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疊加俄烏戰爭,使本就不明朗的局面變得更加撲朔迷離。從一路坎坷中思考總結,于動蕩不安中迭代進化,似乎是當下跨境人的使命。疫情下飛速崛起的跨境物流企業,能否再次沖破迷霧,交上令人滿意的答卷?
2022曉生排行榜,在原有“跨境電商物流綜合實力榜單”、“跨境電商物流細分業態榜單”的基礎上,新增了包含新興市場、數字化服務、優秀創新3個維度在內的“跨境電商物流新勢力榜單”,并在“跨境電商物流細分業態榜單”中新增了“細分業態上榜企業”細分類別。
在行業快速迭代進化的歷程中,我們希望透過新增榜單,更全面、深刻地反應市場現狀,把握行業宏觀走向;同時,對于非新增榜單,我們將通過對核心數據的梳理及解讀,詳實還原行業發展的真實狀況,讓大眾對跨境電商物流行業有更清晰的認識,讓業內同仁更精準地把握自身發展方向。
以上所有榜單,均以跨境電商物流相關業務為主要評定依據。其中,“跨境電商物流綜合實力榜單”和“跨境電商物流細分業態榜單”的初篩入圍企業,均是以跨境電商物流為主營業務的企業。
此文所指“初篩入圍企業”,是在2022曉生排行榜征集過程中,遞交的申評資料信息完整有效且符合評定要求,可進入綜合評選階段的企業,并非指2022曉生排行榜上榜企業。
以下將針對“跨境電商物流綜合實力榜單”及“跨境電商物流細分業態榜單”初篩入圍情況,從綜合業務規模、細分業態規模、團隊及面積規模3個維度進行分析解讀:
2022曉生排行榜初篩入圍企業60家,跨境電商物流業務年營收總和(2021年,下同)超900億元,單一企業平均年營收超15億元,年營收中位數約為8億元。
從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狹義層面統計,2021年我國跨境電商物流規模約在4000億-6000億之間;從跨境電商整個生態層面的數據來看,廣義的跨境電商物流市場規模約在2萬億-3萬億之間;結合海外倉面積數據,2022曉生排行榜初篩入圍企業在行業中已占相當份量,但整體市場依然處于非常分散的狀態,發展空間巨大。
與2021年初篩入圍企業相比,此次初篩入圍企業在數量上并無太大變化,僅減少了1家,但增速可觀:跨境電商物流年營收總額增長38.2%,平均年營收增長39.7%,年營收中位數增長54.9%——高于年營收總額及平均年營收的增速。
與2021初篩入圍企業同比,綜合業務最高的企業增速為147%,平均同比增速為33%;增長100%以上的企業占比20%,增長50%以上的企業占比為35%。與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63%的企業年營收增長在100%以上,25%的企業年營收增長在200%以上。
由此可見,雖然相對于2020年的爆發期增速有所放緩,但行業整體依然處于高速增長階段,并且跑在前邊的企業增長更為迅猛。
跨境電商物流細分業態包括FBA物流、小包專線、海外倉,涉及此三類細分業態的初篩入圍企業分別為32家、27家、32家,各細分業態對應的年營收總額(2021年,下同)分別為173億元、410億元、226億元,單一企業平均年營收分別為5億元、15億元、7億元,年營收中位數分別為4億元、5億元、3億元。
其中,涉及小包專線的企業,企業數量低于其他兩種業態,但年營收總額及單一企業平均年營收水平均遠高于另外兩種業態,年營收中位數則與另外兩種業態差距不大。由此可見,相對于FBA物流及海外倉,小包專線集中度愈發凸顯。
與2021年細分業態初篩數據相比,此次年營收增長在50%和100%以上的企業,FBA物流企業占比均為最高(分別占比50%和23%),其次是海外倉企業(分別占比47.6%和19%)。與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年營收增長在100%和200%以上的企業,FBA物流企業依然占比最高(分別占比77%和50%),其次是海外倉企業(分別占比53.3%和33.3%)。
相對于FBA物流和海外倉,小包專線在營收增速上,企業數量占比均為最低。除了同比2019年增長100%以上的企業占比為36.4%之外,其他情況占比均低于30%。
