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月9日,國家郵政局官網披露信息,近日在北京召開了“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座談會;在8天前即9月1日,國家郵政局開始公開向全社會就《郵政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的編制工作向全社會征集意見。
按照經濟觀察報獲得的信息,一些地方的郵政業“十四五”規劃已經編制完成并上報,而《郵政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也正在進入密集編制的時期。
市場對于這份規劃保持了較高的關注,其中一個原因在于規劃中兩項核心指標:快遞業務量、快遞營業收入的預期將對市場預期帶來巨大影響,此前“十三五”規劃中的目標即與后續五年的發展較為精準的吻合。
一位業內人士提供了一個計算方法,按照國家郵政局預測的2020年全年快遞業務總量將為750億單,在這個數據基礎上每年保持15%的復合增長率,5年后,即2025年的全年快遞業務總量目標預計在1500億單,但“營收將非常難計算,因為目前市場主導的價格戰很難預測出最終的走向”。
在一些研究者看來,在快遞總量和快遞營收外,有更多重要的維度需要被添加進規劃的主要指標中。
中國快遞協會原副秘書長、國郵智庫專家邵鐘林認為未來五年,快遞與國際貿易,特別是“一帶一路”的適應度或供給能力是規劃編制需要重點納入考量的一個維度。
在中國郵政集團公司上海研究院原院長周煥德看來,下一個五年規劃更應該聚焦一些行業深度的問題,首當其沖的是快遞業的惡性競爭,其次還包括末端配送網絡、用工制度、快遞廢棄物污染問題。
“發展到今天,老是關注業務量和收入總量我認為沒有多大意義”,周煥德對經濟觀察報表示。
一些企業已經密集開始關注新一期規劃的制定動向?!罢诿芗凶x”,一家頭部快遞企業政策研究部門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表示。
作為一個聚集著一批上市企業的垂直行業,頭部公司的反饋和對于規劃的制定將會帶來積極效應,與此同時,規劃本身也將會較大的影響市場未來發展的方向和邊界。
德邦股份方面對經濟觀察報表示希望政府在物流方面人才培養有一定的側重,還有多位物流行業從業者則關注“十四五”規劃在智能化和終端配送方面的表述。
這份正在制定的規劃有可能涉及哪些內容?
此前的一些會議披露了一定的線索,2019年10月18日國家郵政局召開的相關會議中披露部分對2025年郵政業發展的一些任務,包括寄遞服務網絡深入城鄉、通達全球;國際國內寄遞大通道更加暢通;城市末端服務網絡和農村網點設施更加健全;快遞服務能力和普惠化程度顯著提升等等。
2019年9月發布的《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對未來15年交通領域的建設做出了統籌規劃,其中涉及冷鏈快遞、數字化轉型、智能投遞、無人機(車)、國際寄遞、農村配送等多個與快遞業相關的關鍵詞。
一位業內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表示,可以預想“十四五”規劃中,農村快遞網點建設、國際快遞會有一個更加明確的表述,可能會設定具體的主要指標。
這是第三份涉及快遞業的“五年規劃”。
2009年,修訂版的《郵政法》頒布實施,以法律形式明確了民營快遞企業的合法身份;電商快速興起讓快遞中電商件數量開始抬頭;這些因素最終推動了快遞行業被納入《“十二五”郵政業發展規劃》中。
在制定規劃的2010年,中國快遞業務量24億件,業務收入575億元,年均增長19%,占郵政業業務收入的比重達到45%,基于這一增速信息,“十二五”規劃制定的目標是至2015年快遞業務量將達到61億件,年均增長目標為21%;業務收入1430億元,年均增長目標為20%。
但最終的結果卻遠遠超過了規劃的既定目標,在2015年這一年快遞業完成業務量206.7億,年均增速接近55%;完成業務收入2770億,年均增速超過36%。
在周煥德看來,“十二五”時期快遞也發展遠超規劃目標的原因來自于三個方面,一個是當時整體宏觀層面對經濟發展預期過于保守;第二個是電商的異軍突起給快遞帶來了巨大的增長空間;第三個是郵政業政企分開解決了中國郵政既當裁判又當運動員的問題,極大的激活了民營快遞企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2015年制定的“十三五”規劃即表現了慎重考量后的精準性,2016年發布的《郵政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制定的2020年快遞業發展的業務量目標和業務收入目標分別為700億和8000億,這一數據目標與此后快遞業發展階段大體一致,2019年全年快遞業務量為635億,業務收入則為7497.8億;按照國家郵政局近期披露的信息,2020年快遞業務量已經突破500億,全年預計完成業務量為750億。
