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宗供應鏈四巨頭——建發股份、物產中大、廈門國貿、廈門象嶼先后發布了2023年年報。
不同于前幾年營收、歸母凈利潤持續創歷史新高的增長態勢,2023年四巨頭(本文建發股份只討論供應鏈運營業務)的歸母凈利潤都出現了下滑,其中廈門國貿、廈門象嶼同比下滑高達46.72%、40.31%;營收方面也只有物產中大實現微小的增長,其他三家均下滑。
由于近十年來首次遭遇業績下滑,廈門象嶼年報開篇便是向全體股東致歉,稱“2023 年,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經歷前所未有的洗禮與重塑”,“公司經營調整的腳步未及時與市場律動同頻,當前模式升級的深度也尚顯不足,未能充分挖掘和釋放其潛在的價值”。
而建發股份在年報發布之前,收到了廈門證監局的警示函。廈門證監局認為建發股份財務核算存在薄弱環節,財務復核程序不到位,房地產業務中個別長期股權投資、存貨的減值測試不夠審慎,供應鏈業務中個別品種如氫氧化鉆、電纜等貿易業務采用總額法確認收入依據不充分;對個別子公司管理不到位,部分合同用印審批不規范,公司內部控制存在缺陷。
大宗供應鏈涉及金屬礦產(黑色、有色等)、能源化工(煤炭、石化等)、農產品等,是各個工業產業鏈的上游,外部環境的變化會對大宗商品市場、大宗供應鏈造成較大影響。
2023年,全球地緣政治局勢嚴峻,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國際貿易摩擦頻繁,金融市場波動加劇;國內經濟增速放緩,調整經濟結構的難度上升。
(中國大宗商品價格指數CCPI月度走勢,圖源: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
一方面,市場有效需求不足,抑制大宗原材料采購需求,商品流通效率有所下滑;另一方面,受預期與實際需求錯位等因素影響,玉米、煤炭等大宗商品價格寬幅震蕩,交易收益大幅波動,出現行業違約事件,讓供應鏈企業承受更大風險,不少中小供應鏈企業退出了市場。
物產中大在年報中表示,2023年國內鋼材價格寬幅震蕩,上半年價格高位回落,下半年價格震蕩上行,雖然出口等方面市場出現增長,但市場整體供需壓力仍較明顯;煤炭行業在多重政策調控下,價格呈現震蕩下行態勢;國內化工品市場經歷了復雜的變化,整體呈現漲跌互現的局面。
廈門象嶼特別提到了公司農產品供應鏈盈利水平受到影響:因谷物原糧價格下行,下游客戶降低庫存,疊加采購季節集中、銷售分批進行的采銷節奏,2023年公司農產品供應鏈的期現毛利為-5.42億元,同比變動-138.42%;期現毛利率為-0.89%,同比減少3.61個百分點。
(廈門象嶼大宗商品經營,圖源:廈門象嶼2023年年報)
利潤率較低
大宗供應鏈企業的一大特征是利潤率較低、周轉率較高,主要圍繞生產資料,為制造業/貿易商客戶提供端到端的一體化服務,將四流服務(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嵌套在上游采購供應、中游生產加工、下游產成品分銷的全鏈條中。
難得的是2023年有三家巨頭供應鏈相關毛利率實現了增長:
建發股份供應鏈運營業務的毛利率為2.04%,比2022年增加0.36個百分點;
廈門國貿供應鏈管理業務的毛利率為1.31%,比2022年小幅增加0.04個百分點;
物產中大供應鏈集成服務的毛利率為1.69%,比2022年小幅增加0.06個百分點;
四巨頭中,只有廈門象嶼大宗商品經營與物流業務的毛利率比2022年減少0.36個百分點,為1.53%。
近年來,在國家經濟結構轉型、能源結構轉型、產業發展轉型的背景下涌現出一系列新機遇,大宗供應鏈行業在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術、生命科技等高附加值產業鏈上的布局逐漸增多,同時在傳統領域的供應鏈一體化合作融合更加深入,有望持續提升凈利率水平。
盈利模式
大宗供應鏈企業的盈利模式主要包括服務收益、交易收益(包括規模集拼收益和價差收益),以廈門象嶼為例,該公司以服務收益和規模集拼收益為核心,輔以價差收益。
服務收益是指依托平臺化優勢,規模化運作,為客戶提供采銷、加工、物流配送、供應鏈金融、信息咨詢等全產業鏈綜合服務,賺取服務費。
規模集拼收益是指依托龐大的業務體量,通過集中采購及專業化運營獲得成本優勢,降低各環節運營成本,賺取交易收益。
