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式庫存管理是基于每個倉庫的預測需求將剩余產能分配給每個倉庫它是屬于供應商管理庫存的一種管理方法,是供應鏈上游通過綜合考慮來自下級企業的訂單和自身企業生產能力而做出的對下級企業庫存決策。
推動式庫存管理的步驟
1. 匯總下級企業遞交的訂單,并計算總訂貨量。
2. 生產完成后,若生產滿足了需求,則將過剩部分按訂貨量比例分配給下游企業;若生產未能滿足需求,則按訂貨量比例使下游企業同比缺貨。
推動式庫存管理模型的計算
1. 預測兩個生產批量之間的市場需求情況(平均需求)
2. 統計每個存貨點現有存貨數量
3. 確定安全庫存水平(安全庫存=預測誤差*Z累計概率分布值)
4. 計算整個物流系統的需求(總需求=平均需求+安全庫存)
5. 從總需求中剔除現在存貨,得到凈需求量
6. 根據需求預測分配額外產品=(平均需求a/總的平均需求(a+b))*額外產品數量
拉動式庫存管理是基于每個倉庫的特定需求以一定的訂貨批量補足庫存;每一個存儲點都獨立于渠道中其他所有的倉庫,預測需求,決定補貨量時都只考慮本地點的因素,而不直接考慮各個倉庫不同的補貨量和補貨時間對采購成本或生產成本的影響。
拉動式管理模式認為各個倉庫相對獨立,因此做需求預測和補貨決策時主要考慮本地市場的情況, 忽略各區域不同水平、不同時間的需求對供貨點經濟批量造成的影響,即各個倉庫首先確定自己所需補進的貨量,再將信息逐級向上傳導,拉動整個供應鏈的庫存變動,供貨點則根據各市場需求而不是自身的生產批量提供供給。
拉動式庫存管理是基于每個倉庫的特定需求以一定的訂貨批量補足庫存。
相應的,在預測需求、決定補貨量時都只考慮本地的因素,而不直接考慮各個存儲點不同的補貨量和補貨時間對工廠成本的影響。雖然利用該方法可以對每個存儲點的庫存進行精確控制,但如果各地的庫存單獨進行決策,那么補貨批量和補貨時間不一定能夠與企業生產批量、經濟采購批量等很好地協調起來。
推動式庫存管理是基于每個倉庫的預測需求將剩余產能分配給每個倉庫。
為了克服拉動式庫存管理方式的弊端,國內很多空調生產企業采用的是推動式庫存管理方式。它們根據以往經驗、每個存儲點的銷售情況、可用空間以及其它一些因素,將生產出來的產品分配給各個存儲點。其中,庫存水平的設定是根據整個倉庫系統的情況統一決定的。一般來說,當采購或生產的規模經濟收益超過拉動式庫存管理方式實現的最低總庫存水平帶來的收益時,就可以采用推動式庫存管理方式。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2901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41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055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044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786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00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259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191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077 閱讀2024中國儲能電池TOP10出爐
1046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