頭部企業的參與被認為是“十三五”規劃更切合實際的一個原因?!坝捎谕ㄟ^十多年的發展,中國快遞企業前十家已經占據全行業80%以上的市場份額,所以國家郵政局相關部門在充分研究、參考了相關企業提前完成的規劃目標,在此基礎上科學制定了‘十三五’發展目標,所以就比較符合發展的實際”,周煥德對經濟觀察報表示。
業內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表示,由于快遞行業增長已經較為平穩,頭部快遞公司的數據系統和業務能力已經能夠精準預測未來市場的數量,而這些預測都會被納入“十四五”規劃的考量和參考范圍之中。
五年規劃的價值之一在于:主要指標的維度顯示了政策對于行業推進方向的一個重要判斷。
以《郵政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為例,在快遞業業務量、業務收入兩項指標外,同時還納入了包括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電子面單使用率和全自動分揀樞紐型中心在內的多個數據指標,豐富了快遞業規劃的維度。
實際上,在“十三五”時期,以電子面單、分揀中心為主的自動化建設和信息化建設也成為了快遞行業大量投入的基礎設施。
多位行業研究者對經濟觀察報表達過類似的觀點,即目前快遞行業巨大的總量掩蓋了一些行業結構性的“硬傷”,而這些需要在“十四五”規劃中著重調整。
“我國當前是用最廉價的勞動成本、最低素質的勞動力、最原始的勞動手段、最差的勞動環境創造了一個世界規模第一、勞動生產率最高、系統運行效率最優、服務質量最好的快遞服務系統,上述情況的出現是背離價值規律的,是不可持續的”,這是2017年2月28日,周煥德在參加上海市郵電經濟會和上海市通信學會聯合舉辦的形勢報告會的報告中做出的結論。
在周煥德看來,目前中國快遞業價格與價值嚴重背離,量收持續的出現背離的現象,其造成的結果是服務質量的降低和對一線員工的極大壓力,也影響了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十四五”時期需要政府部門從戰略的高度和中國快遞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組織科研力量開展深入研究,加以破解。
目前的快遞終端配送散而亂且占有過多的社會資源,包括人力資源和城市的交通資源,需要進行改革和調整;用工制度的完善,包括部分企業未能足額繳納社保資金、未能實施同工同酬的問題也需要糾正;快遞廢棄物污染環境問題需要被關注,快遞綠色包裝問題已經嚴重影響的社會的環境保護。
另一位行業研究者也提供了類似的觀點即“十四五”規劃需要重點考量企業國內市場服務的合規性,包括服務水平,員工勞動保障,環境保護,市場交易的公平性,其中包括加盟體系內的交易等等。
在國內市場外,一些研究者將國際投遞能力的發展視為“十四五”時期行業需要重點發展的方向之一。邵鐘林對經濟觀察報表示,目前國內的快遞業務量已經非常龐大,但國際網絡的滿足度依然不高,快遞能力對國際貿易特別是一帶一路地區的適應度或供給能力需要提高?!耙粋€沒有國際網絡能力的國家很難稱得上真正的制造大國”,邵鐘林對經濟觀察報表示。
中郵無人機(北京)有限公司揭牌
2447 閱讀智能倉儲企業“智世機器人”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2383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整合重組,四千多名員工將何去何從?
1697 閱讀聊聊2025年物流企業如何做營銷規劃
1639 閱讀2024最值錢的物流上市企業是誰?哪些物流企業被看好,哪些被看跌?
1086 閱讀地緣政治重塑下的全球供應鏈:轉型、挑戰與新秩序
1046 閱讀極兔速遞2024年第四季度包裹量增長32.5% 全球日均單量超8000萬件
1070 閱讀物流供應鏈領域“吸金”不力,但能給投融資事件頒幾個獎
1007 閱讀2024LOG供應鏈物流?突破創新獎候選案例——準時達國際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931 閱讀京東緊急馳援西藏震區,首批救援物資已由專車送出
983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