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相信大部分施主和老曾一樣,為國家做貢獻的主要方式也是大門不出,閉門思過,很多時間都是端著手機放肆葛優躺,難免都有點用眼過度,大家都是貨代親密接觸者,現在和大家一起來玩玩兒時喜好“看圖說話”,放松一下眼睛,聊聊貨代,聊聊貨代電子化自動化—懇求各位施主耐心點—直到“解放軍”出場。
什么是貨代?
66%:一個替發運人安排貨物商品運輸的企業
26%:一個貨運行業的促進者,協調者和價值添加者(這些人應該都是上過MBA的銷售—作者,以下同--括號內為作者深刻感悟)
客戶從貨代身上期望的價值主要是什么?
22%:低價 (還好,在中國只怕70% 選填此項)
22%:貿易專長
10%:貨物流轉可視
18%:及時和輕松獲得倉位
28%:其他
作為貨代,最大的痛點是什么:
46%:利潤太低
24%:產能不夠 (吹牛炫耀呢還是甜蜜的煩惱呢)
24%:全球環境不確定性
那個區域對于貨代有最好的機會呢?
46%:北美
42%:亞太 (我一直以為我們這里機會最好呢)
8%:歐洲
4%:非洲
1%:南美 (應該是巴西人)
那些行業是貨代最有希望的?
46%:電子商務
14%:高科技
12%:零售
12%:藥物衛生健康保障
10%:汽車
6%:食物和飲料
線上貨代市場對貨代是機會還是挑戰?
40%:機會
13%:挑戰
17%:不確定
數字化對貨代戰略重要性?
54%:非常重要
32%:重要
14%:有點重要(還是有不少頑固分子啊)
如果很重要,您將如何投資您的數字化
30%:自己干 (有志氣)
18%:和合作伙伴一起干 (四兩撥千斤?)
16%:購買公司 (大款)
28%:用現成的,拿來主義 (實在人)
什么趨勢或者創新將威脅貨代?
54%:船東找貨主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12%:區塊鏈技術 (去中心化,和前面這點殊途同歸)
12%:自動化技術
靠什么附加價值贏得“追加銷售“?
34%:報關行
28%:合同物流
22%:訂單履行
16%:最后一公里交貨
傳統貨代可以適應目前的經濟環境嗎?
74%:可以 (看來大家還不太擔心)
20%:不行了 (吹哨人)
6%:不知道 (很誠實啊)
(Copgemini Consulting)
63%:消減運輸成本
32%:優化業務流程
31%:改善客戶服務
22%:供應鏈可視化
20%:管理庫存
20%:保留和培訓人才
18%:降低勞動力成本
17%:開闊新市場
17%:合規
13%:新市場采購
12%:供應商管理
12%:新技術戰略和實施
看起來所有改進選項都和數字化,自動化相關啊
物流企業挑戰,成功和市場戰術
細微趨勢也許很重要
平衡利潤和運營優化
2017年,還有50%國際空運業務依賴紙張流程,一票貨物可以產生30張紙單據和更多流程,譬如朔源和跟蹤,基本依賴人工操作。
貨代行業每年產生7800噸紙質單據,可以裝滿80架波音747飛機
全球貨代操作工作人員估計約500萬人
2018年數字貨代業績:
數字貨代,Flexport:204百萬美元,FreightHUB: 23百萬美元
逆向物流投標,Fleet: 6.5百萬美元,Cargobase: 1.3百萬美元
即使訂艙和管理,Freightos: 50百萬美元
貨運管理系統TMS,HAVEN:14百元美元,TURVO:25百萬美元,Shipamax:2.5百萬美元
紛亂繁雜的貨代流程,施主不必細看,健康要緊
千奇百怪的客戶單據,客戶都有脾氣,不慣也不行
爭奇斗艷的客戶系統,海關系統,WMS,TMS,FMS,ERP,單一窗口,金二系統。。。。
哎,這就是我們的現狀啊
現在有機器人為我們承擔這些重復無聊的數據和文件工作
文件數據的存入,提取,清洗,匹配,錄入,打印,掃描,檢查,報告,機器人才是當代雷鋒啊,兢兢業業,無怨無悔,只談奉獻,從不索取(甚至不穿衣不吃飯,比雷鋒還雷鋒啊)--有點像物流操作人員的解放軍啊
圖六,什么是RPA機器人,她有什么好處,跟物流貨代如何相關?
RPA機器人是一種電腦軟件,安裝在電腦系統中,他可以模仿員工的動作,從事所有簡單重復的工作
機器人工作更加準確,更加一致,可以節省成本,提高生產力,更加合規,而且減少IT負擔
RPA軟件機器人可以提高50% 客戶滿意度,提高80%單據處理時間,提高90%反應時間,最快3個月回收成本,對安全完全沒有影響
軟件機器人在物流行業,可以進行各種Legacy系統數據轉換,錄入托單,幫助訂艙,生成報關單,生成發票,費用單據處理,貨物跟蹤,交貨安排,安排付款
上海趨研科技是國內領先的,以RPA為基礎的數據文件自動化方案(軟件機器人)方案提供商—小道智能或者DocuAI,趨研團隊大部分來自供應鏈物流貨代行業,熟悉貨代倉儲貨運港口堆場報關分銷流程操作,所以趨研幾乎是唯一專業針對物流供應鏈領域的數據文件自動化方案提供商。趨研已經開始數家全球頂級物流,貨代和船運公司開始合作,開發了穩定的解決方案。
作者簡介:曾志宏(Wechat-1638881963),自由撰稿人,北科大畢業,新加坡國立大學MBA,服務于GE,Rolls-Royce,JCI,Whirlpool等公司供應鏈部門,致力于供應鏈,物流貨代行業流程自動化,軟件機器人RPA,以及數字供應鏈,智慧物流等的推廣和傳播。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650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2354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2164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483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452 閱讀壹米滴答創始人楊興運出山,成立興滿物流
1458 閱讀2024中國儲能電池TOP10出爐
1354 閱讀傳化智聯集成DeepSeek,深化AI大模型物流場景應用
1338 閱讀在物流行業,AI技術會不會替代人?
1233 閱讀京東物流攜手奇瑞汽車打造中東最大汽車備件中心,覆蓋5大品牌數萬種汽車備件
1022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