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運輸的運行過程中,約95%以上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都來自于航油,這是其最大的運營成本項目之一。因此,發展可持續航空燃料成為了實現民航業深度脫碳的最優手段。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民航局原局長馮正霖建議,加快推進可持續航空燃料發展,助力形成新質生產力。
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民航局原局長馮正霖(受訪者供圖)
據了解,可持續航空燃料(SAF)是指同時符合航空安全適航標準和可持續性評價標準的航空燃料,與現有航空器和民航基礎設施較為兼容。與化石基航煤相比,可持續航空燃料全生命周期能夠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以上。同時,可持續航空燃料的制備原料多樣,產業鏈條長,涉及航空運輸、能源工業、農林產業等諸多領域。馮正霖認為:“發展可持續航空燃料,我國有著優勢的資源稟賦,具有形成新質生產力的牽引性、撬動性,具有催生千億元戰略新興產業的潛力,這已經成為全球民航競爭新賽道的重點領域,也是我國民航高質量發展、建設民航強國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十四五”民航綠色發展專項規劃》提出,我國力爭到2025年可持續航空燃料累計消費量達到5萬噸。“十四五”以來,多家國內航空公司在商業航班積極試點加注國產可持續航空燃料;中石化、國家電投等央企以及河南君恒、四川天舟等民企積極投產可持續航空燃料煉制,形成約240萬噸的潛在產能;相關科研機構與企業加強合作,加快推進可持續航空燃料新原料、新工藝技術研發和認證標準研究,為推動產業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
當前,我國發展可持續航空燃料產業發展相關工作加快推進,但在頂層設計、協同機制、技術創新、國際話語權等方面還面臨一定挑戰。對此,馮正霖建議,建立健全跨部門工作協調機制,強化政策統籌協同,推動形成工作合力;以技術能力和資源潛力為基礎,科學確定近、中、遠期技術發展重點和供需規模,加強綜合統籌和政策引導,加快形成自主可控、多元供給、充足穩定、接續發展的可持續航空燃料產業體系;強化技術攻關,積極試點示范,加快推進國產可持續航空燃料產業化,包括集中聯合攻關國產飛機和發動機應用可持續航空燃料技術、支持開展可持續航空燃料摻混商用試點示范等;推進國際合作,提升我國在全球航空碳排放治理體系中的國際競爭力,以加快空中絲綢之路建設為契機,推動中國可持續航空燃料技術、標準、產品和服務高水平走出去。
“希望通過加快推進可持續航空燃料發展,進一步有效落實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增強我國民航業在國際氣候治理的戰略主動,為全球民航綠色低碳轉型作出更多中國的努力和貢獻。”馮正霖表示。(中國民航報 記者潘瑾瑜)
中郵無人機(北京)有限公司揭牌
2601 閱讀智能倉儲企業“智世機器人”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2537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整合重組,四千多名員工將何去何從?
1956 閱讀2024最值錢的物流上市企業是誰?哪些物流企業被看好,哪些被看跌?
1408 閱讀地緣政治重塑下的全球供應鏈:轉型、挑戰與新秩序
1200 閱讀物流供應鏈領域“吸金”不力,但能給投融資事件頒幾個獎
1154 閱讀2024LOG供應鏈物流?突破創新獎候選案例——準時達國際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1008 閱讀仿生學:蜂巢帶給供應鏈管理的啟示
990 閱讀16連冠背后,日日順助力智家工廠物流降本增效
1001 閱讀中遠海運回應被美國國防部列入“中國軍事企業”清單
938 閱讀