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來幾年內,隨著規?;希瑖鴥热槠筮€會進入一個新的高增長期,但又不可否認的是,美國液態奶市場上,隨著牛奶替代品增多、素食文化興起、以及環境友好性與動物福利等問題的綜合因素影響,傳統牛奶的影響力正在式微。
2019年的最后一個月,蒙牛宣布完成了對澳洲貝拉米的收購,隨即又拋出要價計劃將澳大利亞另外一家乳企納入商業版圖,就在伊利、蒙牛各自為了雙千億目標而開啟全球資本并購競賽之時,美國最大的低溫奶供應商迪恩食品卻因持續虧損,破產倒閉。
唏噓之余,究其背后有很多復雜的影響因素存在,從微觀來看,人口消費趨勢的變化以及零售環境的改變,左右了乳企的發展空間;但放之于兩國的消費周期之下來看,中美兩國的乳品市場所面臨的消費環境不同,人群的消費能力也不盡相同,有趣的現象背后必然有其促成因子來解讀。
人們普遍認為,作為食品消費領域的一支,乳制品一度被認為是人類蛋白質的主要來源之一,其抗周期性的特征,引得無數企業家為之奮斗,但是隨著人們飲食結構和健康理念的轉變以及蛋白質來源的豐富多元化,乳制品在營養學頂端的絕對主導地位已然受到沖擊。
一個很明顯的表現是,美國人民對牛奶消費量一直在下降。
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自1975年以來,液態奶銷售量以及美國人均牛奶的消費均呈現出下降趨勢。1975年,美國人均液態奶消費量為247磅,2017年這數字減少至149磅,美國人均液態奶消費量下降近40%,幾乎腰斬。
消費者需求量的下降也導致了美國牛場的數量在減少。據美國農業部的數據,2017年,全美擁有超過40119個牛場;到了2018年,數量減少至37468個。短短的一年時間里,牛場數量減少了2000多個。
人們對牛奶消費的減少并不意味著人們減少了對蛋白質的攝入,新的生活方式主導了人們飲食結構的變化,牛奶的替代品,諸如植物蛋白開始受到追捧。
一份來自Food & Beverage雜志的報告顯示,在過去一年當中,食品飲料領域的話題當中,人們對植物基概念的討論幾乎貢獻了20%的流量,人們在議論著植物基的同時,也在消費植物基產品,這在一定程度上給傳統液態奶的消費帶來了不小的沖擊。
尼爾森調查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10月份,植物基飲料增速迅猛,在美國市場上燕麥奶銷量大幅上漲近50%,相比之下,植物奶市場整體銷量增幅僅為9%,這其中市場份額最高的杏仁乳銷量增幅為11%。
在這一輪消費變革風潮當中,從事生產低溫奶的美國乳業一哥迪恩食品首當其沖,敗下陣來。
牛奶主要銷售渠道是零售商,對于主營低溫奶的迪恩食品來說,更依賴于零售商,但在零售商集中度較高的美國,零售商更有話語權。
為了提高利潤率,大型零售商紛紛發展自主品牌,以食品飲料及日用品等行業技術壁壘低、市場成熟度高、消費差異感知小的產品為主。不管是渠道還是價格,傳統奶企都很難與零售巨頭相提并論。這種情況下,迪恩食品只能淪為零售商的代工廠。
更糟糕的是,為了更好的控制成本,2017年,像沃爾瑪、克羅格等零售巨頭陸續開始自建奶牛廠,并從迪恩食品手里搶走相當大部分的銷售額,這讓迪恩食品前景,變得更加暗淡。
如果說零售商的加工廠自建,切斷了迪恩食品的主要收入來源,那么壓垮公司的最后一根稻草則是其產品本身。
迪恩食品主要生產低溫奶。低溫奶采用低溫滅菌技術,在殺滅致病菌的同時,充分保留了營養和風味,但也意味著低溫奶的成本更高,因為需要廠商投入大量資金建設冷鏈系統和牛奶廠,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國內大多數的低溫奶品牌都是區域性的,而非全國性。
