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來到華南。
這次華南單列4個港區:深圳(東西部港區),廣州(黃埔+南沙),廈門, 福州(福清+馬尾),力圖全面反應華南貨量變化。
同是華南港區,每個港口的貨量變化卻大相徑庭。
先看深圳。整體貨量增長15%,低于全國平均貨量增長,也低于華東港區。排名前25的貨代中, 有4家超過100%的增長,2家(MULTIMODAL OCEAN SERVICES, SINPEX) 在2019年同期沒有記錄。深圳作為歐美港臺貨代的長期指定貨的貨倉,本土企業一直很難跑進頭部企業。不過, 作為電商貨的幾大貨源地之一,本土跨境電商物流企業也許可以實現彎道超車。歷史原因導致很多電商物流企業剛開始不太注重頭程的資源獲取能力,在經歷了痛苦的2020-2021年后,相信他們會重視頭程的能力構建,不再滿足于co-load,本土企業也會更多地出現在排名當中。非常欣喜地看到,已經有一家深圳的電商物流公司進入前25名, 可喜可賀!再往后看,我看到了好多朋友的公司取得增長百分之幾百到幾千的驕人成績,已經踏入前100,衷心恭喜各位老板朋友們!
南沙美線貨量跟2019年相比,增長58%,取得長足進步。我依稀記得當年推廣南沙美線的難度,FOB的客人在經歷了FOB HONGKONG>FOB YANTIAN>FOB CHIWAN/SHEKOU后,對接受又一個新港區需要一段適應時間。2021年5月鹽田港區疫情爆發,部分航線轉到南沙港,既增加了貨量, 也提高了知名度,原先各種原因不愿意嘗試南沙的客人此時已經不管不顧,畢竟艙位為王。后期南沙也增加了新航線, 進一步提升了貨量和知名度。
排名前25的貨代中,超過65%獲得100%以上的增長,充分證明了在艙位面前, 一切問題都是可以克服的。幾家廣東本地貨代也進入了前50。
廈門市場總體增長27%,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跟深圳類似,頭部企業多是歐美港臺貨代,前25名中,有三家取得100%以上的增長,排名前10的頭部企業中, 除了少數幾家,大都增長50%以上,考慮到本身的基數已經很大,這樣的增長率相當不錯了。第二梯隊中(排名26到50),超過一半增長100%以上,相當多是本土企業,增長勢頭迅猛。
福州受限于航線設置,跟2019年比貨量幾乎持平。在一個總量保持不變的市場里,貨量增長變成零和游戲:排名前25名貨代中, 有6家超過100%的增長,2家2019年沒有貨量記錄,同時有6家公司貨量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航線決定貨量,各家貨代受合作船東航線和艙位的調整,自身收貨側重也相應調整。
“京東服務+”洗衣中央工廠招商、3C上門安裝/維修招商
2892 閱讀嘉誠國際發布2024年年報:營收13.5億元,歸母凈利潤為2.05億元
2662 閱讀深圳擬擴大試點物流、環衛功能型無人車運營,加速產業規模化進程(附編制說明等下載)
2622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收購,9億美元交易值不值?
2240 閱讀即將年營收超3000億元、迎來8.66萬名新員工,這家物流巨頭面臨最大風險
1765 閱讀京東外賣重點推廣39城
1442 閱讀京東,為外賣騎手繳納五險一金!
1279 閱讀普洛斯中國2024年表現穩健強勁,卓越運營助力新經濟勢能攀升
1219 閱讀豐巢與菜鳥破壁合作 菜鳥寄件可選“到柜寄”默認順豐承運
1124 閱讀菜鳥出席世界郵政和快遞美洲會議,國際物流服務受全球市場認可
1112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