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各家數據出爐,排名仍然為中通、韻達、圓通、百世、申通和順豐。值得注意的是,業務量增速方面,中通在高體量的同時增速不減,與韻達拉開差距,一馬當先。圓通申通增速反彈,業績修復明顯;韻達百世增速趨緩,回歸理性;整體來看四通一達各家增速趨同(在40%~45%),市場競爭白熱化。
與此同時,順豐增速下降明顯。從2018年Q1增速39.3%下降到了2019年Q1增速僅為7.3%,除與春節影響外,也與經濟原因對商務件影響有關。
→19年Q1各家業務量(億件)及同比增速:
備注:中通、百世數據來自物流一圖調研,僅供參考,具體數據請參考官方發布的三季度財報;其他數據來自財報公布。
從市占率來看,由于四通一達增速高于行業,市占率均有上升。順豐增速低于行業,市占率下降。CR5(四通一達)市占率上升加快,相比18年Q1上升了9.7%,市場進一步向四通一達加速集中。其中中通上升幅度最大,相比去年一季度市占率上升2.6%,韻達上升2.0%,百世上升1.8%,圓通和申通均上升1.6%。
→四通一達、順豐近三年Q1市占率變化情況:
備注:中通、百世數據來自物流一圖調研,僅供參考,具體數據請參考官方發布的三季度財報;其他數據來自財報公布。
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各家也相繼實行一定的價格策略,如中通對1kg內小件,派費下調了0.15元左右,與此同時給予力度較大的增量補貼政策。
從一季度郵政局及各家財報數據來看,市場單價降幅放緩,但圓通和申通單票收入下降加速(韻達今年Q1單票收入含派費,不做對比),圓通單票收入下降10.9%,申通下降0.4%,降速高于去年同期??梢婋m然市場單價降幅放緩,但通達單價下降幅度并沒有放緩,頭部企業價格競爭激烈。
→各家快遞公司2019年1月單價變化情況:
備注:數據來自財報公布。
我們知道,價格戰目前主要原因是四通一達對阿里、拼多多等電商平臺業務的搶奪,阿里和拼多多業務量直接影響四通一達市場占有率,那么目前四通一達在阿里和拼多多業務情況如何?下面物流一圖將進一步分析。
我們知道,目前整個快遞市場業務來源仍然以電商件為主,經測算2018年快遞業務量中有72.8%的業務來自電商平臺,相比2017年上升3.9%。
從各家電商平臺對快遞業務量貢獻來看,目前主要快遞業務來源仍為阿里平臺和拼多多,分別占整個快遞業務量的42.1%和18.9%;其中拼多多占比相比去年同期上升了8.2%,增長幅度較大;此外,京東和其他電商平臺也有11.9%的快遞業務貢獻。
→快遞業務量在各電商平臺及線下的占比變化:
備注:數據來自券商調研。
從下圖可以看出,四通一達業務在阿里、拼多多、京東和其他電商占比各不相同,但與整個市場排序一致。四通一達打包來看,線上占比更是高達88%,其中阿里占比64%,拼多多20%左右,兩者占比高達84%。根據二八原則,四通一達的重點客戶為阿里和拼多多,兩家電商平臺也自然成為四通一達爭搶的主要客戶對象。
→四通一達在各平臺業務量分布情況:
備注:數據來自物流一圖調研。
對于阿里這塊市場,已經被四通一達分的差不多了,未來更多將為業務互相轉化。而在阿里入股四通的背景下,各家或將保持平衡。筆者大膽猜測,未來有可能出現在阿里促成下的企業合并。
而對于拼多多這塊市場,目前仍有約42%業務不在通達手中,且拼多多市場容量仍在持續提升。與阿里業務不同,拼多多業務增長快,且沒有類似阿里入股關系的制衡,競爭將更加開放和激烈(接近完全價格競爭)。
→四通一達在阿里和拼多多平臺的占比情況:
備注:數據來自物流一圖調研。
但無論阿里還是拼多多,均對價格非常敏感,勝出的關鍵仍在價格。而價格競爭力主要來自各家的成本管控。下面物流一圖將從價格和成本方面對各家競爭力加以分析。
我們從目前各家可比單票結算單價來看,2018年價格從低到高為百世、韻達、中通、申通和圓通。其中百世和韻達價格較為接近,分別為1.70/票和1.73元/票;中通和申通較為接近,分別為1.82元/票和1.84元/票;圓通單票價格較高,為2.07元/票??傮w來看,四通一達單價越來越接近,價格競爭呈現白熱化。
→四通一達單票收入對比:
備注:數據為物流一圖基于財報數據測算。
從可比口徑單票成本來看(總部的成本),成本由低到高為中通、韻達、申通、百世和圓通。中通單票成本最低,僅為1.09元/票。韻達和申通較為接近,分別為1.21元/票和1.25元/票;百世和圓通成本較高,分別為1.57元/票和1.70元/票;因此百世單價較低,主要為犧牲利潤的低價策略所致(百世單票利潤較低);圓通單價較高,主要由于較高的成本限制(在目前的單價水平下,單票利潤也并不高)。而中通、韻達和申通在保證利潤的前提下,價格仍有競爭力。
→四通一達單票成本對比:
備注:數據為物流一圖基于財報數據測算。
→四通一達單票利潤對比:
備注:數據為物流一圖基于財報數據測算。
→通達18年降本措施:
從國家郵政局公布的最新快遞服務滿意度來看,四通一達均在76-80分,質量方面沒有較大差別,因此未來一段時間內主要競爭仍然是成本競爭,誰能以更低的價格獲取更多阿里、拼多多的業務,誰就能在競爭中勝出!對此你怎么看?歡迎討論!
1、四通一達增速趨同,CR5加速提升,競爭白熱化。通達單價下降幅度加大,價格競爭激烈。順豐因商務件增長乏力,以及電商件占比有限且無價格優勢,增速下滑明顯。一季度業務量及增速排名如下:
①19年Q1業務量排名:中通>韻達>圓通>百世>申通;
②19年Q1業務量增速排名:百世>申通>中通>韻達>圓通。
2、阿里和拼多多業務量的排名直接決定了通達市占率,電商平臺業務仍為價格競爭為主,價格競爭力仍為核心競爭力。在這樣的背景下,各家均通過提高中轉自動化、路由優化、車輛投入等方式降低成本。價格及成本競爭力如下:
①價格競爭力排名:百世>韻達>中通>申通>圓通。
②成本競爭力排名:中通>韻達>申通>百世>圓通。
因此,要把握各家未來發展,需要持續關注各家成本和價格、各家阿里和拼多多市場占有率、這將體現各家最終的業務量和市場占有率。大家有興趣可以互相交流探討!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545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366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2340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314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2136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553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455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445 閱讀壹米滴答創始人楊興運出山,成立興滿物流
1430 閱讀2024中國儲能電池TOP10出爐
1333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