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次疫情突發事件沖擊下,中國應急物流開始是非常混亂的,至今也存在很多問題。我們原本是可以提供更好的物流服務的,因為近年來中國物流發展很快,尤其是物流自動化與智慧化發展很快,物流快速響應能力很高,也經歷了雙十一物流高峰的考驗,面對疫情沖擊,如果能夠有效組織與快速調度,如果應急物流系統與社會物流體系融合并實現高效協同,如果吸取十幾年前非典時期物流組織運作的經驗教訓,這次應急物流應該會做的很漂亮。
但是很遺憾,從武漢及全國應急物流保障體系運轉來看,我們的指揮系統是混亂與條塊分割的,疫情期間先進的智慧物流運作看不到了,一度又回到了手工記賬管理倉庫,拿介紹信領醫療物資,用傳統的層層申請批示分發物資,靠傳統的路條或通行證過一個個關卡,手工核對物流紙質報表等信息。。。。再加上各地層層設卡,道路分割阻斷,人員地域歧視,甚至出現當地以征用名義截留戰疫前線寶貴的戰略醫療物資,讓應急物流就更難了。而這些原本可以避免啊,非典時期已經有過經驗教訓了啊,為什么又要重復一遍錯誤呢?
最近與各方電話溝通以及在線座談,我一直強調,這次應急物流出現的問題絕不是我們的物流體系問題,應急物流也絕不是另搞一套體系就能夠解決問題的。我們十幾年應急物流的研究成果,十幾年應急物流體系建設成就在這次疫情面前并沒有發揮作用。如果我們再建一套應急物流系統就能解決問題?如果再建的這套應急系統建成后仍有可能面臨十多年不再出現類似的突發事件?如何維護這套系統?如何確保一旦突發事件來臨就能高效運作?如果未來十年后再有這樣突發事件沖擊,應急物資保障指揮人員仍然是由非物流專業的人士,或者是不了解非典與這次應急物流經驗教訓的領導匆忙掛帥,來指揮調度未來的應急物流體系,類似的教訓就一定能夠避免嗎?
我們應該怎么辦?未來中國應急物流理念是不是需要巨大變革?歡迎朋友們留言,適當時候我也想靜下心來寫一篇關于應急物流理念變革的文章,希望到時候文章可以發表而不被刪除。
以下為汪鳴所長文章正文: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物流成為較為忙碌的領域之一,物流人也極大地表現出了責任意識、服務意識和奉獻精神,默默做了大量服務工作,我們應向參與抗擊疫情的物流人致敬!
縱觀武漢等地封城以來的物流運行情況,特別是在多地采取封路、斷路以防范疫情擴散措施以來,物流服務運行的能力總體上是不適應需求的,從事物流運行的企業和人員是忙亂和辛苦的。
從社會物流角度來看,有貨找不到承運者,也有承運后無法運抵目的地,更有運抵目的地后又無法順利交到需求者手中;
從政府統一指揮和調度的物流層面來看,設立轉運中心進行干支配隔離是正確的,但干線運輸、支線輸送和末端配送管理手段“過于行政”,導致全程物流效率低下,發貨端、運輸端、儲存端、配送端、需求端,端端著急,無法有效建立起全鏈條基于信息化、大數據的應急體系,強大的政府動員能力與龐大的社會物流服務能力,兩力未形成合力。
以上種種現象,充分暴露出我國應急物流體系理念落后,標準、技術更新機制缺失和實際運行功能不完善。這既導致應急反應遲滯、供需失配錯配、效率低下等問題,也與近年來我國強大的綜合交通運輸、末端配送供給能力不斷增強、效率快速提升、模式不斷創新的總體物流運行表現形成極大反差。這種反差,著實讓前線抗疫戰士付出了更大的辛勞,面臨更多的不必要的感染風險。因此,應盡快改善,以便為抗疫前線提供更好的物流服務,我們理應可以提供更好的物流服務。
當前,在面對抗擊新冠肺炎工作走向關鍵時刻和穩經濟需要復工復產雙重復雜形勢下,必須加快改進物流服務工作,改進的基本方向就是在制定周密的隔離防范方案下,政府充分發揮跨地區、跨行業的協調指揮功能,盡快讓專業的企業、專業的技術人員和業務人員來做專業的事情,實現政府與企業的通力合作。
應以應急的手段、穩定的運行、持久的能力為基本指導思想,完善疫區物流運行和供應鏈管理系統。如此,便可以政府認定的疫區周邊轉運中心為中心,搭建具有嚴格防疫隔離措施的社會化物流運營平臺,嵌入專業化的物流信息系統、大數據抓取分析系統,將通向疫區的干線運輸、疫區的支線運輸、疫區的末端配送有機整合起來,制定周密的貨物交接、人員交接、信息溝通、決策支持方案,加快疫區物流信息化、智能化運行。此外,還可以采取選擇牽頭企業的方式進行,目前順豐、京東、菜鳥,以及多個貨運平臺企業等均具備勝任這一重任的能力,通過定向協商和授權,責成其盡快全面接管物流系統。
在當前嚴峻的防疫形勢下,復工復產是一個既緊迫又嚴肅的政治任務,不能因為急于復工復產而放松物流環節的管控,也不能因嚴格的疫情防控而阻斷物流鏈和供應鏈,需在兩難之中尋找正確的路徑,要積極和慎重制定周密的復工復產物流運行和組織方案。
首先要改善和統一物流宏觀調控管理手段,提高物流行業管理的技術含量。中央政府部門盡快制定統一的物流復工復產標準,對企業活動區域、對接服務企業范圍、貨物交接方式、疫情防控措施等提出明確要求。同時,物流企業按照標準制定完整的復工復產方案,交政府備案后方可從事物流服務,防止物流環節傳播病毒;
其次是要建立信息化程度較高、車輛可跟蹤的運行情況信息報送機制,以及責成各省、市政府部門檢查核實企業運行執行情況,形成雙重把關下的物流復工復產格局。要克服復工復產中的急躁情緒和做法,切記不能簡單一刀切消除所謂阻礙物流、用工等要素安全有序高效流動的做法,建立以網絡型、智慧化服務和管控為主體復工復產物流模式,精準匹配服務供給與終端需求,提高物流行業治理能力,有力支撐復工復產高效率、低成本、高質量運行。
中郵無人機(北京)有限公司揭牌
2755 閱讀智能倉儲企業“智世機器人”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2656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整合重組,四千多名員工將何去何從?
2096 閱讀2024最值錢的物流上市企業是誰?哪些物流企業被看好,哪些被看跌?
1639 閱讀地緣政治重塑下的全球供應鏈:轉型、挑戰與新秩序
1298 閱讀物流供應鏈領域“吸金”不力,但能給投融資事件頒幾個獎
1315 閱讀連續5年的“春節主力軍”,德邦為何如此穩?
1177 閱讀16連冠背后,日日順助力智家工廠物流降本增效
1085 閱讀1745億件,快遞業務量增速超預期
1029 閱讀扎根供應鏈創新25年,一家“耐力長跑型”企業的破局啟示
977 閱讀
登錄后才能發表評論
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