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場疫情讓人們更加依賴線上購物,快遞業務量也隨之暴增。
據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進入6月以來,我國快遞日均業務量接近2.6億件。
至于近期快遞業務量快速增長的原因,主要有四個方面原因:一是網絡購物節拉動作用明顯;二是直播帶貨持續火熱;三是時令水果加速上行;四是消費模式加速向線上轉型。可見電商對快遞行業的影響之大。
未來,我們繼續看好電商驅動下的快遞增長前景,份額繼續向領先龍頭集中,我們預計龍頭公司的業務量和凈利潤仍有很大成長空間,而且在未來電商快遞行業格局逐漸穩定之后,我們認為快遞公司還能在其網絡上嫁接其他的物流服務,將有望成長為綜合的物流服務商。
疫情之后快遞業務量在電商促銷的帶動下增速超預期,我們認為短期看5、6月將保持高速增長,下半年的同比增速可能會有所放慢,但全年在疫情的影響下也有望同比增長21%, 超出年初國家郵政局的目標(同比增長18%)。
圖表: 5月同比增速達41%,創2018年2月以來新高
資料來源:國家郵政局,中金公司研究部
疫情之后業務量快速恢復,5月增速超預期:3-5月全國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速分別為23%、32%、41%,呈現逐月加快的趨勢,尤其是5月增速創2018年2月以來新高。
圖表: 抖音、快手月活數:較疫情期間有所下降,同比仍大幅增長
資料來源:Questmobile,中金公司研究部
由于疫情的影響,我們認為消費者、商家和電商平臺均有動力往線上遷移:
1)從消費者端:疫情隔離期間培育的互聯網使用習慣在疫情后具有延續性,且網購加快遞配送比線下購物風險更小,在有效疫苗普及之前,可能會是更受消費者歡迎的購物形式;
2)從商家端:線下銷售受阻,部分原本不在線上銷售的商家也往線上遷移,以對沖線下消費下滑影響;
3)從電商平臺端:拼多多繼續百億補貼,阿里巴巴、京東在港股二次上市,因此彼此競爭激烈,都希望吸引更多流量。
圖表: 2003年非典前后網購滲透率提升7個百分點
資料來源:CNNIC,中金公司研究部
根據5月快遞發展指數,我們預計6月業務量同比增速也將超過40%,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或與618電商促銷等因素相關。
圖表: 電商平臺促銷力度較大:4、5月份月活數量增長
資料來源:Questmobile,中金公司研究部
按照該預測,則上半年累計業務量將同比增長23%,彌補了疫情對一季度的負面影響。我們認為如果下半年整體業務量同比增長20%,則今年全年業務量有望達到770億件,同比增長21%。
圖表: 新冠疫情前后網購滲透率提升4個百分點
資料來源:CNNIC,中金公司研究部
如果國內疫情出現一定程度的反復情況,在不影響快遞供給的情況下,可能進一步促進線上化比例的提升,使得快遞業務量超預期。
假設電商快遞業務量在網購人數和人均網購頻次的驅動下,2020-2024年實現16%的復合增長,從2019年的約492億件增長到2024年的1055億件,平均每人每年購物的收到電商包裹74次,仍然低于2019年的高滲透率省份的人均均值(浙江128次,上海101次,廣東94次,北京83次),相當于2024年每個家庭(三口之家)每年收到包裹221次。
未來10年后如果全國人均水平達到2019年浙江的水平,則2029年快遞業務量有望達到1700億件,相當于10年年化增速10%。
我們認為,中國快遞市場早已經走在世界前列,很難從其他國家找到借鑒。與美國相比,2019年中國國內快遞業務量(同城和異地)為621億件,約為美國的4.6倍(美國國內件市場主要包含UPS、FedEx的國內業務和USPS的競爭性產品),中國國內件增速為25%,增速為美國的6倍。
圖表: 中、美國內快遞業務量及增速對比(2019年)
資料來源:USPS OIG,國家郵政局,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中、美國內快遞業務收入及增速對比(2019年)
資料來源:USPS OIG,UPS,FedEx,國家郵政局,中金公司研究部
我們在此對未來5年做一個簡化的推演:電商快遞業務量(目前占比約為80%)在網購人數和人均網購頻次的驅動下,2020-2024年實現16%的復合增長,從2019年的約492億件增長到2024年的1055億件,非網購件(商務件及個人散件)則保持7%的復合增速,從2019年的143億件增長至199億件,2024年總快遞業務量有望達到1254億件,2020-2024年復合增速15%。
圖表: 快遞業務量拆分預測:關鍵假設
資料來源:CNNIC,國家郵政局,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快遞業務量拆分預測
資料來源:CNNIC,國家郵政局,中金公司研究部
我們認為,中國快遞市場仍然存在著電商件與商務件之間的市場分割,順豐進入電商件市場即使今年年底做到日均1000萬票,我們預計也僅占電商件市場的約5-6%,并且由于順豐的電商特惠業務與通達系之間在客戶群體和定價方面仍有一定的差異化,所以對通達系的壓力是有限的。
通達系之間的競爭,我們認為2019年龍頭公司在業務量市場份額、資產和盈利能力上已經出現分化,今年則可能在業務量增速上也出現分化,這將進一步加快分化的速度。
另一方面,我們認為中國電商快遞市場的空間足夠大,可以支撐多家大型企業同時存在(領先者的規模優勢的確存在但并非贏者通吃),而龍頭公司之間通過繼續拉大市場份額、盈利能力的差距形成不同的梯隊,可以實現穩態格局。
我們預計5年時間到2024年,電商件將有望超過1000億件,較2019年翻倍,龍頭量持續獲得份額,增速更快,預計業務量較2019年有望增長150%到 200%,即使單票凈利潤下降30%到40%,2024年凈利潤較2019年還能增長50%到100%。
我們認為龍頭公司差異逐漸形成,今年分化將繼續加快。
從2018年到2019 年,通達系上市公司的業務量同比增速處于逐漸收斂的趨勢,但是由于各自基數的不同,事實上按照業務量衡量的市場份額的差距是在拉大的,尤其是在每年的增量業務量中,各家公司獲得的份額差異更加明顯。
