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說明:本篇有各個平臺或玩家的物流服務對比,不是褒貶誰或者偏向誰,而是基于實事求是的調研結果。更重要的是,想給賣家備貨海外倉的思路,不管是東南亞還是其它市場。
上一篇講了商流。物流跟著商流走,這篇就講物流吧。跨境東南亞賣家是否要備貨海外倉,怎樣選擇海外倉,主要考慮四大因素:
各玩家海外倉的倉網布局
平臺對海外倉的扶持
哪些品類適合入倉
入倉注意事項
東南亞跨境賣家是否要備貨海外倉?怎樣選擇海外倉?
基于四大因素考慮:各玩家海外倉的倉網布局;平臺對海外倉的扶持;哪些品類適合入倉。入倉注意事項。
Shopee, 沒有官方倉,都是第三方倉。賣家與第三方倉直接簽約。不管是國家頭程、倉儲、末端配送都是第三方。好處是靈活,可以做一些邊緣的。只是萬一政策變動什么的,賣家錢貨兩空的風險比較大。
Tiktok, 在東南亞的跨境倉網還在開始階段,還沒有完全搭起來。印尼本地Tiktok做得不錯,但是跨境四國(泰國、越南、馬來、菲律賓)的商流剛建立起來,Tiktalk的跨境物流出海團隊也在招兵買馬,所以其野心不只是做商業,只是物流具體怎么做,讓我們拭目以待。
SheIn作為獨立站,在東南亞也有倉。但是SheIn的海外倉功能不是倉儲(因為以Shein的品類和SKU結構是不適合備貨的),而主要是中轉和退貨的功能。
中小玩家,這些玩家可以說是市場的主力,他們很多也同時做商流和物流。強龍難壓地頭蛇,他們很靈活,有路子,特別是在政府官僚部門錯綜復雜的泰國。很多大賣和品牌找他們,平臺的第三方倉也很多是和他們合作。也有一些通過以MCN機構合作,倉儲物流不用來賺錢而是提供直播的場所,通過直播抽傭的商業收入平衡倉儲物流支出。
Lazada, 應該是倉網鏈路最完善的玩家:自有官方物流 + 第三方 + 菜鳥加持。之前通過Lazada自有本地物流支持跨境(倉儲+末端),現在也開始啟動第三方倉庫,同時更有阿里自己的物流 - 菜鳥網絡(包括被菜鳥收購的4PX)的加持,菜鳥在東南亞大力拿倉和租倉,不僅只是為了支持阿里出海的生意,更多的是看重東南亞的商業前景,想要做的是東南亞賣家的一盤貨(多渠道共享庫存)物流服務,也就是支持同一個賣家的所有渠道(線上+線下,本地+跨境)的物流。如果菜鳥的一盤貨業務在價格、體驗上都能做好,真正實現一盤貨,對賣家是很好的。
根據調研結果整理。如果明確實際與調研不符,請聯系作者更正。
各大平臺在業務初期都會對海外倉有一定力度的扶持,主要是三個方面:流量、賣家成本、消費者體驗。
流量
Tiktok自帶流量,東南亞的年輕人口和經濟體也會成為其盤活全球電商流量池的實驗田,雖然其海外倉尚未布局,倉流量的玩法應該是倉內直播,同時打低價、極致消費者和服務體驗。
Shopee和Lazada分別都對海外倉有流量的傾斜,包括閃購坑位和專屬活動入口等。最近隨著Lazada跨境在阿里出海布局中的角色定位越來越重要,帶來了更多的流量紅利,包括搜索和推薦這兩個黑盒子。據悉,同樣的商品入海外倉之后,不論是曝光量、還是銷售量都有很大幅度提升。
而使用中小玩家的海外倉,就缺少了平臺的的流量扶持了。
賣家成本
入倉后的成本主要是兩大塊,倉儲費和操作費。
倉儲費。各玩家的做法如出一轍,60天免倉儲費,超過60天的根據庫齡或者周轉按階梯收費。
操作費。各個玩家不太一樣,有的收訂單處理費(按單收)+操作費(按件收),有的只收操作費。但是各個玩家都很卷(他們卷他們的,對賣家和消費者其實是可以薅羊毛的),都在互相比較,所以基本上沒有什么區別。只是每個玩家會階段性對不同國家進行補貼,比如Lazada對菲律賓、馬來都有不同程度的補貼。
也有一些玩家可能完全免倉儲費或者操作費。但是賣家一定要注意,在商言商,商人無利不起早,商業的本質是逐利的。他在這里沒賺錢,肯定就會在其它地方賺錢。比如高動銷的商品,本身倉儲期短;中小件倉庫內的成本也低,用倉儲費和操作費的免費換其它付出可能是不劃算的。所以賣家簽約之前都要問清楚。
消費者體驗
消費者體驗也有兩部分。一是實際的消費者的實際感知,比如包裹實際送達的時效;,二是在網頁表達的體驗,比如表達本地發貨,預計到達時效等。
消費者的感知好不好,和平臺實際的履約能力強掛鉤,也就是第一部分倉網布局,誰家的倉網布局最完善,實際履約能力肯定就最強。
頁面表達的體驗,就是這個玩家的系統能力了。比如: 海外倉的入口,表達“本地發貨”,表達預計X天送達。
在消費者體驗上,不論是感知還是頁面表達,看起來是Lazada完勝的。海外倉基本訂單1-3天送達,并且在頁面也有較強的消費者心智,有海外倉打標,有預計送達時間,有本地發貨展示。
根據調研結果整理。如果明確實際與調研不符,請聯系作者更正。
入倉還是要謹慎的,并不是海外倉有好處了,就要一股腦兒都入倉,那肯定不行。可以從商品屬性、物流屬性、行業屬性、國家維度幾個方面來看。
商品屬性:爆品、高周轉的商品、非季節性商品適合。新品和長尾品不適合。
物流屬性:大中件更適合入倉。當然如果周轉好超過300克的中小件爆品從成本上也是合適的。
行業屬性:家居、消費電子、男女包箱比較合適;而低單價且SKU多的快消品、季節性的衣服鞋子不太合適。還有,要注意有些商品需要認證,比如很多電子類商品在泰國需要TISI, NBTC; 美妝母嬰類的在印尼需要BPOM,食品類在各國可能都需要FDA.