價差收益是指依托產研能力,通過分析商品價格變動趨勢(時間維度)和區域價格差異(空間維度)進行交易從而獲取收益。
近年來,領先的大宗供應鏈企業的經營戰略和策略不是靠市場的上漲來賺取商品的差價,而是強調跟產業鏈的結合,服務好產業客戶來共享價值增長,和產業伙伴一起對沖市場下行的風險。
近年來,中國大宗供應鏈市場規模比較穩定,2022年為55萬億元,中國大宗供應鏈CR4(廈門象嶼、廈門國貿、建發股份、物產中大)市場體量由2017年的8000億元左右增長至2022年的2.3萬億元,對應市場占有率由1.77%快速提升至4.18%。
2023年,由于不少中小供應鏈企業退出了市場,頭部企業依靠資源、服務和風控優勢,拓展渠道網絡,搶占更多市場份額,實現了市占率逆勢增長。廈門象嶼年報顯示,根據貨量口徑測算,中國大宗供應鏈CR5(廈門象嶼、廈門國貿、建發股份、物產中大、浙商中拓)2023年上半年的市場占有率達到5.46%,市場集中度持續提升,不過距離美日大宗供應鏈CR4市場占有率還有較大差距。
從海外經驗來看,供應鏈或貿易商涉及行業相對廣泛,營收規模和行業集中度明顯高于國內。農產品領域貿易商以“ABCD”為首,主要包括美國ADM、邦吉(Bunge)、嘉吉(Cargill)、法國路易達孚(Louis Dreyfus)等。日本五大綜合商社則以多元化業務經營為主,包括三菱商事、伊藤忠商事、三井物產、丸紅株式會社和住友商事。日本商社以資源類業務為主,也有丸紅這類以非資源類業務為主的綜合商社。
隨著國內經濟發展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進階,制造業客戶對專業化、一體化供應鏈服務的需求日益上升,供應鏈頭部企業加速模式迭代,在組合供應、環節整合、鏈條延伸、區域協同等方面持續發力,跨品類的上下游渠道及物流整合能力成為競爭關鍵。憑借兩者結合形成的“物貿聯動”能力,頭部供應鏈企業能通過高效資源調配及網絡化物流服務介入到產業鏈更多服務環節中,加強客戶粘性,進一步鞏固產業鏈上下游市場地位。
(圖源:廈門象嶼2023年年報)
借鑒日本發展經驗,其本土企業海外擴張離不開五大綜合商社(三菱商事株式會社、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三井物產株式會社、住友商事株式會社、日本丸紅株式會社)的同步全球拓展,為其在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商務流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
隨著中國企業出海步伐加快,催生大量海外采銷、國際物流、跨境電商、信息咨詢等供應鏈需求。在海外采購及物流通道建設,國際化團隊培養等方面走在前列的供應鏈企業,有望憑借服務能力和地緣優勢,承接中資企業海外供應鏈需求,打開新的“藍海”市場。
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快速發展,逐步滲透到大宗供應鏈服務行業,將有效提高大宗供應鏈各環節的協同效率,實現物流、商流、信息流、資金流的平臺化共享,推進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
廈門象嶼從事大宗供應鏈服務,以制造業企業為核心客戶,為其提供大宗原輔材料采購供應、產成品分銷、物流配送、供應鏈金融、信息咨詢等的一體化供應鏈服務。
公司作為國家5A級物流企業,培育出三大物流運營主體(象嶼速傳、象道物流、象嶼農產),在業內率先構建以“公、鐵、水、倉”為核心、鏈接海內外市場的網絡化物流服務體系。
(廈門象嶼2023年業績,圖源:雪球)
廈門象嶼選擇商品的標準是:①流通性強,易變現;②標準化程度高,易存儲;③需求量大,產業鏈條長,能夠提供多環節綜合服務。公司目前主要經營金屬礦產、農產品、能源化工、新能源等大宗商品,涵蓋“黑色金屬、鋁、不銹鋼、新能源、煤炭、油品、谷物原糧”七大核心品類。
(廈門象嶼2023年核心商品市占率,圖源:廈門象嶼2023年年報)
廈門象嶼聚焦制造業客戶需求,2023年公司制造業客戶服務量占比情況:整體穩定在60%以上;其中,新能源供應鏈80%以上,黑色金屬和鋁供應鏈70%以上,煤炭、谷物原糧供應鏈60%以上,不銹鋼供應鏈50%以上。同時,公司聚焦國內外上游礦山資源開拓,豐富供應商資源,礦山長協及直采比例逐步提升。