圖表: 市場份額差距仍在擴大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業務量增量中的市場份額分化更明顯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我們認為,疫情可能導致業務量增速再次出現分化:受疫情的影響,加盟商業務量和收入不可避免有所下降,但房租等成本固定,而人工、防疫物資的成本面臨上漲,因此經營較為困難。
不同快遞品牌的加盟商之間由于業務量規模、總部政策的不同,因此本身盈利能力就存在差異;在疫情的 壓力之下,復工的進度和復工之后擴展業務的動力會出現更為明顯的分化。
圖表: 疫情之后業務量增速恢復速度存在差異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國家郵政局,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1Q20業務量增速分化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國家郵政局,中金公司研究部
我們認為中國市場足夠大(按照前面的預測,2024年電商件將有望超過1000億件),龍頭公司之間通過繼續拉大市場份額、盈利能力的差距形成不同的梯隊,可以實現穩態格局。
當行業增速逐漸放慢,格局逐步穩定之后,我們認為快遞公司的資本開支將保持相對穩定(主要是維護性的資本開支),因此將有望保持強勁的現金流狀況。參考美國,UPS和FedEX在過去十年基本上處于正的自由現金流狀態。
我們觀察到最近行業內有一些新進入者,市場也較為關心,主要包括極兔速遞和眾郵快遞。我們認為,快遞行業具有很強的規模效應和網絡效應,新進入者能否站穩腳跟取決于能否快速獲得件量,而行業整體單價仍處于下行通道,實現盈虧平衡點需要的業務量在繼續增長,因此在前期面臨大額投入和可能較長時間的虧損;如果新進入的玩家以某種方式進行差異化的定位,市場上將有其生存的空間,但很難撼動目前通達系的格局和地位。
極兔速遞:尚未對接淘寶和京東,關注件量和成本
根據官方網站介紹,J&T 極兔速遞是東南亞首家以互聯網配送為核心業務的科技型快遞公司,2015年成立于印尼,在東南亞已覆蓋印尼、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柬埔寨、新加坡等國家,每月收派量5500萬件(日均180萬件)。
今年以來進入中國,根據網站資料介紹,目前已對接拼多多在內的電商渠道和豐巢等末端渠道,但不包括淘寶和京東。根據新浪網報道,極兔因為與OPPO、VIVO的背景而被貼上“拼多多系快遞”的標簽,但雙方暫時并無股權方面的合作。
我們認為,極兔速遞在目前沒有對接淘寶和京東的情況下,其件量的主要來源可能依靠拼多多以及其他相對更小的電商平臺或垂直電商,能否較快獲得業務量、促進網絡運行效率提升、單件成本下降,從而實現正循環,這是關鍵。
圖表: 極兔已對接拼多多在內的電商渠道(不包括淘寶和京東)和豐巢等末端渠道
資料來源:公司網站,中金公司研究部
眾郵快遞:專注下沉市場,目前區域起網
根據網站介紹,眾郵快遞是一家專注于下沉市場與經濟型商業發展的快遞公司,其市場定位是為國內電商平臺、微商微店、新型電商、專業市場及散戶提供快遞服務,產品定位是眾郵快遞產品聚焦3KG小件,電商包裹,價格定位是基于市場和產品結構差異性,賦予一定的優惠。
眾郵快遞采用加盟模式,根據其官方微信,2020年將率先在廣東、福建泉州、江蘇蘇州、無錫、常州以及上海市內起網,首批一級網點約400家。
根據新京報報道,京東子公司北京京東振世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申請了眾郵快遞EXPRESS等相關商標,業內也普遍認定眾郵是京東系快遞。京東從去年開始大力推廣京東拼購平臺(現改名京喜),針對下沉市場,因此我們認為,加盟制的眾郵快遞可與直營制的京東物流形成互補,以更低的成本服務京喜平臺。
圖表: 眾郵快遞商標查詢信息
資料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
我們認為當電商件市場增速放慢、格局穩定之后,快遞公司會介入快運、冷鏈等其他物流業務,復制其快遞行業中積累的優勢和經驗,為長遠發展打開新的空間。
通達系快遞目前主要精力仍放在電商件市場,主要是由于電商件增長依然很快,競爭情況和市場變化不允許過度分散精力,但我們也看到龍頭公司如中通和韻達等已經在其他賽道上有所布局,我們認為未來龍頭的快遞公司會嘗試復制其快遞行業中積累的優勢和經驗,以規模、品牌、資金等實力來整合更加傳統、更加分散的其他物流細分行業,從而實現整體效率的提升,也有望為公司的長遠發展打開新的空間。
圖表:美國快遞公司產品品類更豐富:2018年收入構成(快遞包括陸運和空運)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2019年FedEx 96.8%的收入來自于使用兩種產品以上的客戶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594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401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2347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314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2157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553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462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445 閱讀壹米滴答創始人楊興運出山,成立興滿物流
1451 閱讀2024中國儲能電池TOP10出爐
1347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