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Gartner世界供應鏈TOP25清單發布后,中國的阿里巴巴首次入選,位列第十三名。作為本屆唯一登榜的中國企業,我們不得不說一句“厲害了,我的馬爸爸阿里”。
美中不足的是,在四項量化評分中,阿里的企業社會責任CSR Component得了零分,這塊評分的占比是10%。
這樣一來就有些尷尬了,阿里是上榜企業里唯一拿了鴨蛋的,其他企業最高10分,最低也有4分,這到底是咋弄的呢?
得零分有這樣幾種可能性,第一,阿里是一個沒有任何社會責任的企業,第二,Gartner的評委不知道阿里有社會責任。
我們先來看第一種可能,阿里是一個沒有社會責任的企業嗎?
我在阿里集團的官網上輸入了“社會責任”關鍵詞,從阿里的可持續發展介紹里,看到了以下的描述:
“在阿里巴巴,我們堅信對社會負責是我們商業模式的一部分。自集團創立至今,我們一直致力于支持和參與符合我們核心價值觀和使命的公益和社會責任項目,并建立普惠的互聯網公益生態圈,以科技賦能公益事業,助力社會的發展。”
圖片來源:阿里集團官網
在每一項舉措中,阿里都列舉了很多的數字,比如在“助力脫貧攻堅”中,網頁中提到了“淘寶大學為創業者和農戶提供電商課程。淘寶大學的網絡課程覆蓋約98.9%國家級貧困縣。2018財年,來自823個國家級貧困縣的約21萬名學員,完成了約2,300個淘寶大學的網絡課程。”
由此可見,阿里確實是很重視社會責任的,在創造就業、農村發展、助力脫貧、可持續生態和慈善公益等方面做了不少事情。因此,第一種可能性不成立。
我們再來看第二種可能性,Gartner的評委不知道阿里的社會責任。
我不能臆想為什么Gartner會不知道,想要了解事實真相,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詢問當事人。于是,我寫了一封郵件給Gartner項目負責人,尋求官方的說法。
根據Gartner的說法,阿里好像沒有向一些評級機構報告CSR信息,因此也就沒有得到任何分數。
這就像是學生明明做好了作業,卻沒有交給老師,因此得了零分,這豈不是很冤枉?
我打開了Gartner附上的PPT文件,里面詳盡解釋了CSR評分的方法論。
從2016年起,Gartner一直在完善CSR評分體系。CSR由三塊內容組成,分別是:
Environment 環境
Society 社會
Workplace 工作場所
CSR評分設計方法:
1. 關鍵點
1)“CSR真相”由多家第三方組織提供。
2)企業社會責任始于關注環境,但擴展到人權/工人權利、治理等方面。
3)一些第三方的評級覆蓋不至于供應鏈方面。
2. 指導原則
1)設計利用公開可用的第三方數據。
2)選擇的指標是支持魯棒的、可重復的流程。
與供應鏈相關
可信的(公開的、有效的方法、公認的/公認的專家)
明智的(現有的報告,全面但易于管理)
Gartner的評分方法:
業界評委 Peer Vote,25%
Gartner評委 Analyst Vote,25%
3年加權資產收益率 ROA,20%
庫存周轉率 Inventory Turns,10%
3年加權營收增長率 Revenue Growth,10%
企業社會責任 CSR,10%
三個層級的數據,混合到CSR綜合評分中。從入門級的Commitment,到中級的Transparency,和最高級的Performance,分別貢獻了1分、3分和6分。
Gartner對于每個層級給出的詳細說明,包括如何得到CSR分數。
由于里面涉及到的機構比較多,包括了UN Global Compact聯合國全球契約,GRI全球報告倡議,道瓊斯和恒生的可持續發展指數等等。
根據Gartner的回復,只要阿里向這些機構主動報告CSR方面的信息,通過審核之后,就能夠在機構的數據庫里完成更新。
當Gartner從這些機構的數據庫里調用資料的時候,也就能夠找到阿里的CSR信息,根據標準給與相應的分數。
理論上聽起來好像so easy,真要辦起來難不難?
