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以后要大吃一頓火鍋”的誓言,如今看來實現還有些難度。
一方面是當前全國范圍內還沒有全部復工,二是餐飲業的堂吃業務也未百分百開放。
以全球擁有768家連鎖店的海底撈為例,雖然從3月12日起宣布逐步開放堂吃業務,但基于安全考慮,不少門店最多只開放了八成的座位。
疫情帶來的影響,不免讓人擔心,海底撈在2020年將會交出怎樣的業績報告。
不過,更讓人關注的顯然是前不久海底撈發布的2019年報。
預料之中的是,2019年全年海底撈實現營收265.56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增加56.5%;凈利潤達到23.47億元,同比增長43.59%。在行業中,一騎絕塵。
意料之外的是,作為行業龍頭,海底撈在一二線城市單店銷售及翻臺率指標呈下滑趨勢,似乎到了增長的平臺期。
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后疫情時代的“報復性消費”,或許能在2020年為海底撈貢獻更多營收,而海底撈卻悄悄采用部分菜品漲價的策略,試圖扭轉局面。
無論是報復性消費,還是菜品漲價,基礎還是要有足夠的客流。在討論這個話題之前,有必要先看看經營場所的開放情況。
近日,獵豹全球智庫發布的一組數據顯示,1月23日武漢封城后,全國商場客流驟降,平均客流下降70%以上。隨著3月2日~8日企業相繼復工后,全國商場客流回升了42%,但離回到正常水平還有不小的差距。
海底撈能靠報復性消費或漲價拯救自己嗎?瘋狂開店的模式在2020年還有效嗎?餐飲企業未來的增長究竟該依靠什么?
3月27日晚,位于南京市六合區龍湖天街的海底撈內十分熱鬧,如果不是偶爾空著的桌子,幾乎很難看出這是疫情后復工沒多久的海底撈。
自3月12日海底撈官宣逐步恢復營業開始,這家海底撈每天都會迎來不少食客。
據了解,目前店內消費者大多數是通過預定來用餐的。出于安全考慮,門店只開放了八成的座位,但平均翻臺率已經回升到4以上。
過去的一年里,海底撈共在全球開出了308家新店,其中有125家位于中國二線城市,這家店就是其中之一。
門店所在的龍湖天街開業于去年12月21日,基于方圓3公里內集聚的十多個大型社區,以及方圓15公里內只有這一家海底撈等多重因素,新店一開業就客流爆棚。
服務員小林是河南人,在海底撈鄭州某店培訓加實習一個月后,被公司派來龍湖天街店工作。
據小林介紹,疫情之前,除了預定之外,中午和晚上的用餐時段,客人們排隊一兩個小時等餐是常事。
“海底撈的門店服務內容一共有44項,客人一多,工作壓力就挺大的。”小林說,幸虧同事間像家人一樣互相鼓勵和安慰,特別是累的時候,聽到一句“加油,再過會兒就下班了”,就能成為自己堅持下去的動力。
雖然工作辛苦,但海底撈的員工待遇的確不錯。培訓期間工資不打折,包吃包住,無論工作日還是休息日,只要你愿意,一日三餐全部可以在海底撈免費解決。工作3個月后,可以申請調到其他門店。疫情期間,海底撈還為員工們準備了日常生活用品。
在住宿方面,海底撈也毫不吝嗇。六合龍湖天街店的對面是一個高檔小區,海底撈為方便員工上下班,直接為他們在這個小區內租了房。四室兩廳兩衛精裝修,疫情之前,每個房間住4人,上下鋪,很有點大學宿舍的感覺。
海底撈對員工的大手筆投入最終也體現在了財報上。在2019年海底撈的財報中,人工成本接近80億,占總體營收的30%以上,相比上年提高了0.5個百分點。
年報中承認,這既與單個人工成本的提高有關,也與去年一年快速擴張大量招聘員工分不開。
2019年,海底撈全年共開出了308家門店,除去節假日,海底撈差不多以1.2天開1家門店的速度在狂奔。
餐飲企業的快速擴張,直接帶來的是營收增長,但在增長的背后,對服務和產品也是一個考驗,以服務見長的海底撈更是如此。