國家維度:看各個國家的政策。目前菲律賓、馬來、新加坡的跨境政策是最寬松的。像Lazada最近在新加坡新開倉,這個時候入倉就是比較劃算的。
備貨要謹慎,有一些事項也一定要關注或者注意。
區域政策。我之前關于供應鏈框架的文章就講過,商流跟著物流走,但是商流和物流都要跟著政策走。進出口的政策對跨境的生意影響很大。2021年中,印尼政府開始全力扶持本地生意打壓跨境,對印尼的跨境生意就影響很大。2021年底的RCEP對東南亞跨境是利好。回顧:電商供應鏈框架 – 篇4:做什么 & 數智系統沉淀(物流關檢務 & 行業解決方案)
國際形勢。最近人民幣匯率上升人民幣貶值,也是有利于出口的。在這種情況下,其實是有利于做備貨模式的,以第2部分賣家成本中的倉儲費為例,平臺超過60天收取階梯倉儲費,人民幣貶值帶來出口生意收入可以完全trade off多備貨多付出的一些倉儲費。當然國家形勢瞬息萬變,大家還是要小心的。
消費習慣。比如COD(cash on delivery), 即貨到付款。除了新加坡,東南亞人民幣50%以上還是COD。做了生意錢怎么拿回來也是要考慮的。還有,東南亞人民的消費水平大體相當于十年前的中國,印尼賣得最好的電視尺寸是24英寸。
庫存、庫存、庫存。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備貨海外倉除了政策或擦邊球帶來的錢貨兩空的風險外,最大的風險是備貨備多了,變成死庫存的風險。大一些的賣家有自己的供應鏈計劃能力,但是中小賣家就沒有了。這就要看平臺能否提供一些賦能工具了,比如lazada去年就推出了智能預測和補貨系統,可以幫助賣家精準備貨。
共享庫存。很多賣家關心庫存共享,那我就在這里給大家單獨講一講好了。共享庫存有兩種形式:
A. 同一個SKU多店鋪共享庫存。全面鋪貨的大賣店鋪有比較強烈的需求。什么意思呢?就是同一個SKU在所有店鋪的鏈接上庫存顯示同增同減。舉個例子,假如一個人開了10家店都在鋪同一個SKU,這個SKU實際整體預計銷量5000件。沒有共享庫存情況下,可能10個鏈接都上1000件庫存那就要備貨1萬件了;共享庫存后備貨6000件(5000銷售+1000安全庫存)就夠了,一開始所有鏈接都是顯示6000件庫存,消費者不斷下單,每個鏈接庫存同時減少,顯示一樣的庫存件數。這個庫存共享最大的風險是超賣,當庫存多的時候可能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在庫存少或者大促的時候,就會超賣。舉個極端的例子,當庫存只剩下1件的時候,10個消費者同時下單,那么就有9件超了。所以很多平臺是沒有開通庫存共享功能的,不是實現不了,而是出于消費者體驗即超賣的考慮。
B. 同一個SKU同一個店鋪多渠道共享庫存。同一個店鋪的1萬件庫存,能同時給Shopee, Lazada,TikTok的線上用,又能給線下分銷商出貨,又能支持跨境和本地業務。這就是多渠道共享庫存的意思。和多店鋪共享庫存好處一樣,可以極大降低備貨件數,減少庫存積壓風險。Lazada和菜鳥推出的一盤貨物流服務就是這個。
京東物流招標 | 2025年3月湖北京東大件物流宅配資源招標
1594 閱讀藏在26條全國兩會提案中的2025物流大機遇:自動駕駛、低空經濟、多式聯運、靈活就業、農產品物流、低碳……
1514 閱讀德邦股份2024年營收達403.79億元,與京東資源整合助推收入進一步增長
1342 閱讀普洛斯與Ares 52億美元交易完成,獨到模式又一次驗證價值
1166 閱讀政府工作報告劃2025物流發展重點
959 閱讀京東將招聘1萬名實習生,部分職位月入過萬
907 閱讀升職絕招?揭露物流職場潛規則
882 閱讀?京東物流2024年營收1828億元,營收、增速、凈利潤均超市場預期
736 閱讀極免2024年凈利潤1.1億美元,中國首次實現盈利
705 閱讀2025年京東物流廣西省合作伙伴招標
691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