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ABC新聞報道,因機器人在倉庫里刺穿了一罐9盎司的驅熊劑,導致24名亞馬遜員工被送往醫院治療。其中一人傷勢嚴重,另有30名工人在現場接受治療。事后,亞馬遜在英國的數據也被翻了出來,資料顯示,從2015年到2017年,救護車被呼叫到亞馬遜倉庫超過了600次。
據了解,事發的亞馬遜倉庫面積約12萬平方米,內有3千萬員工和各式各樣的機器人,如運輸機器人、倉儲機器人和伸抓拿取的機械臂等等。紐約時報曾報道,亞馬遜在全球倉庫中投入使用的機器人已經超過了10萬個,主要用來幫助移動和整理產品。
智能倉儲機器人更強調系統的自主性,支持如二維碼導航、激光導航、SLAM導航等多種先進導航方式。它可以自主計算最佳路徑并進行相互合作,由于釋放了終端的算力,擴展規模也相對容易。
2017年以來,國內企業從物流巨頭到創新公司都在積極布局智能倉儲機器人。根據新戰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最新數據,2018年上半年類kiva倉儲機器人出貨量超7000臺,Geek+、快倉、海康機器人、牧星智能、曠世艾瑞思、馬路創新出貨量占大頭,小批量出貨的有愛啃蘿卜,合肥井松,井智高科、杭州科鈦,臺灣仁寶,無錫順達,杭州通騁等。
從上面的數據來看,目前中國的倉儲機器人正處于高速發展期領域,但其實整個行業仍處于比較早期的階段。老生常談,國內機器人行業怎么也繞不開核心零部件缺失,仍需依靠大量進口的問題,產業鏈的不成熟同時也是制約我國智能倉儲機器人發展的瓶頸。
另一方面,機器人的穩定性和智能化程度還不夠高。其中基本參數、功能性、性能,機械電氣安全等問題比較突出,此外,產品控制系統和上位機軟件,很多機器人產品存在障礙物檢測盲區。這些問題對于倉庫作業安全有著非常嚴重的影響。比如因機器人運行不穩定導致貨架傾覆、因電池問題導致的機器人失火事件、突發事件發生時機器人沒有靈敏反應機制等。
另外,智能倉儲是連接制造端和客戶端的核心環節,它可以被定義為將物流行業整個產業鏈中涉及到的運輸、倉儲、裝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環節,由碎片化、人力化向自動化、智能化轉變的一個過程。但如今很物流企業并不清楚自身需求,對于智能倉儲也只是一知半解。基于這種情況,很多新興的智能倉儲機器人企業面臨著短期內市場不成熟的挑戰。
從應用行業來看,倉儲機器人應用最多的行業仍然是電商快遞行業,其次為快消品的倉儲物流,當然如今在一些輕量制造業也開始推廣應用,包括電子制造、汽配生產等領域。
亞馬遜可以說是最早嗅到商機的企業。早在2012年,亞馬遜就斥資7.7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倉儲機器人企業Kiva Systems,隨后將之更名為亞馬遜機器人(Amazon Robotics)。數據顯示,亞馬遜在其配送中心部署了超過3萬個Kiva機器人。這些機器人運作速度最高可達每秒1.3m,負荷340kg,工作效率是傳統物流作業的2-4倍,準確率達到了99.99%。
可以看出,國內的倉儲機器人行業正在迎來蓬勃發展的時期。不過不管是老牌的AGV企業,還是新型的生產智能倉儲機器人的企業,都需要結合現場作業的實際情況,快速地研發制造并提高機器人的安全性能,才能減小類似此次亞馬遜機器人事故發生的概率。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216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240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195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2095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2010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448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294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312 閱讀2024中國儲能電池TOP10出爐
1200 閱讀安能物流2024年經調整利潤預增約62.8%,高質量增長領跑快運行業!
1089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