按照海底撈招股書中披露的數據顯示,餐廳員工(包括配送人員)人數占總員工數的比例高達97.74%。目前,海底撈全部員工大約在10萬名左右,如果以全球768家店鋪粗略估算,平均一家店鋪需要127名左右員工。
按2019年的開店速度,如何保證每1.2天就能為一家新店輸入127名符合要求的店員?此外,除了店員,店長的角色也至關重要。
海底撈的店長培養依賴于師徒制的“傳幫帶”。在招股書里,海底撈曾明確表示不在總部制定固定開店目標,而是根據后備店長儲備情況等因素合理評估開店能力。
但是當擴張速度加快以后,師徒制的店長培養方式想在速度和質量之間找到平衡,并不容易。
感受帶有偏見,數據不會撒謊。
打開大眾點評可以看到,六合龍湖天街這家門店的總體服務分只有3.86分。
有一位海底撈老顧客評價:無論是服務還是菜品,都是前所未聞的,服務員在工作時“一問三不知”;還有顧客反應菜量太少,“和之前吃的海底撈不大一樣”。
同屬新店的南京新街口新百店,服務分也只有3.99分,新開的淮安楚州萬達店,服務評分更是低至3.69分,與海底撈老店普遍的5分好評相去甚遠。
而海底撈曾明確表示,總部對門店的考核指標不是經營業績或財務指標,而是顧客滿意度和員工努力程度。
除了新店服務水平的下降,海底撈2019年財報中還有兩個關鍵指標的下滑值得關注。
一個是一線和二線城市門店的同店銷售增長率為負(分別為-0.2%和-1.9%),而在2018年,這兩個數據分別是11.7%和4.3%。也就是說,在一二線城市里,海底撈經營300天以上的老店的營收出現了大幅下滑。
2018~2019年海底撈不同城市同店銷售增長率對比
制圖:新零售商業評論
另一個是翻臺率的下降。一線和二線城市的翻臺率分別為4.7次/天,4.9次/天,2018年這兩個數據分別為5.1和5.3。單看數據或許并沒有太大感覺,但對于一家門店至少有100張以上桌子的海底撈來說,這個數字就非常可觀了。
2017~2019年海底撈不同城市翻臺率對比
制圖:新零售商業評論
我們可以做個粗略的計算:假設一家門店位于一線城市,有100張桌子,以2019年4.7的翻臺率計算,一天有470桌的收入,2018年則是510桌。假設每桌可產生500元的收入,2019年,一家門店一天少收入2萬元,一年就是730萬元。而海底撈財報顯示,2019年全球新增門店308家,其中一線城市新增84家,二線城市新增125家。
西貝餐飲前高級副總裁張興旺認為,海底撈的這些數據變化至少透露出三方面的信號。
一是作為一個年營收超200億的大型連鎖餐飲企業,海底撈的負增長,實際上代表了整個餐飲行業的現狀,客流下滑是主流現象。
二是一二線城市的餐飲競爭越發激烈,特別是體量龐大的購物中心,動轍幾層樓都布滿了大大小小的餐飲企業,但輻射的人群不可能大幅增加,這種供大于求的現狀必然分散客流。
三是餐飲行業的創新越來越難,且在創新的過程中,對于餐飲企業本身的組織架構、組織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二線城市趨于飽和,但在三線及以下市場顯然還有不少發展空間。
從財報來看,雖然連續三年,海底撈在這一市場的餐廳占總餐廳數的比例幾乎沒有變化,且客單價也比一二線城市低,但是銷售收入占比卻在穩步上升,從2017年的14.6%一路漲到2019年的22.5%。
不過,需要警惕的是,在進入這些市場時,即便海底撈具有強大的品牌基礎,若不能確保產品和服務水準一直在線,遇到本土品牌的圍剿也是必然的。
海底撈以服務起家,但隨著二十多年的發展,海底撈的護城河早就不再是服務了,畢竟服務是最容易被模仿的。
在《商業評論》4月號中,投資人范鵬和私募基金投資總監于杰撰文指出,海底撈的護城河是超低的租金和可控的供應鏈。
護城河對于餐飲企業固然重要,但在張興旺看來,更加重要的是,餐飲企業一定要認識到數字化是未來的趨勢,“餐飲企業要想獲得突破性增長,必須要通過門店的數字化改造,將重心轉移到為顧客創造新的價值上來。”
怎么理解為顧客創造新的價值呢?