此外,與2021初篩數據相比,FBA物流和小包專線企業的同比最高增速均為204.1%,海外倉企業的同比最高增速為194.4%;平均同比增速最高的依然是FBA物流(58.1%),其次為小包專線和海外倉(分別為42.5%和35.3%)。整體來看,細分業態在營收方面,企業最高增速和整體平均增速,均高于綜合業務對應的增速。
跨境電商物流在迅速發展的過程中,細分市場發展更為充分,尤其是以小包專線為代表的細分領域,整體營收規模及行業集中度都已達到一定水準。FBA物流增長最為迅猛,這或與亞馬遜的區域布局、疫情以來美元政策導致的需求暴增、供應鏈擁堵導致的運價上漲等多方面因素相關。但無論如何,時代賦予的增長機遇,為這些物流企業后續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在這條萬億賽道上埋下了不少令人期待的種子。
此次60家初篩入圍企業,團隊規模總和約為4萬人。其中,團隊規模1000人以上的企業有6家,占比為10%;團隊規模在100-500人之間的企業有32家,占比最高,為53%;團隊規模在500-1000人和100人以下的企業,占比均在20%以內。
此次初篩入圍企業辦公面積(含海外倉)總和700多萬平方米。其中,面積達到50萬平方米以上的企業為3家,這3家企業面積總和約為280萬平方米,占總面積的40%;面積在10-50萬平米之間的企業占比為25%,面積總和約為340萬平方米,占總面積的48%;70%的企業面積小于10萬平米,這些企業面積總和約為90萬平方米,占總面積的12%。
在細分業態初篩入圍的企業中,涉及海外倉業務的企業,在團隊規模及辦公面積方面,相對另外兩種業態均呈現出明顯優勢,團隊規模500人以上、辦公面積20萬平米以上的企業均有10家;相對而言,涉及FBA物流的企業,在團隊規模及辦公面積方面均顯得較為單薄,團隊規模500人以上的企業僅有6家,1000人以上的企業暫無,辦公面積20萬平米以上的企業僅有2家。
此外,此次初篩入圍的物流企業中,85%以上的企業自有物流系統,將近一半的企業自有知識產權,四分之一的企業是國家高新企業。
綜合上述數據分析,大致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經過疫情紅利的發酵、行業多輪次的洗牌,跨境電商物流行業整體仍保持著高速的增長,平均增速在33%以上,不少企業仍以50%甚至100%的速度在增長;
2)跨境電商物流行業在高速發展的過程中,深耕于細分業態的企業得到了更為充分的發展,增長態勢也更為迅猛;
3)在疫情的持續沖擊和海運供應鏈擁堵加劇的情況下,小包專線在營收規模及行業集中度上都表現顯著,集中化程度進一步加劇,單體百億規模的巨頭企業呼之欲出;
4)涉及海外倉業務的企業,在團隊及倉儲規模方面均已占據明顯優勢,正以平均35%以上的增速蓄勢待發;
5)FBA物流市場依然最為分散,涉及此類業務的企業依然處于數量較多、規模較小的發展階段,但基于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此類業務增速最為迅猛(平均增速將近60%),為此類企業彎道超車提供了有利基礎。
以上為2022曉生排行榜初篩情況解讀,具體榜單公布及詳盡數據分析,請詳見《2022中國跨境電商物流行業藍皮書》!蓄勢待發,敬請期待!
“京東服務+”洗衣中央工廠招商、3C上門安裝/維修招商
2647 閱讀嘉誠國際發布2024年年報:營收13.5億元,歸母凈利潤為2.05億元
2501 閱讀深圳擬擴大試點物流、環衛功能型無人車運營,加速產業規模化進程(附編制說明等下載)
2426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收購,9億美元交易值不值?
2072 閱讀即將年營收超3000億元、迎來8.66萬名新員工,這家物流巨頭面臨最大風險
1499 閱讀京東外賣重點推廣39城
1379 閱讀京東,為外賣騎手繳納五險一金!
1237 閱讀普洛斯中國2024年表現穩健強勁,卓越運營助力新經濟勢能攀升
1177 閱讀菜鳥出席世界郵政和快遞美洲會議,國際物流服務受全球市場認可
1049 閱讀豐巢與菜鳥破壁合作 菜鳥寄件可選“到柜寄”默認順豐承運
1047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