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LOGResearch 2017年終總結/專家特輯》
供應鏈及物流行業即將走過熱鬧非凡的2017,值此歲末新年交替之際,羅戈研究院邀請各細分領域的專家們,與我們一起回顧2017,展望2018。即日起,我們將陸續發布專家們的心得體會,也歡迎讀者投稿,告訴我們,這一年你的感受與對于2018年的期望。
第一期來自羅戈研究院終身專家、網易考拉物流總監楊海明。
【作者簡介】
楊海明:羅戈研究院終身榮譽資深專家,網易考拉物流總監,物流沙龍資深版主,十三年物流行業從業經驗,在零售、電商、快遞、跨境電商等領域有豐富的經歷和心得。
【2017,悟】
眼看又到年末了,是時候總結一下我的2017了,先說兩件高興的事:
1、又長大了一歲。慢慢在90后HR眼里看到了鄙夷的眼神,都這么大了!還好我一直死皮賴臉的在網易呆著,每次招聘一個比我年齡大的我都歡呼雀躍,90后的妹子每次都善意的提醒我是不是年齡有點大了?有媽就還是孩子,即使快步入不惑之年,老媽還是不相信我能鎖好門窗,讓老爸去檢查一下
2、體重還是穩住有升,還好不是很多。減肥是個長期的戰役,今年不行明年再來,體內開始有結丹了,腎啊,膽啊,估計離突破已經不遠了。
最主要的要來說說2017我得到了什么:
1、思考范式:做什么就是為了不做什么。
事物都是螺旋式發展的,每一條發展的路徑在它的起點都有另外一條甚至多條的發展方向,很多時候回到原點重新出發也許就是新的突破。比如說工作的目的是為了不工作。物流里很多既有的概念都是可以這樣重新思考的,按照佛法來說就是有依空立。現在的貨到人自動化揀選系統就是回到了揀貨的原點再出發,之前是人找貨,現在是貨找人。原來是單單揀選——后來是波次揀選——現在自動化又是單單揀選。靠著這個你會想到很多的東西,也會找到很多的前進方向
2、行動范式:有路不走。
回到原點估計大家都能做到,但是有路不走可能大部分人做不到,有路不走不一定是做高人另辟蹊徑,而是蹲下了思考走與不走的條件、時機、為什么當時這么走,現在該怎么走,同時不要在意走相同的路。
3、企業物流最重要的是穩,容錯能力,其次才是效率、成本。
我一直以為全國建倉連起來就是網,一次大促讓我知道這個不是網,這連起來只不過是個曲線而已。網是什么?就像蜘蛛網,即使被雨水或者昆蟲撞破一個洞,蜘蛛依然可以通過其他路徑從頭走到尾,同時沒有被撞破的地方依然有效。未來的倉庫布局一定是多個八爪魚并行,多個FDC支撐一個RDC組成一個區域的倉儲布局。一般一個半自動化倉不要超過5萬單,超過了就去開FDC或者RDC,未來將不會再出現巨大無比的什么一號,取而代之可能是八爪魚式的園區。這個跟機場的布局發展趨勢很像。豐字型——T型——八爪魚型
求穩和容錯機制也是限制第三方發展的主要因素,因為企業內部發展的不規范,物流往往具有緩沖閥 的作用。雖然自營比外包成本高、效率低,但是因為它可以容錯,可以保證企業整個供應鏈運作順暢,大部分企業選擇了自營
4、大舍大得,生態不該有一個主導者。
平臺都期望建立自己的生態,有點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味道,本來想建立一套自己期望的生態,沒想到收獲得是一堆雜草。只有舍棄這部分利益,以此吸引服務商參加,同時通過利益分配的自動調節建立屬于自己的生態。
未來管倉會跟管理快遞一樣容易,建立一個龐大的訂單池,通過價格、成本、效率的綜合指標來動態分配訂單,就象動態分配快遞一樣,任意切換,唯服務質量說話。同時通過固定單量吸引自動化廠商的加入,提升整個生態的自動化水平,有需要的可以多讀讀《平臺戰略》
5、本年度最大的恐慌:物流自動化已經啟程并會飛速發展,我將何去何從
6、本年度對我影響最大的一本書:《遙遠的救世主》
7、本年度最大最大的收獲:進入菩提書院親近佛法
2018充滿希望,充滿變革,充滿挑戰的一年,讓我們福慧雙修,披甲精進,繼續做時代的弄潮兒!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2866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34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044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048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772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00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238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170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063 閱讀2024中國儲能電池TOP10出爐
1018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