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物料搬運機器人正逐步發展,第1部分
翻譯自《亞洲物流機器人商業評論》
倉庫降低運營成本和優化生產力的唯一可靠方法:從工作流程中減少工人
最后,當機器人成功地將人們趕出倉庫和配送中心時,可能不是因為他們的勇氣,耐力或專一性……甚至是他們熱心為主人做的枯燥,骯臟和危險的工作。
智能很可能是最終原因。在一個將貨物四處搬運的世界中,物料搬運機器人在完成對人類最重要的兩件事上將比人類更聰明:降低運營成本并優化生產力。
有人爭辯說人類不能解放出來,當招聘廣告顯示亞馬遜正在招聘175,000名新員工時,沃爾瑪希望為該公司的配送和履行中心招募50,000名工人,而聯邦快遞則為35,000名新手穿紫色和橙色的衣服,提供同上的機會,Dollar Tree也還有25,000的需求,許多人在呼吁為全職倉庫工人提供每小時15美元的薪水;但全職工資幾乎不能承擔全職租金和伙食費。
物流機器人已經逐漸配備了智能資產,正在迅速為替代人工做好準備。是的,它仍然需要數年的時間才能成型,但是現在已經沒有人愿意為接下來的20年一直從事倉庫工人的職業。
在亞馬遜配送中心工作的Kiva機器人的早期時代(2012年)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物流機器人進行甚至最簡單的瑣事的艱巨而僵化的硬編程正在消失。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傳感器和邊緣計算開辟了一個新世界。
Point72 Ventures的AI投資聯席主管Daniel Gwak對倉庫進行了相當多的分析,他將AI視為供應鏈行業的關鍵推動力。他說:“電子商務行業的增長推動了對更多倉庫自動化的需求,以滿足需求,人工智能驅動的機器人可以靈活地實現跨各種工作流的擴展,從而實現自動化。”
人們在手機和筆記本電腦上訂購的商品越多,就需要利用越多的智能自動化來滿足需求,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站柜臺式的人將被智能機器人取代。而且這僅是將貨物從A點移到B點的那部分。
智能腦力的增加是倉庫中人類末日優雅終結。諸如Locus Robotics(成立于2014年)及其AMR(自動移動機器人)之類的機器人,LocusBots在AI驅動的物流領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借助內置的條形碼掃描儀,標簽打印機和環境傳感器,可以加快訂單處理的速度,而LocusBots及其同類產品才是未來。與LocusServer一起教LocusBots最有效的倉庫路線來旅行或提供實時性能數據,訂單和揀選信息,生產率和機器人狀態。
與人類不同,新的LocusBot入門后,學習難度為零。它可以知道庫存狀態和物品位置。它跟蹤“每小時揀貨數據,每日和每月揀貨量,當前機器人位置和機器人充電狀態”。它甚至會將人類工作人員送到他們的下一個位置,以使用人類唯一仍在為他們服務的東西:手臂,手和關于如何從料箱中揀選東西并將其放入LocusBot的信息。
來自深圳的初創公司炬星機器人(Syrius Robotics成立于2018年)的AMR是Locus的一種克隆形式,是另一種“智能”物流機器人。該公司的創始人亞當·江(Adam Jiang)稱它們為“思考的物流機器人”。與其他“沿磁帶或地板上的其他線標記的預設路徑移動”的AMR不同,這些AMR自行導航。每個人都有一個人工智能芯片,可以通過分析其周圍環境的圖像來確定其位置,并通過與其他機器人通信來與其他機器人和諧地運行。
像LocusBots一樣,SyriusRobotics的AMR自動將工人放置的物品運輸到他們身上,將它們帶到指定的位置……并且可以自己處理數據,而無需等待指示。”
盡管是新手,但Syrius很快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除了在三輪融資中籌集了1,120萬美元(最近的一次融資是2020年5月)外,4月,該公司還與三菱公司(迄今已交付40臺)合作出售了其機器,并向大型物流公司京東出售了80臺, 京東是730個倉庫的所有者。一個人的技術必須具有實質性才能吸引三菱和京東(JD.Com)這樣的大人物,一個人的智慧物流品牌也具有廣闊的未來,才能吸引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和ZhenFund等投資者。
據報道,中國200萬個倉庫中僅有20%進行了現代化改造,其中大部分是東部城市的大型電子商務公司。如果倉庫能擴大規模以滿足需求,那么Syrius的未來將非常壯觀。如果說投放市場速度是成功的標準,那么Syrius就有訣竅:“ Syrius花了六個月的時間設計了第一款AMR型號,再過七個月便將第一批產品交付給日本的客戶。” 快!
自2014年以來,Locus不斷發展其精明腦洞的機器,現在也準備好進行投放了。它最近吸引了4000萬美元的投資,以走向全球。
而且,根據ABI Research的研究,倉儲和物流世界還遠遠不夠。
ABI Research預測,到2025年,將在全球50,000多個倉庫中部署400萬個物流機器人,而2018年只有不到4,000個倉庫。如此驚人的預測是:倉庫工人稀缺,基礎設施輕型物流的穩定增長。機器人(例如Locus Robotics和Syrius Robotics以及其他公司的機器人)的價格下跌,可觀的ROI,機器人根據各種按需訂閱計劃(例如RaaS或Robots as a Service)提供服務,以及包括亞馬遜創造的即日服務。
ABI補充說,自主移動機器人(AMR)以及通常更大的柔性AGV(自動導引車)正在迅速而直接地“取代通常需要大量前期投資和剛性物理基礎設施的重型機械化自動化”。
快速,智能,靈活,負擔得起且與基礎設施無關聯的功能似乎比強悍更為重要。而智能化是一切的根本。
正如通用機器人(UR)為協作機器人樹立標準并催生了六種外觀相似的協作機器人一樣,Locus似乎也在做同樣的事情。UR的相似之處都有差異-一些主要區別-但足夠的集體相似性仍然是cobot的基本定義。Syrius是Locus的第一個追隨者,但不會是最后一個。
對于Locus和Syrius來說,下一個主要的附加組件很可能是“智能”的接取臂,這是物流機器人要征服的巨大任務。
埃文·阿克曼(Evan Ackerman)采訪了Covariant.ai(以前是Embodied Intelligence)的聯合創始人彼得·阿比爾(Pieter Abbeel),巧妙地總結了這一追求,他恰好是在追求這種手臂。正如他所說的那樣,任務是:“適應任何SKU的可靠揀選,實時學習。”
Abeel說,在所有倉庫中,都有兩類需要自動化的動作:“人們用腿做的事情和人們用手做的事情。” 他說,用腿做的事情背后有十多年的技術,而物流自動化中的腿類別已經被很多人很好地解決了。他說:“現在的壓力在手上。” “這是關于如何提高人手在倉庫中完成的工作的效率。”
想象一下,如果Locus和Syrius在機器人上連接了靈巧的伸縮臂,在倉庫中能完成什么工作?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510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366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307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2319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2122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532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445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406 閱讀壹米滴答創始人楊興運出山,成立興滿物流
1416 閱讀2024中國儲能電池TOP10出爐
1319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