2023年,廈門象嶼市場份額逆勢增長,實現大宗商品經營貨量22515萬噸,同比增長13.74%。其中,黑色金屬、動力煤、鋁、谷物原糧等經營貨量均增長10%以上,新能源經營貨量增長70%以上,油品經營貨量增長110%以上。
2023年,公司推進海外平臺建設,加速國際化布局,實現進出口總額約191億美元,同比增長16%;其中進口總額約170億美元,同比增長超30%。
廈門象嶼將“單點服務”升級為“綜合服務”,提供的服務內容從單一環節服務,升級為原材料采購、產成品分銷、庫存管理、倉儲物流、供應鏈金融等一攬子服務;沿產業鏈向上下游延伸“綜合服務”,建立起具有廈門象嶼特色的“全產業鏈服務模式”;在全產業鏈形成服務優勢后,順勢切入有賦能價值的生產制造環節,形成“供應鏈服務+生產制造”的產業鏈運營模式,提高綜合收益水平,緩沖產業周期性波動的影響。
對于2024年,廈門象嶼表示,始終堅信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產業鏈供應鏈發展的戰略機遇沒有改變,公司戰略引領和模式優勢沒有改變,將著力做好國際化、數智化、農產品、生產制造、風險控制等重點工作。
建發股份的主營業務包括供應鏈運營(該業務2023年營收占全公司營收的77.7%)和房地產,本文只討論前者。
2023年,建發股份的供應鏈運營業務分部實現營業收入5933.66億元,同比下降14.79%;實現歸母凈利潤39.53億元,同比下降1.38%。建發股份認為,在大宗商品價格劇烈波動的環境下,公司經營業績較為平穩,得益于公司穩健的風控能力,同時也體現出公司專業化、國際化、物流支持、投資支持、金融賦能、科技賦能等戰略的落地成效。
建發股份針對產業鏈上下游客戶核心訴求,搭建了集資源整合、物流規劃、庫存管理、風險控制、線上交易、成本優化、供應鏈金融、信息咨詢等服務于一體的“LITF”供應鏈服務體系,為客戶提供以“物流(Logistics)”“信息(Information)”“金融(Finance)”“商務(Trading)”四大要素為基礎的定制化的供應鏈運營服務。建發股份持續優化“七大專業集團+新興事業部”的組織架構,2023年公司主營商品市場占有率穩中有升。
在資源獲取力方面,公司加強與國內外大型供應商的合作,合作貨量不斷提升,其中:建發鋼鐵集團與主要國有上市及大型民營鋼廠合作貨量增幅超23%,與國際礦山等主要鐵礦供應商合作貨量增幅近55%;建發漿紙集團與國內外大型紙漿供應商合作貨量增長16%;建發農產品集團與大型國際糧商合作貨量提升近32%。
建發鋼鐵集團細分造船、工程、汽配、風電等行業的價格管理需求,運用衍生品組合工具為大型終端客戶和項目提供價格風險管理服務;建發礦產集團聚焦國內金屬核心產業基地,與核心工廠達成項目型合作,推動供應鏈業務從前端原料向后端產品延伸,打通鉻系、錳系、鎳鐵等產業鏈條。
(紙漿、紙張產業鏈的供應鏈綜合服務,圖源:建發股份2023年年報)
2023年,建發股份進出口和國際業務額達到438億美元,同比增長8.38%。
在消費品業務方面,建發股份正逐步優化業務結構,深耕汽車、機電、家電、輕紡、泛食品等板塊,專注提升業務質量,創新經營模式,拓展產業布局,開發海內外供應鏈業務機會。2023年,公司在消費品行業的貿易規模超過540億元,同比增速約25%。
建發汽車集團二手車出口臺數同比增長超260%,位居行業前列。建發消費品集團全年機電設備業務規模同比增長256%。
2023年,廈門國貿提出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三鏈融合”的業務模式升級戰略,即以全流程供應鏈服務為核心,以國際化產業鏈運營為助力,以高效能價值鏈協同為保障,推動公司實現自身業務的不斷迭代升級,激發公司持續開展價值創造。
(廈門國貿2023年業績,圖源:雪球)
2023年,廈門國貿加強上下游渠道建設,夯實核心品類競爭優勢:鋼材經營貨量超3500萬噸,同比增長超20%;煤炭經營貨量超4500萬噸,同比增長超30%;油品、棉花、棉紗等品類經營貨量增長約50%。
廈門國貿持續優化產品結構,拓展高附加值品類,新產品中,瀝青經營規模超40萬噸,經營利潤穩步提升,品種鋼、木片等新品類已形成穩定規模,新增燒堿、鉬金屬等品類。在新能源領域,公司成立新能源供應鏈子公司,完善新能源業務戰略規劃,聚焦“電池產業鏈”及“光伏產業鏈”,布局開拓新能源、新材料全產業鏈供應鏈業務。
