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新零售很熱,出現了很多新場景,比如線上分銷、無人貨架等。我有一個做批發的朋友告訴我,這些概念來來去去對他都是無感的,只有社區團購,讓他感受到了變化。
隨著線下的商超巨頭正式入局,社區團購的趨勢和模式可以說是確立了下來。如果說一年前,大部分人考慮的是這個模式行不行的問題的話,今天大部分人要考慮的是該如何做?
社區團購模式主要由三個要點:
零售場景:以社區微信群為主要零售窗口,這決定社區團購的零售商必須會運營微信群。
交付場景:以社區提貨點為主要交付場景,這決定玩家必須有社區提貨點,并且要管好。
產品組織:以計劃性家庭消費品為主要流通產品,買家都喜歡一站式購物。這決定商家的產品線必須能覆蓋該社區居民的日常消費所需,SKU的數量大約要到3000個。不同社區的SKU池子,還是不同的。
做到以上三點,才能把社區團購做好。
從本質上看,社區團購既沒有生產、也沒有消費。它承擔的是流通的作用,或者說,社區團購就是一種流通渠道。在市場這個“無形的手”的作用下,商品會選擇成本低的渠道進行流通。我們從成本側來分析下現有的流通渠道。
線下店主要的成本是商品展示,物流成本比較低。實物展示就需要物理空間、人工管理等,展示成本必然高。在物流方面,集中配送到店,顧客付款后提走,成本就比較低。
電商的主要成本是物流,展示成本較低。電商用電子圖片展示商品,成本接近零。但是交付就需要單獨包裹、快遞配送,物流成本就很高。
社區團購是上面兩種形式的完美結合。社區團購的產品展示是微信群內的電子圖片,成本與電商一樣接近于零。在交付上采用到社區的集中配送加顧客自提,成本與線下店一樣低。所以社區團購的流通成本是大幅低于傳統渠道的。
電商和線下店兩類渠道各有長短,但是綜合下來成本是差不多的,體現在商品零售價線上線下基本一致。而社區團購的價格明顯低于商超和電商,關鍵就在成本。
我們經常講,一個低成本的流通渠道對產品和顧客的新引力,就如同低位勢的河道對雨水的吸引力一樣。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產品和顧客涌入。這就是過去兩年社區團購市場規模迅速擴張的根本原因。
再補充一點,就是商品在渠道的滯留時間,這個指標既代表了一個渠道的流通速度,決定了這個渠道的資金成本。商超押款厲害,本質原因是商品在渠道滯留的時間太長了。而以顧客預付,延后交付為主的電商和社區團購,商品滯留時間就很短、資金成本就很低。
反觀同時期出現的其它幾個新零售場景:
生鮮垂直電商:成本結構與綜合電商平臺一致,SKU數量減少,造成了用戶效率的下降。
分銷電商:成本結構與電商一致,增加了食利階層,損害了用戶價值。
無人貨架:成本比便利店高,SKU數量比便利店少。
這些所謂的新零售模式,都沒有能實現流通成本的下降。這也是社區團購唯一幸存的原因。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能知道社區團購是一個降低流通成本的有效技術。但同時社區團購又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零售技術,拉個群就可以賣貨。由于大家都會用,也就不會產生力量對比的顯著變化,長期看簡單技術不會導致競爭格局的變化。就像一條街上的飯店,原來都用炭火,后來換成煤氣灶了,生意也不會有太大變化。所以幾年后,我們會發現,做社區團購零售的商家,和現在做傳統零售的商家,幾乎是同樣的。
所以對于經銷商來講,重點要考慮的問題是:如何適應和幫助零售商開展社區團購業務。
接下來,我們來分析下五個主要類型的零售商開展社區團購業務的優劣勢,以及供應鏈該怎么配合。
超市(KA賣場)
超市最大的優勢是巨大的SKU池子,一般的超市SKU數量超過一萬,基本覆蓋了周邊居民的全部生活需求。超市的弱點是在社區沒有交付能力,我們看到超市在通過跟社區快遞站點、房屋中介合作來彌補這個短板。在群運營方面,因為一般的超市都有自己的電商部門,建設這個能力不難。對于經銷商來講,超市開展不開展社區團購影響不大。
超市開展社區團購業務后,SKU數量不會有太大變化。主要是增加了到社區的交付能力。可以理解為在到店業務、到家業務的基礎上增加了“到社區”業務。
連鎖便利店(CVS渠道)
