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網點公司老板在價格戰下的眾生相,首先是看有過去的網點,別人是豪車,別墅,排房,他有自購自建的場地和多個分布式門店。然后是看當下的網點,別人是政策,返點,找類似于義烏發貨的口子,他有自產自銷的倉儲,園區,云倉。最后是看未來的網點,別人是罷工,鬧事,找黃牛,他早已經驛站共配,流量銷售,社區電商。
總結起來一句話,負能量的人找問題,正能量的人找方法。
在價格戰的當下,表達歸表達,現實歸現實,很多網點公司已經處在動彈不得的多重環境下,沒錢投資,沒市場容量,沒有電商頭腦,沒有時間轉型,原因是指標考核處罰來的太猛太快,來不及,等不起。
怎么辦,什么原因導致,下面按網點公司老板不同的思維作三個分享案例。
引導文:很多網點老板可以在酒桌茶臺上談任何快遞行業大趨勢,談任何方式方法,但是,網點經營仍然是慘淡,為什么?
就好比馬路邊一個賣茶葉蛋的大伯,談起國家大家頭頭是道,比任何一個省長還有水平,但是,這個老伯只能繼續賣茶葉蛋,為什么,因為這位老伯真實的能力只能賣茶葉蛋。
很多網點老板總覺得公司經營不善都源自于三個原因,首先是市場環境不行,然后是政策不行,最后是管理團隊不行。
關鍵是網點老板從來沒想過自己的能力只能賣茶葉蛋,卻只會把失能往外推,為什么國家不讓我當省長。
例如:杭州某通老板思路很快,被農村人稱之為一天十八個主意,公司經營年年虧損,管理團隊幾乎一年換一批,請進來一群虎,管理起來一條蟲,結果是每年換走的管理團隊一離開公司到了其他公司個個都是一條龍,為什么?
評語:走老路到不了新地方,很多網點公司經營做不好的最大罪人就是網點老板本身,應該是只適合在機會中賺錢,不適合在經營中賺錢,可以說在暴利時代只是入對了行,可以躺著賺錢。
一但行業走入精細化經營管理時代,原來的投機思維完全被需要科學管理市場的競爭所打敗,什么培訓,模式突破,做快遞上下游,對此類網點老統統不靈,因為習慣就是躺著賺錢,不是學習經營。
引導文:網點公司一定要具備空間概念和戰略概念,很多網點老板會說,市場上就是那么幾個客戶,需要什么空間概念和戰略概念,做業務放價格就是了,沒有那么多高大上。
事實上很多網點公司老板缺乏空間概念和戰略概念,導致整個公司陷入決策性虧損,不能自撥。
例如:某通航海計劃進出對賭0.5元,講簡單了,指標完不成罰1元,完成了獎1元,超出指標部分返點0.5元,實際上總公司已經非常明確,在政策上優惠了1元錢,看你敢不敢要。
關鍵是該網點只看到銷售上客單價的虧損,同行價格戰放到了1.8元,自己每單要虧損0.65元,結果是業務指標完不成,這個月被罰了26萬。
實際上總公司在告訴網點,市場價格那怕2元快遞費降1元,只要指標完成拿回航海計劃1元,網點公司虧損為零,超出部分0.5元返點是凈利潤,只要超過賭指標以內的總量100%,事實上總量每單還盈利0.25元。
評語:網點公司規模無論大小,首先要有整體規劃的空間概念和戰略概念,然后,公司必須認清市場競爭的發展趨勢,比如:每一年的價格戰幅度是多少,對手的返點空間是多少,市場容量是多少,經過比對之后,得出競爭方向和時機。
很多網點公司往往是抓小放大,一直認為單個客戶賺了,公司整體也就賺錢了,從來沒有考慮過總公司下達的政策為什么這么設定。
引導文:很多網點公司老板認為自己很了解公司,了解市場,了解行業,了解對手。
關鍵不是頂層信息的了解,比如,某網點公司了解每一個同行的業務總量,人數,政策,等等,又有什么實際意義呢?
問題就在于該網點公司沒能從市場實體向公司內部倒推,導致該公司找不到虧損點,原因是什么,簡單的講,就是公司缺乏科學管理,整個公司還處在“拍腦袋”管理階段,或者是人為管理,整個管理體系嚴重依賴人的素質。
例如:某通網點公司在2014日均8000單發件,其中有三個大客戶發件量占到總量的一半,該網點公司市場剛好面臨匯通快遞推行的價格戰,三個大客戶在短短一個月之內被匯通挖走了。
該網點來了一位新管理員,決定以客戶群戰略為主,依據的科學計算是小客戶增長率200%,大客戶增長率20%,大客戶1000單的被挖風險是100%,如果是10個100單的小客戶被挖一個風險是10%。結果是該網點客戶群從70個增加到1300個,年自然增長率平均150%強。
關鍵是到了2017年后,該網點管理員在2016年初離開,隨著總公司返點政策的出臺,該網點又開始以大客戶為主,以客戶群為主的營銷基礎開始瓦解,后果是增長率停滯,小客戶高價值區抗風險減少,價格戰加劇,大客戶接連丟失,公司享受了客戶群的5年紅利到2018年徹底結束。
評語:在快遞行業,不重視客戶群基礎,不重視模式基礎,不重視資源基礎,都會陷入或多或少的基礎病,就拿模式來講,很多網點公司基本上多年不變,其他同行早就在“園區,入倉,外包,淘寶”等等項目上匹配價格戰行業,市場不停的在變,公司的模式基礎也在變。
網點公司的基礎建設是經營的基本盤,基礎不好,公司不穩。
網點公司不穩定,首先是網點老板這個經營源頭怎么走,然后是每一個經營階段的應變概念是否匹配當下的市場競爭,最后,所有的穩定要看有沒有基礎建設,沒有基礎建設,什么都會漂在競爭大潮中迷失方向。
缺乏這三個穩定點的網點公司,學習任何經營的方式方法,或者是嘗試去改變公司,都會覺得是紙上談兵,因為,公司缺乏支撐點,沒有動力源。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510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366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307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2319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2122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532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445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406 閱讀壹米滴答創始人楊興運出山,成立興滿物流
1416 閱讀2024中國儲能電池TOP10出爐
1319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