廈門國貿加速國內外網絡布局,成立新疆境內平臺公司,國內“東西南北中”區域布局進一步完善;新設立印尼、阿聯酋、巴西三個境外平臺公司,打造東南亞、中東、南美重要業務樞紐,重點拓展金屬、煤炭、鐵礦、紙漿、農產、化肥、新能源等業務;在智利、土耳其、泰國新設辦事處拓展金屬供應鏈業務,在越南設立辦事處拓展棉花棉紗、滌綸短纖等業務。公司加快物流板塊戰略轉型,加強國際物流項目布局。
2023年,廈門國貿數字化建設升級,總投入約1億元。“國貿云鏈”持續發掘業務轉型數字化需求,已覆蓋紙業、金屬、農產、能源、石化、化工等多個業務協同場景,運營協同效率不斷提升,全年累計訂單超10萬筆,成交金額近400億元。
(圖源:廈門國貿2023年年報)
廈門國貿積極推廣零碳業務助力產業客戶節能降碳、綠色發展,零碳業務2023年新增簽約客戶15個,新增訂單24筆,業務規模突破2800萬元;同時,公司運用綠色金融工具,引入碳評分體系,開發或投資綠色主題項目,推動綠色低碳產業鏈的發展。
2023年,物產中大實現營業收入5801.61億元,利潤總額72.99億元,從2015年整體上市以來年均增長分別達到15.55%、16.09%。
(物產中大2023年業績,圖源:雪球)
物產中大較早從賺取買賣差價的傳統貿易商轉型為供應鏈集成服務商,并致力于成為產業生態組織者,堅持以供應鏈思維,做產業鏈整合,構建具有獨特競爭優勢的“供應鏈+”產業生態體系,使得公司凈資產收益率在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中處于領先位置。
2023年,物產中大的智慧供應鏈集成服務充分發揮產業優勢,國內黑色金屬板塊核心終端客戶業務比重達50%;鋼鐵、煤炭、化工、汽車等主業品種通過上下游合作提升銷售網絡;持續深化物流基地網絡布局,完成對上海物流基地項目收購;橡膠油氣板塊整合有效解決了資源分散化、品牌多元化、競爭同質化等問題,整合完成后的物產中大化工成為中國排名前列的橡膠貿易商和國內領先輪胎生產商,供應鏈集成服務能力不斷夯實提升;元通汽車領辦浙江省新能源汽車聯合共享服務中心,新能源汽車合作品牌拓展至17家,全年交付量同比增加40%,新能源業務加速發展。
2023年,物產中大的智慧供應鏈集成服務中,金屬、能源、化工、汽車服務等核心業務營業規模均位列全國前列。主要品種的經營數據如下:鋼材銷售7151.58萬噸,鐵礦砂3755.43萬噸,煤炭銷售5548.48萬噸,化工銷售2084.49萬噸,農產品銷售489.83萬噸,油品銷售451.59萬噸,元通汽車躋身2023年中國汽車經銷商集團百強第七名。
以基于系統解決方案的金屬供應鏈集成服務為例,物產中大圍繞鋼鐵全產業鏈,上游原料端礦石有澳大利亞、巴西、馬來西亞、印度、南非等豐富的國際化采購渠道;中游鏈接寶武集團、鞍鋼集團、河鋼集團、首鋼集團、建龍集團、中天鋼鐵等百余家長期合作的大中型鋼廠,形成遍布全國的鋼材資源網絡;下游圍繞中交、中冶、中建、中鐵建、國網等核心優質客戶,解決原材料組織、材料保供、成本管理、物流規劃和金融服務等配供配送基礎需求,另外還與浙江省內外的集裝箱、電梯、家電、汽摩配、新能源等若干特色產業集群建立長期配送服務關系,為大型產業客戶及終端產業集群在資源組織、成本控制、庫存風險等方面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
(物產中大基于系統解決方案的金屬供應鏈集成服務,圖源:物產中大2023年年報)
“京東服務+”洗衣中央工廠招商、3C上門安裝/維修招商
2346 閱讀嘉誠國際發布2024年年報:營收13.5億元,歸母凈利潤為2.05億元
2326 閱讀深圳擬擴大試點物流、環衛功能型無人車運營,加速產業規模化進程(附編制說明等下載)
2132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收購,9億美元交易值不值?
1575 閱讀DeepSeek落地全球第一大港
1298 閱讀京東外賣重點推廣39城
1260 閱讀國內首條無人機城際物流航線首航,1200公里續航會否沖擊貨運格局?
1213 閱讀普洛斯中國2024年表現穩健強勁,卓越運營助力新經濟勢能攀升
1128 閱讀京東,為外賣騎手繳納五險一金!
1125 閱讀物流行業唯一!京東物流入選《可持續發展年鑒2025》
1110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