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3C系統集成領域碰壁的雷柏科技本應該“吃一塹長一智”,但其卻放棄了原先“固本清源”的念頭而不惜進入新一輪“賭局”。智能倉儲物流有何吸引人之處?
本文轉自“高工機器人”,作者廖文清,原文題為《智能倉儲物流“跨界者”的奇襲》。經億歐編輯,僅供業內人士參考。
本以為在3C系統集成領域碰壁的雷柏科技會放棄自動化這塊“蛋糕”,但最近雷柏科技又有了新的動向:開始傾向于智能倉儲物流業務。
近期,雷柏科技表示,近兩年正大規模推廣應用自動化立體倉庫,不斷拓展自動化系統集成應用和智能倉儲業務,知名企業如合肥國軒、桑頓新能源等企業的智能倉儲、物流系統,都是雷柏科技為其量身打造。
細究起來,雷柏想要進入智能倉儲領域其實早有信號:在《關于深交所2018年半年報問詢函的回復公告》中,雷柏科技稱已經于2017年進入新能源動力電池領域的自動化改造,并以智能倉儲及物流為切入點。
為了在這個新開拓的領域快速抓住市場機會及占據市場份額,雷柏科技甚至提出了在獲得客戶訂單后,會先預付供應商相關款項。
本應該“吃一塹長一智”的雷柏科技為何放棄了原先“固本清源”的念頭而不惜進入新一輪“賭局”,智能倉儲物流有何吸引人之處?
接二連三的跨界者
在跨界涉足智能倉儲物流上,雷柏科技并不是個例,甚至可以說,這兩年以來,新進者接二連三,這個領域并不乏話題。
作為AI獨角獸的曠視,也許大部分人對它的印象仍停留在一家人臉識別算法公司。即便去年曠視收購了艾瑞思,外界依舊很難想到,短短時間內它已經在物流賽道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2019年1月16日,曠視推出面向倉儲、制造等場景的智能機器人操作系統——河圖。
前不久,曠視還領投了鯨倉B+輪7500萬元融資,試圖通過資本的紐帶不斷壯大自己的生態圈。在自研、并購、投資這套組合拳下,曠視的智慧物流生態版圖已經浮出水面。
2019年4月9日,在第六屆廣州機器人及工業自動化展上,京信通信針對3C、汽車、食藥行業的制造工廠和倉儲物流場景分別設立了產線對接復合機器人、物料傳輸滾筒機器人、貨架頂升機器人、無人叉車等四大場景展示區。
這家全球領先的通信與信息解決方案及服務提供商也開啟了在智能倉儲物流領域的新征程。
京信通信將此次戰略布局作為緊跟智能制造發展步伐的一次調整,并稱將整合集團現有的5G通信網絡技術、云計算、邊緣計算、大數據及物聯網等技術基礎,為工業自動化、信息化及智能化提速注入強大的動力。
將時間線撥到更早之前,早在2015年,智能倉儲物流領域就吸引了一批人工智能企業落地,跨界者也是不少。在安防領域,海康威視就是其中一家。
2015年,海康威視開展機器人和機器視覺業務。2016年初,依托多年在圖像傳感、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技術積累和自主創新,海康威視宣布推出“阡陌”智能倉儲系統,通過機器人實現“貨到人”,顛覆傳統倉儲的作業模式。
緊跟海康步伐的大華股份也在2016年開始研發倉儲機器人,2017年產品開始落地。2018年5月,大華股份與申通簽署戰略合作協議;2019年7月,大華股份與韻達速遞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千億市場的爭奪
如果說自動化中有哪個部分是商業、工業、服務業通吃的,那一定是智能倉儲物流,不管是工廠還是電商零售,亦或者是有倉庫的餐飲企業等,對智能倉儲物流都是有需求的,巨大的市場空間是吸引跨界者進入的關鍵原因。
GGII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智能倉儲市場規模797.69億元,同比增長16.45%,2014-2018年智能倉儲市場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18.81%。
這兩年,以電商/快遞、零售、冷鏈行業等服務領域的智能倉儲物流需求快速增長,而服裝、新能源等新興行業需求亦開始凸顯;而從工廠來看,在人力成本上升、土地資源有限、經濟轉型升級等背景下,許多制造業企業開始以物流端為切入點進行自動化轉型升級。
從企業數量來看,GGII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倉儲類企業數量6萬家,從2010年的1.67萬家增長至2018年的6.0萬家,年復合增長率為17.37%;從自動化立體庫建設數量看來,GGII數據顯示,2018年自動化立體倉庫5390座,新增885座。
GGII認為,中國物流業的快速發展為倉儲業的崛起提供了巨大的市場需求,加上制造業、商貿流通業外包需求的釋放和政策的引導,智能倉儲的戰略地位將持續加強,未來智能倉儲市場需求將進一步釋放,預計到2023年,智能倉儲市場規模將達1975億元。
在資本層面,這一領域融資的熱度也持續不減。從2017年到現在,據不完全統計,已經有近30家企倉儲機器人企業獲得融資,在自動化整體行情下滑的情況下,倉儲機器人領域的投融資卻熱度不減,甚至表現出了逆勢上揚的趨勢。僅2019年上半年,就有超10家倉儲機器人相關企業獲得融資。
還有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當企業間競爭逐漸從技術產品的競爭延展到后項管理競爭時,倉庫的運營管理水平可以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產品優勢和經營利潤,這就是業內人士所說的“第三利潤源”。
誰將登陸“諾曼底”?
