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品行業是國內實施信息化最早的行業之一。
在蒙牛,每一盒牛奶從牧場到工廠,再到終端門店、消費者,都要經過6到7個環節——這就意味著,必須有一套完整可靠的信息化系統才可以解決商品、財務、信息流等準確的傳遞。
然而,信息化永遠都是第一步,因為這些結構化數據記錄的都是發生過的事情;為了讓這些“過去”的數據能夠對未來產生價值,“我們聯手阿里云引進了各類物聯網設備,增加了大量非結構化的外部數據源,用大數據建模、測試、分析,進而預測、預警,從事后的分析到事中的洞察和事先的預測,這就是蒙牛正在開展的數字智能化轉型”,蒙牛集團CIO張決表示。
從“草原牛”到“數字牛”
在2020年1月的冬季達沃斯論壇上,蒙牛集團CEO盧敏放表示,“一盒蒙牛牛奶背后有170兆字節的數據”。
從牧場牛奶(“Grass”)到杯中牛奶(“Glass”),對源頭奶牛的精確了解是第一步。在智能脖環的輔助下,奶牛的各類數據會自動上傳并進行數據分析。
“在部分先進的牧場,我們的奶牛是有計步器的,根據它們每天的步數,我們可以判斷它們的健康情況、所處的發情周期等等,以便幫助我們準確掌握每一頭牛的生理周期”,張決介紹到。
阿里云的這套智慧牧場系統隨著未來的全面推廣,相當于讓800多個牧場的100萬頭奶牛都有了一個“云管家”、“云醫生”:根據每頭奶牛所處的不同發情周期,牧場對它們進行精細化分群,自動化地投喂不同營養搭配的飼料,從而可以準確地預計牧場的產量等,這就是數智化的價值。
當奶牛站到擠奶臺上,系統就可以記錄下它們的產奶量,“物聯網設備將會是蒙牛的‘神經末梢’,而阿里云提供的智能排產解決方案,將會是蒙牛的數字大腦,助力實現從‘草原牛’到‘數字牛’的轉變,‘數字牛’也讓我們知道誰是明星牛了。”張決笑道。
對于蒙牛來說,這些數據的意義非常巨大:
首先,蒙牛通過物聯網設備了解到奶牛的健康情況,當奶牛狀態欠佳時,它的奶將不能作為原奶,這就把好了源頭的第一道關。
其次,精確的產奶量數據可以用于大數據建模,進而對牧場的產奶量進行預測,保證原奶供應量的穩定。實時打通的數據讓實時預測變成現實,張決說道。
此時,通過阿里云定制的智能排產解決方案,蒙牛可以實時迭代排產計劃,令鮮奶更鮮,有效提升生產效能。
▲蒙牛智慧牧場作戰大屏
最后,當數據發生波動時,系統可以第一時間預警,實現事中處理,而不僅僅是事后復盤。
“以前如果經銷商訂奶訂多了,臨近保質期,蒙牛會將之回收到大超市做很低折扣的活動,這對于我們來說,其實成本挺高的。隨著這套排產系統的逐步迭代優化,未來我們期望產量和銷量能有更好的匹配,牛奶的浪費、成本的問題正在逐步被改變。”
連接上下游全鏈路生態
如果說智慧牧場是供應端,那么智慧供應鏈就是全鏈路地把控供應和需求,并進行匹配和規劃。
2019年中報顯示,作為蒙牛數字化轉型的關鍵環節,智慧供應鏈已于2019年第一季度開始運營,蒙牛聯手阿里云通過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打通了供應鏈上下游的商流、信息流、資金流、物流端對端協同,形成了貫穿養殖、采購、生產、倉儲、銷售、配送、終端的完整產業鏈條信息平臺。
通過“數字化驅動+運營能力”的服務模式,蒙牛的智慧供應鏈平臺賦能了上下游生態圈中5000余家合作伙伴,實現產銷協同。蒙牛通過實時查看全國收奶情況,為原奶的統籌、調撥提供數據,從信息孤島走向產業鏈的互聯互通。
▲蒙牛智慧供應鏈作戰大屏
在新冠疫情中,智慧供應鏈的價值得到了最大化體現。
疫情期間,供給端的原奶沒有減少,而需求端的工廠卻可能無法開工,造成供大于求的問題。如果此時拒收原奶,那么牧場就只有兩條路,殺牛或者倒奶。“工廠雖然停產,但是原定的采購不可以停,這是蒙牛的責任”,張決表示。
與此同時,原奶又是一種易變質的原料,因此必須馬上對收購的原奶進行檢測,根據成分配比、生產需求配送至不同地區、不同工廠的不同流水線,來生產不同奶制品。
▲蒙牛供應鏈各個環節的配送車
而在疫情期間,位于一些城市的工廠是完全停工的,那么就必須通過新規劃將原奶以最短的路徑送到特定工廠,“可以說,這是一場爭分奪秒的戰爭”,而在智慧供應鏈的支持下,蒙牛很好地應對了此次供需黑天鵝事件。 此外,智慧供應鏈還可以幫助蒙牛從全局了解成本,實現降本增效,“信息化時代,我們看到的成本是單一環節的,一個環節可以將一些成本轉移到其他環節,進而降低這一環節的成本,而在智慧供應鏈系統中,我們可以看到全局完整的成本”。
推進數智化轉型
在智慧牧場和智慧供應鏈的背后,是蒙牛的四個在線化戰略,也就是 “渠道在線化”、“消費者在線化”、“供應鏈在線化”和“管理在線化”。