連鎖便利店出售的產品主要是即吃即用的即時性消費品,開展社區團購必須補充計劃性消費品SKU。所以他們會擴品,這就給經銷商提供了機會。便利店本身就在社區周邊,天然具備社區交付能力。由于連鎖便利店的總店一般也有電商部門,他們可以很快具備運營微信群的能力。從庫房到社區配送這個環節,一般也會由總店來完成,不需要經銷商參與。
全面開展社區團購業務之后,便利店單店的SKU總數會達到3000個左右,即不到一千個的線下SKU,兩千多個線上SKU。
傳統夫妻店(TT渠道)
夫妻店的SKU會比連鎖便利店多一些,但仍然是以即時性消費品為主的,要開展社區團購業務,必須擴品。夫妻店一般就在社區周邊,所以天然具備社區交付能力。關于微信群運營,我們認為短期內,只有極少數的夫妻店老板能具備主動運營的能力(包括選品、組織促銷活動等),長期以來,他們生意的模式都是非常被動的。經銷商必須做社區配送,甚至要幫助夫妻店做2C的分揀。
全面開展社區團購業務之后,夫妻店的SKU總數會達到3000個左右,即一千個左右的線下SKU,兩千個左右的線上SKU。
社區團購公司(團司)
團司的綜合實力遠不如上面三類商戶,但是他們處于迅速進化的階段,極可能演變為供應鏈,也可能演變為連鎖店,還可能演變為專門的微信群代運營公司(團司的最大優勢是群運營)。由于團司一般都有自己的到社區配送、交付能力。所以經銷商給團司供貨,一般就是簡單的到庫配送。
電商平臺(B2C電商)
電商平臺的主要能力在線上,短期內難以建立具體到社區的競爭優勢。而且電商平臺開展社區團購,跟經銷商關系不大,我們這里不做重點分析。
綜合以上分析:社區團購給經銷商帶來的主要機會短期主要是給團司供貨,中期主要是給連鎖便利店和夫妻店供貨。
挑戰或者說需要經銷商自身提高的是配送和分揀。配送的目的地將逐步以社區為主,甚至要經銷商按照顧客訂單完成分揀。另外還有響應速度的問題。必須滿足次日送達社區的需求。
很多經銷商擔心社區團購會縮短交易鏈條,廠家直接接觸零售商把經銷商甩掉。筆者認為這個擔心是多余的。零售商做社區團購,需要處理的SKU是增加了,零售商要管理的SKU越多,對供應鏈的依賴越大。本地化的到社區配送、分揀能力,也只有在銷地才能完成。所以我們認為,社區團購必須靠經銷商和零售商的緊密合作才能做好。經銷商的作用是更強了,而不是弱化了。
最后補充探討下,經銷商該不該自己自營做社區團購。
單品類產品的經銷商,做社區團購所需的三大能力(群零售、社區2C交付、多SKU)都較弱。建設者三個能力,對外要搶地盤,對內要重構隊伍。難度極大,最終能勝出的概率不高。
如果經銷商去做社區團購,意味著跟自己的客戶變成了競爭關系,一定會影響到現有業務。
所以我們的建議是,經銷商應該首先解決自己面向社區團購的供貨能力的問題。如果非要做零售的話,建議到農村市場做,因為農村零食市場增長快、競爭不激烈,對新玩家來說,成功的概率會大一些。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139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90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184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146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1990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940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842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77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406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263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