對于跨界者來說,智能倉儲物流就是他們想要開辟的“第二戰場”。面對機器人和自動化這一投資周期相對漫長的行業,資金的優勢并不是那么明顯,所以盡管手握大量資金,這些入局者也未必得心應手。
但沒有金剛鉆,還真不敢攬瓷器活。
雷柏科技在自動化圈其實并不陌生,早在2008年,雷柏科技就開展了自動化工作,也是國內最早在自己的產線上使用機器人的企業之一,2012年,雷柏科技便開始在工廠內探索轉型機器人自動化生產、智能工廠。
正是得益于從2012年以來就開始儲備起來的核心技術團隊,以及對于自動化產線工藝的理解,讓雷柏科技一直不放棄死磕自動化這一領域。
京信通信也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在于對車間和現場的生產工藝理解。
事實上,在2003年,京信就開始開發自動化測試系統;2009年開始通過大數據分析優化測試項目;2016年底,京信在生產車間引入機械手臂和AGV小車,并于2017年部署柔性生產線。得益于自動化和信息化技術的部署,2014到2017年間,京信通信的工人數量減少了54%。
能否將自身的成功經驗復制到其它企業中去,從自動化的受益者變成賦能者,這是雷柏科技和京信通信都需要思考的問題。
當然,作為智能倉儲物流的應用企業,他們具備的場景優勢也成為一道壁壘,并不是隨隨便便一個初創企業就能跨越的,事實上,在現階段,對于大部分智能倉儲物流企業來說,擁有可以落地的標桿案例已經成為第一道甚至是最難邁過的“坎”。
拿京信通信智能制造事業部副總經理葛鑫的話來說就是:“因為我們自己做生產制造,自動化該怎么上,上哪一塊,怎么建立自己的智能工廠,是非常清楚的,這對于我們對外賦能有一定幫助,因為在跟客戶講的時候,客戶更容易全面理解,而不僅僅是賣設備而已。”
雖然艾瑞思的硬件和曠視的軟件為打造河圖創造了最基本的兩個條件,但這套系統的順利落地有賴于更大的生態力量。曠視深知這一點,因此發布河圖后它還現場啟動了“河圖合作伙伴”計劃,宣布將投入20億元與合作伙伴一起加速機器人場景的落地。
“我們現在做的事情就應該是把兩三個場景打得足夠透,去做效率變革,守正方能出奇。”曠視科技創始人兼CTO唐文斌如是說。
以深度學習作為核心競爭優勢的曠視得益于AI風口快速成長,但AI在工業領域的落地是一場“持久戰”,還需要長期的培育。
從AI落地來看,安防行業已經獲得了初步成功,作為AI落地首站,智能安防的發展給智能倉儲物流帶來了示范效應。
事實上,倉儲、運輸、配送過程中少不了條形碼、射頻識別技術、視頻智能分析技術、傳感器、全球定位系統等先進的物聯網技術,安防的界限也變得愈加模糊。從這一角度來看,海康威視和大華股份跨界智能倉儲物流并不意外。
不過一個完整的智能倉儲物流系統不僅僅涉及到AGV等智能設備,還包括軟件方面設備的調度系統、整廠MES系統以及周邊的輔助設備等,其所涵蓋的技術突破點非常多。這也是海康專注于設備的原因,但專注于設備,也就意味著將削弱對于工藝的理解,如果要實現AGV等智能倉儲設備的放量,需要依賴于更加懂行業的集成商,搭建穩固的生態圈是需要面對的挑戰。
來自不同領域他們,誰最終將登陸智能倉儲物流“諾曼底”爭奪“霸主”?拭目以待。
中郵無人機(北京)有限公司揭牌
2727 閱讀智能倉儲企業“智世機器人”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2642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整合重組,四千多名員工將何去何從?
2075 閱讀2024最值錢的物流上市企業是誰?哪些物流企業被看好,哪些被看跌?
1576 閱讀地緣政治重塑下的全球供應鏈:轉型、挑戰與新秩序
1298 閱讀物流供應鏈領域“吸金”不力,但能給投融資事件頒幾個獎
1280 閱讀連續5年的“春節主力軍”,德邦為何如此穩?
1163 閱讀16連冠背后,日日順助力智家工廠物流降本增效
1078 閱讀1745億件,快遞業務量增速超預期
1022 閱讀扎根供應鏈創新25年,一家“耐力長跑型”企業的破局啟示
977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