渠道在線化的本質是數據全透明,占領渠道、提升銷量;實現消費者在線化后,蒙牛就能了解他們的真實訴求,針對不同人群、訴求采取不同的觸達、營銷策略。而供應鏈在線化則是為了處理供需之間的波動,實現全鏈路的成本降低和效率提升。
▲釘釘連接起蒙牛全員
對于蒙牛的管理層來說,如何在4.5萬名員工中快速傳遞信息一直都是痛點,釘釘的出現解決了這一切,實現了管理在線化。
“2019年3月,蒙牛就實現了組織全導入,目前蒙牛已經有了專屬釘釘”,張決說。在一線釘釘助力銷售,處理一線導購人員的訂單,并傳遞指令。于是,分散在各個地區的員工就可以繼續在一個“虛擬的工作環境”中各盡所能。
內部工作不停歇,新流程隨時搭建,甚至招聘、發Offer也可以游刃有余,“通過釘釘的視頻會議、直播、培訓,共享日程和在線文檔編輯等功能,實現了蒙牛員工的‘歇腳不歇工’”,張決對釘釘的評價非常高。
▲蒙牛以最快的速度將牛奶捐贈給醫療機構
疫情期間,蒙牛向31個省、350多個地級市、1800多個區縣贈送了價值7.4億元的牛奶,在這個過程中,物流中每個環節的交接,都伴隨著一次次的清點、統計和確認。以前,每一次交接都要產生新文檔,但使用釘釘后,可以做到“一份文檔走到底”。
對此,張決評論道,“疫情如戰場,我們隨時都要知道前方的信息。釘釘把組織分層管理,保證了實時和透明,這也是我們之前完全沒想到的。”
雙中臺戰略驅動數智化轉型
數智化本身是個一把手工程,“領導層主導業務變革,業務團隊和IT團隊的高效執行力,再加上足夠的預算和人才,這些是數智化轉型過程中的關鍵因素”,張決分析道,“真正的數智化本身是基于業務變革的,所以蒙牛的數智化是雙中臺策略,也就是數據中臺和業務中臺”。
業務中臺相當于一個“微服務”,本質上就是沉淀業務經驗,靈活應對業務變化,可以說,業務中臺就是個操作、協同系統;而數據中臺整合來自各渠道的多源異構數據,通過算法和模型,為正在運行的業務提供預測和預警,本質上是指揮、決策系統。
在張決眼中,新冠疫情堅定了蒙牛推進“雙中臺”戰略的決心。
作為一家乳業巨頭,蒙牛以線下渠道為核心,本質是通過to B實現to C。新冠疫情期間,商超門店的業務縮水,而電商、到家業務高速增長,這時候,如果不能實現對線下庫存的精確把握,就可能出現當消費者下單后,產品無法從最近庫房、門店發貨的問題,導致物流成本的不可控。
▲蒙牛的“抗疫”最后一公里
業務中臺本質是線上線下全渠道訂單和庫存的精準匹配,通過上下游的協同,實現“全國一盤棋、渠道路路通”,然后根據消費者的新變化進行不同的品牌觸達、營銷推廣。
“疫情突然來臨,讓我們更快地看到了短板,讓業務感同身受的知道了什么叫新零售”,張決坦言,“我們的業務中臺正在上線過程中,疫情的爆發,促使我們加快布局業務中臺,盡快實現線上線下的融合,此次疫情堅定了我們堅持四個在線IT戰略和布局‘雙中臺’的決心、信念。“
“目前和阿里云共同打造的這些系統,是前無古人的,我們沒有任何案例可以參考,上一套IT系統,沒有故事就是最好的故事”,張決總結到, “我們的起點很好,有一個強大的后臺,而阿里云對于云計算、算法的理解和應用是頂尖的,這樣我們就可以通過阿里云為我們定制的標準中臺,最終延伸到智慧前臺”。
在蒙牛的數智化轉型過程中,按照張決的觀點,阿里巴巴是業務伙伴,也是導師,通過對接支付寶、釘釘、螞蟻金服、阿里媽媽、阿里零售通等各種服務,蒙牛和阿里巴巴實現了全方位的合作;而阿里云也將自己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的經驗和應用賦能給了蒙牛。
作為一個覆蓋中國87%人口的乳制品巨頭,蒙牛正在數智化的道路上不斷前進。
中郵無人機(北京)有限公司揭牌
2447 閱讀智能倉儲企業“智世機器人”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2383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整合重組,四千多名員工將何去何從?
1697 閱讀聊聊2025年物流企業如何做營銷規劃
1639 閱讀2024最值錢的物流上市企業是誰?哪些物流企業被看好,哪些被看跌?
1086 閱讀地緣政治重塑下的全球供應鏈:轉型、挑戰與新秩序
1046 閱讀極兔速遞2024年第四季度包裹量增長32.5% 全球日均單量超8000萬件
1070 閱讀物流供應鏈領域“吸金”不力,但能給投融資事件頒幾個獎
1007 閱讀2024LOG供應鏈物流?突破創新獎候選案例——準時達國際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931 閱讀京東緊急馳援西藏震區,首批救援物資已由專車送出
983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