西貝是這樣做的。2018年,西貝開始搭建電商平臺“甄選商城”,在線銷售自有品牌的食品、功夫菜系列以及為會員精選的其他品牌商品。
同時,西貝推出了付費會員體系,299元/年的VIP會員,包含200元的菜品代金券,60元的生日代金券和50元的甄選商城券。
除此以外,VIP會員還可以享受甄選商城里的各項商品優惠。以西貝的一款有機純牛奶為例,普通會員139.9元購買2箱,VIP會員只需要99.9元。
“我現在經常買他們家的牛肉和點心,一來VIP會員價確實很劃算,二來因為有些東西在店里吃過,對口味比較了解。”去年底,在西貝門店吃飯的西西媽,聽服務員說充值500元后就可以成為VIP會員,當即充值。如今,她已經形成了定期到商城買東西的消費習慣。
“餐飲企業在提供餐飲產品和服務以外,為會員提供的商品和服務,就是創造新價值。”張興旺認為,創造新價值,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將餐飲門店改造成數字化的“超級門店”,打破消費者必須到店才能消費的時空限制,并將原先銷售菜品的思維模式向經營顧客關系轉變。
不過,看到和做到是兩個層面的事情。
有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餐飲業前100強的營業收入超過2000億元,但僅占全國餐飲業營業收入的5.04%。顯然,中小商家在餐飲行業中占據了主導地位。
這個現狀導致數字化在餐飲行業的推廣和落地非常難。這一方面在于數字化改造需要的資金投入較大,而餐飲業本身利潤就薄,主動投入動力不足;
另一方面在于餐飲是人力密集型行業,且在人工服務過程中信息的碎片化程度高,餐飲企業沒能力自己改造。
所以,一些中小餐飲企業開始選擇與第三方服務商合作進行數字化改造,譬如接入餓了么、美團等本地生活平臺,借助他們提供的標準化工具降本增效。
有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三、四線城市里的中小商戶接入餓了么數字化服務的數量翻了一倍。
前不久,中研產業研究院《2019-2025年快餐外賣產業深度調研及未來發展現狀趨勢預測報告》分析認為,隨著線上消費的滲透率越來越高,餐飲商超等企業在行業發展歷程中積累的大量消費數據,將成為企業的資產之一。
不過,未來餐飲企業還需要思考的是,當數字化改造完成以后,如何將這些數據資產的價值挖掘出來,持續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多“燃料”。
中郵無人機(北京)有限公司揭牌
2622 閱讀智能倉儲企業“智世機器人”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2551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整合重組,四千多名員工將何去何從?
1963 閱讀2024最值錢的物流上市企業是誰?哪些物流企業被看好,哪些被看跌?
1429 閱讀地緣政治重塑下的全球供應鏈:轉型、挑戰與新秩序
1200 閱讀物流供應鏈領域“吸金”不力,但能給投融資事件頒幾個獎
1168 閱讀2024LOG供應鏈物流?突破創新獎候選案例——準時達國際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1008 閱讀仿生學:蜂巢帶給供應鏈管理的啟示
990 閱讀16連冠背后,日日順助力智家工廠物流降本增效
1015 閱讀中遠海運回應被美國國防部列入“中國軍事企業”清單
938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