讓我們來看一下入門級的聯合國全球契約是如何申報的。
打開搜索引擎,輸入“UN Global Compact”,就能跳出網頁鏈接:
https://www.unglobalcompact.org/
在網頁上找到申請流程,然后就能看到下面的說明。
“我們很高興你決定采取下一步加入聯合國全球契約。請填寫下面的申請表,您很快就會收到我們的回復。”
阿里是企業,那就選擇Business Application,申請流程只有三步。
步驟1
查看在線申請指南。
步驟2
準備一份有CEO簽署的承諾書,然后遞交給聯合國秘書長,其中包括:
1)聯合國全球契約及其十項原則的承諾
2)采取行動支持聯合國的目標
3)每年提交進展情況通報(Communication on Progress)
步驟3
填寫在線申請表,并上傳由首席執行官簽署的承諾書的數字副本。簽署承諾書的首席執行官姓名必須與在線注冊表中的條目一致。
為了標準化申請流程,聯合國已經準備好了多語言版本的承諾書,其中也有中文版本。
看起來申請加入聯合國全球契約,好像真的不難。
阿里只要完成在線申請,附上CEO逍遙子的簽名承諾書和相關的行動證明,就ok了。
稍等一下,承諾書里提到的“十項原則”又是什么呀?
聯合國全球契約的十項原則,以下內容來自官網:
企業可持續發展始于公司的價值體系和基于原則的經營方式。這意味著以至少在人權,勞工,環境和反腐敗領域履行基本責任的方式運作。
負責任的企業在任何地方都有相同的價值觀和原則,并且知道一個領域的良好做法,不會抵消另一個領域的損害。
通過將聯合國全球契約的十項原則納入戰略,政策和程序,并建立誠信文化,公司不僅堅持其對人和地球的基本責任,而且還為長期成功奠定了基礎。
聯合國全球契約十項原則源自:在世界人權宣言中,國際勞工組織關于工作中的基本原則和權利宣言,在里約環境與發展宣言,以及聯合國反腐敗公約。
人權
原則1:企業應支持和尊重對國際公認的人權的保護。
原則2:確保他們不參與侵犯人權行為。
勞工
原則3:企業應維護結社自由和有效承認集體談判權。
原則4:消除一切形式的強迫和強制勞動。
原則5:有效廢除童工。
原則6:消除就業和職業方面的歧視。
環境
原則7:企業應支持采取預防措施應對環境挑戰。
原則8:采取措施促進更大的環境責任。
原則9:鼓勵開發和推廣環保技術。
反腐敗
原則10:企業應該反對一切形式的腐敗,包括敲詐勒索和賄賂。
好了,至此為止,事情基本搞清楚了。
阿里的企業社會責任為零分,大概率是因為他們沒有向Gartner認可的第三方機構提交CSR信息。
如何提交信息,在Gartner的報告中已經解釋得很清楚了,企業只需要follow就可以了。
對阿里,我也只能幫到這兒了。
問題原本原因已找到了,是阿里沒有向指定的第三方機構報告CSR信息。
改善的方法路徑也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也沒有很復雜。
接下來就看阿里的努力了,希望在明年的Gartner供應鏈評選中能得到CSR的分數。
中國企業在擁抱全球化的進程中應該多融入西方的商業環境,多了解一些游戲規則總是好的。有時候做得好,還要懂得會吆喝,這年頭,酒香也怕巷子深。當然了,承諾要做到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的,否則還不如不要承諾。
從倉儲規劃,看DeepSeek的實用性、局限性和突破之道
2559 閱讀中國物流集團或迎第五家上市公司,國家隊進一步釋放行業整合信號?
2290 閱讀一年凈賺超22億、投資海外倉導致凈利潤腰斬、苦苦等待重整……跨境電商巨頭們發展冰火兩重天
2192 閱讀DeepSeek對國內物流自動化及智能倉儲領域主要上市企業的經營數據及效率分析報告(之二)
1345 閱讀中通快運官宣啟動大票零擔業務?
1133 閱讀順豐同城宣布接入DeepSeek大模型
1057 閱讀暢想2.0 · AI重塑物流行業
1068 閱讀單月總貨量同比增長734.4%!獨家解讀順嘉國際貨站跨越式增長背后的效率密碼
1085 閱讀12,800字極致邏輯推導!Deepseek用窮舉法解決了物流網絡優化問題
1079 閱讀安得智聯正式接入DeepSeek-R1 滿血版!
1071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