶貨珀萊雅雙抗精華和哈森的鞋子,同時讓你的夫人當場不淡定了。還是那句話:“取之于品牌,用之于品牌”。
同一時間的品牌商在做什么呢?我們以夢潔舉例。
616當晚,夢潔集團邀請湖南電視臺主持人馬可等為直播助陣,協同加盟商發起了千店直播,共同打造好貨狂歡節直播夜。開播業績歸屬門店,表現出色的門店還會獲得總部額外激勵。
通過微信搜索“微盟直播”小程序,進入“616微盟零售購物節”活動頁面的微信用戶,用戶點擊商品即可一鍵轉跳品牌小程序商城實現購買。同時也可以任意享受所有頭部品牌1元搶百元神券、爆款秒殺、定金膨脹、高額補貼等福利。還有微盟聯合品牌推出的“1分錢千人抽獎團”、“百人秒殺團”、“大牌0元砍價”等營銷活動,是對12億微信用戶激勵的社交裂變。
而那近百家零售品牌,總計上萬家門店同步開啟的616零售購物節活動,會在門店統一布置物料宣傳。門店導購還通過微盟導購APP,為進店顧客發放門店專屬優惠券,引導用戶線上線下均可核銷。
為了充分激活零售品牌線下龐大的導購體系,鼓勵導購引導線下客戶參與線上互動和消費,微盟在購物節期間推出了“超級帶單王”導購業績大賽,按導購每小時銷售業績,分時段對排名榜首的“云導購”進行現金獎勵。品牌導購通過微盟導購APP,生成專屬小程序碼海報,分享至公眾號、粉絲群、朋友圈等引流到品牌私域池沉淀,并促進活動轉化。
取之于品牌,用之于品牌;把線下零售的線上一體化實現的更好更高效;微盟搭好臺子,讓品牌來唱戲。這三句話,這就是孫濤勇定義微盟首屆零售購物節的具體方案和效果展示。孫濤勇本人也貢獻了他個人的脫口秀“首秀”,并在直播連麥結束時,與李誕共同評選思文為“帶貨大王”。
圖為孫濤勇(右)、李誕(左)共同評選思文(中)為“帶貨大王”360萬人次觀看,GMV破億,品牌和品類覆蓋服裝、美妝、鞋履、3C等多品類,首創“脫口秀+品牌連麥”新玩法,通過微盟直播主會場連麥多家直播分會場的“1+N”模式……微盟首屆零售購物節,業績不俗,效果大超預期。
它真的第一次讓線下品牌和零售知道,直播間可以實現流量共享。私域的流量可不可以復用?線上線下的一體化可不可以有更優解?品牌商能不能“以我為主”去中心化的參與到全行業零售節?
微盟通過616的直播連麥,給整個業界貢獻了一套,做門店生意的年度級全行業零售購物節節新方案。甚至可以說,微盟還順便探索私域流量直播的一個產業新樣本。
而且去中心化的商業模式,決定了這些“私域流量”并不會“滯留于”微盟直播間,反而是向參與活動的各家零售品牌直播間滲透。終極目的,還是幫助品牌實現從“前期蓄水”到“互動”,再到“轉化”的全鏈路營銷閉環。
低成本、高頻次、多互動、強粘性的私域直播,只會刺激更多品牌的聯合出擊。這些品牌原本就有自己的社群運營、直播工具、營銷活動等。從公域流量引流至品牌私域流量池,從流量變成留量。這是互聯網技術方法和共享精神的完美結合。
共享的也是私人的,私人的也可以共享。
微盟的直播帶貨和直播連麥的實踐探索,就是對零售品牌私域流量和直播帶貨結合,所產生疊加效應的最好驗證。
私域流量共享復用的想象空間,自此被打開了。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055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48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142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118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891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1703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28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364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189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207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