此外,從產業鏈布局來看,美國政府會對原奶限制最低收購價,迪恩食品對上游奶制品的價格完全沒有議價權利,原奶價格波動不斷,導致企業成本不可控。
而今年以來,隨著液態奶收購價格不斷走高,對上游失去議價權,對下游零售商失去話語權的迪恩食品,在兩面夾擊之下,負債累累,資不抵債。
反觀中國2019年的市場行情,從白酒股一路飛漲到美團等生活服務類互聯網平臺市值暴漲,再到火爆的豬肉概念股飆升,大消費無疑成為今年A股市場上表現最突出的投資主題。
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牧業、食品飲料年內分別上漲了87%、61%,幾乎是消費股撐起了A股市場的半邊天。
雖說在美國,植物奶異軍突起,但是從全球視野來看,牛奶的地位依然不可撼動,Euromonitor數據顯示,牛奶市場今年在全球的市場規模依然有將近1200億美元的市場,而全球牛奶替代品的市場規模還不足200億美元。
在中國的大消費浪潮之下,乳制品是當下中國消費升級過程中最具增長價值的消費品類。
從需求側來看,2018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與美國2017年的數據幾乎持平,人均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約為4150美元, 個性化、品質化、多樣化消費時代來臨,各類新式茶飲等新消費的出現,在拉動國民經濟總值的三駕馬車——投資和貿易增長失速的情況下,消費領域迎來增長提速期。
從市場的供給側來看,隨著中國乳業的持續整合,不足300頭的小型奶牛場數量已迅速下降,從2011年的約11.4萬個下降到2018年的的5.6萬個。此外,牛奶收購價格的提升將促使奶農回歸養殖,在連續三年下降之后,預計2019年,中國牛奶產量預計將達到3150萬噸,同比增長2%。
但國產乳品遠遠不能滿足國內市場供給,因為中國并不是牛奶的主產國,全球有四大液態奶主產國——阿根廷、歐盟國家、澳大利亞和美國,其中,澳大利亞的液態奶出口主要面向中國,正是因為中國市場的極大需求量,澳大利亞液態奶在2013年至2017年之間,保持了平均每年18%的增速。
中國乳業的兩顆雙子星——蒙牛和伊利,從未來的布局方面,伊利和蒙牛都在加快國際化進程及拓展多元化業務。
去年伊利在新西蘭等地建立乳業基地,此外,還收購了泰國本土最大冰淇淋企業Chomthana,同全球34個國家和地區與覆蓋原輔材料、產品包裝、智能設備等多個行業的700多家供應商建立合作關系等。
總的來說,在未來幾年內,隨著規模化整合,國內乳企還會進入一個新的高增長期,但又不可否認的是,美國液態奶市場上,隨著牛奶替代品增多、素食文化興起、以及環境友好性與動物福利等問題的綜合因素影響,傳統牛奶的影響力正在式微,兩個市場呈現出冰火兩重天景象的背后,乳品市場的變化趨勢卻值得深思。
2024最值錢的物流上市企業是誰?哪些物流企業被看好,哪些被看跌?
1800 閱讀連續5年的“春節主力軍”,德邦為何如此穩?
1443 閱讀CES 2025:NVIDIA OMNIVERSE驅動的智能倉儲數字孿生革命
1147 閱讀拼多多引領電商西進:帝王蟹進村,非遺剪紙出山
1059 閱讀制造業企業,不要逼物流公司降價了!
991 閱讀前?;浭瓿尚乱惠啈鹇匀谫Y
998 閱讀AI改變物流業的游戲規則:從炒作到實踐的深度思考
1003 閱讀2024年12月份中國出口集裝箱運輸市場分析報告
971 閱讀菜鳥拆分為假消息,繼續大力發展全球物流業務
924 閱讀樂歌股份預計2024年歸母凈利潤下降約50%,大力發展海外倉
925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